如何正確選擇戶外背包
市面上最常見的背包類型,我們大多數人購買的雙肩背包 9 成以上屬於這種。男士最愛的「小叮當」萬能背包,電腦、手機、鑰匙、錢包、充電寶、數據線、紙巾等等,什麽都能裝。而且上班、上學、旅行、逛街去哪都能背,簡直無敵。
短途背包(Overnight)
單純從類型上來講,這已經算是入門級的戶外背包了,壹般可以攜帶 2-3 天的外出物資。體積壹般在 40-60 升,其實也不小,關鍵看妳帶什麽。比方說只帶 1 套換洗衣服其他全裝士力架,非要拿它當至少半月以上的求生包也是問題不大。最主要的是沒有針對長距離徒步所用裝備存放的專門設計,因為多余。
長途背包(Multiday)
背包客的最愛,戶外背包裏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通常 60-75 升,內有金屬框架設計,填裝東西多而不會塌在肩上。腰帶設計足夠寬、厚、大,系上以後配合內部框架結構,可以將肩部受力分擔在臀部以上腰部的位置。具體細節上各品牌略有所差,但大致相同,適合出行 1 周以上的人群。
探險背包(Expedition)
最頂級的戶外背包,高山探險必備。有著戶外背包裏巨無霸壹般的體積,通常 75-125 升,帳篷、鍋具、爐竈全部都能裝。專業人士的建議是填裝重量不超過攜帶者 40% 體重,多了恐怕吃不消。設計上有很多外掛專業登山設備的地方,另外扣具等部件的材質在耐寒型、堅韌性上要求極高,貴的地方全是細節。
技術背包(Technical)
攀登或滑雪愛好者偏愛的背包類型。設計上有很多地方適合放置和外掛攀登用繩索、掛扣、粉袋,甚至是冰鎬。外形上的特點是窄而長,追求便捷性。
運動背包(Hydration)
這種包通常不是很大,目的只是攜帶隨身常用物品。亮點在於有專門的隔艙來放置水袋,而且肩帶上有吸管專用的固定和懸掛設計。另外,體積小巧,追求量輕、排汗、透氣。適用於喜愛滑板、滑雪、跑步、騎行的人群,所以這種背包也俗稱騎行背包。
戶外背包的挑選
便攜性
大多數人會有很多不同的包以針對不同的戶外出行需求。但是如果妳想選購壹款所謂的通用或者萬能背包,妳首先要考慮的是便攜性。選購時妳可以這樣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我買來平時做什麽?去哪會用到?我壹般出門的話大約是幾天?我出門常帶什麽?(最後壹條很重要,因為妳要是出門大小包的愛美女士,還是買箱子吧。)
框架結構
這是非常重要的壹點!不管妳買什麽背包,背著不累永遠比什麽都重要。畢竟背包和鞋子壹樣,好看是給別人的,好受才是妳自己的。好的背負系統可以將壓在雙肩的力,分攤在腰上,這並不僅僅是壹個腰帶設計那麽簡單。更重要的,是框架結構或者說背負系統。戶外背包的框架結構主要分為 3 類:外部式、內部支架、內部邊框,內部式好於外部式。
外部式並沒有真正的鋁合金支架,狹義上講算不得擁有框架結構設計。它是將背包固定在壹個堅硬的框架板上(例如鋁合金),其外部通過泡棉或海綿壹類的填充物形成緩沖塊,達到減震、減壓效果。這種背負系統的包,通常不易攜帶過重。
內部支架是很專業的背負設計了,帶有該設計的背包內部裝有 X 型或平行雙軌式排布的金屬支架。這種設計是由最早的外部金屬支架結構演變而來的,改良了其設計上的缺陷和體驗上的不足。其作用在於保證在背包被填充的足夠多時,背部不會塌陷。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當妳系上腰帶以後,肩部壹下就會有輕松的感覺。
內部邊框的背負效果和內部支架很接近,尤其在短途背包上的實際體驗差別並不是非常的大。顧名思義,這是在背包內部外延有壹圈金屬框架。同樣,金屬框架的存在對背包支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點相對內部支架而言,更為量輕,但是物理上我們知道這樣的設計承重力和耐擠壓是不如支架結構的。所以在重型背包(長途、探險背包)上這種設計不多見。
尺寸
關於背包尺寸,很多人存在壹個認識上的誤區,那就是容積。這裏所說的尺寸,並不是背包能裝多少東西的體積大小,而是針對不同身材的人所與之相匹配的尺寸,狹義上可以理解為高度和寬度。高度的測量方法是從脊椎上端,頸部後側,手能明顯感覺到的凸起部位開始起算,壹直沿著脊椎下至臀部上沿,後腰窩處為止,之間的長度。(背包尺寸所對應的脊椎段長度可以參考下圖)
另壹個需要測量的尺寸是背包的寬度。這個我們不需要精確的量化,因為市面上都是量產大眾款,不可能高寬比例完美貼合每個人。壹般背上背包後,兩側不放置水壺的背包寬度,接近妳穿寬大外套後的腰部寬度,就算合適。如果明顯大,即便對應的高度與妳匹配,也建議選擇小壹號的背包。
便利性
背包使用的便利性,主要是口袋(尤其是幾個主袋)的設計。拿頂部開口設計來說,常見的有 3 種:拉鏈、抽繩、抽繩加罩蓋。3 種設計各有好壞,沒有罩蓋的取物方便,但是雨雪天就糟糕了(當然,妳可以說某鳥的防水壓膠拉鏈設計)。
可能有人會問:「日常背包基本都沒有罩蓋設計,而戶外背包大多都有,還用挑?」如果把理解程度延伸壹下妳會發現,挑選背包時拉鏈外側有防水設計的(比如壹層壓邊)就比沒有的強。另外,頂部開口設計只是壹個例舉,重要的是帶著疑問去挑選。我使用的環境下哪種設計更便利?
細節設計
什麽事都永遠不要忽視細節的作用,尤其不好的設計細節更是要考慮。木桶裝水多少是短板決定,壹個道理。設計師比我們專業,他會盡可能的將細節設計做到完美。但是使用環境不同,好的設計往往是「糟糕」的開始。
如果妳徒步於枝繁葉茂的林間,那麽並不意味著妳背著壹個專業的探險背包就可以所向披靡。多余的掛帶或壹個不合理的側邊口袋設計,都會讓妳有被樹枝掛到的麻煩,甚至可能造成意外。該簡潔的時候,壹定不能繁雜。想想短途背包在設計上為什麽舍棄了那麽多功能上的多余,就不難理解了。這款背包細節上為何如此設計?我需要頂部開口的還是側面開口的?
重量
這壹點沒什麽好多說的。最好的辦法還是實體店感受壹下,如果是網購的話,家裏找個背包填充後模擬下重量。背壹背,拎壹拎。有時壹個空背包貌似覺得不是很重,但是當妳背著填裝好的它走上幾小時後,妳恐怕會覺得:它怎麽就那麽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