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矽鋼的發展

矽鋼的發展

矽鋼產品曾被譽為“鋼鐵產品中的工藝品”,由於過多鋼廠的涉足,矽鋼產能增長迅猛,陷入了同質化競爭困局。去年大部分時間內,矽鋼價格都處在下跌通道,其最高跌幅甚至超過35%以上,出現了貿易商與鋼廠“雙虧”的局面。

矽鋼指的是含矽量為0.5%至4.5%的極低碳矽鐵合金,因結構和用途不同而被分為無取向矽鋼和取向矽鋼。矽鋼主要用作各種電機、發電機、壓縮機、馬達和變壓器的鐵心,是電力、家電等行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產品。

因制造技術比普鋼產品嚴格,生產工藝復雜且含量較高,矽鋼壹度被稱為“鋼鐵產品中的工藝品”,是壹個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水平的標誌。尤其是比無取向矽鋼更加“高級”的取向矽鋼,更是被譽為現代鋼鐵業“皇冠上的明珠”。

作為高檔、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矽鋼此前壹直是鋼廠轉型升級的方向,同時,矽鋼市場此前供小於求狀態下高利潤,也讓國內鋼廠“眼熱不已”。近年來,在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的基礎上,技術壁壘不再成為阻礙鋼廠涉足的門檻,投產矽鋼的鋼廠幾乎成了“過江之鯽”。而鋼廠“壹窩蜂式”的投產,帶來的便是當前矽鋼行業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嚴重,價格的持續下跌。

矽鋼產能過剩的情況早在2010年便初見端倪。2010年我國取向矽鋼的消費需求量約為80萬噸,無取向矽鋼在450萬噸左右。但在同年,我國的矽鋼總產量達到了689.7萬噸,較2009年新增了247.7萬噸的產量。其中僅無取向矽鋼就達到了516.22萬噸,遠高於消費需求量。另外,2010年我國取向矽鋼在53.54萬噸左右,熱軋矽鋼產量為120萬噸。但在2011年,矽鋼產能增長依然明顯。據記者了解,去年江浙等地區曾出現過民營鋼廠將鍍鋅產線轉型升級、改做矽鋼產線,以及新增矽鋼產線的熱潮,而僅壹條矽鋼產線的新建往往能新增10-20萬噸的矽鋼年產能。

在2011年,我國矽鋼生產企業由39家上升為47家,產能突破了1250萬噸,達1253.5萬噸。分析師曾對矽鋼產線增加現象評價說,伴隨著民營鋼廠陸續進入矽鋼行業,其的“低價格”產品將對主流鋼廠形成沖擊,加劇矽鋼市場的競爭,同時,因為產能迅速擴張,供求天平將不斷傾斜。此評價壹語成讖,受產能、產量大幅增加影響,矽鋼產能去年出現嚴重過剩,劇烈的同質化競爭導致從去年年初至年底,矽鋼價格壹直處在陰跌狀態下,其個別品種跌幅甚至超過了3000元/噸,最高跌幅甚至達35%。去年四季度,在價格跌至邊際成本以下的背景下,矽鋼生產鋼廠不得不進行減產、停產,甚至有部分鋼廠對產線進行轉型。極具戲劇化的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國內民營矽鋼生產鋼廠幾乎全線停轉,其中甚至包括剛剛投產不久的矽鋼產線。而鞍鋼、首鋼、馬鋼等國營鋼廠的矽鋼生產量也被迫維持在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