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業務員是優秀業務員
這壹類業務員可能要占據公司業以上的人數,在大公司裏,幾乎所有的業務員都屬於這壹類型。他們的特點是:按公司的職責書要求做好本職工作,按流程、按標準、按制度做事,不懂就看手冊,有事就找上司。這壹類業務員就像機器人壹樣工作,優點是聽話,按章辦事,不會與上司有什麽不同見解,執行力還是非常強的,可就是沒有什麽獨立主見,,更談不上有什麽創造性。
這壹類業務員假如從大公司走出去,然後進了壹些小公司,估計他們壹下子很難適應,也很難獨立在外作業,結果大部分都是在幾個月內就與新公司說拜拜。因為他們更習慣於大部隊作戰方式,不太適應小公司那種沒有太多章法,也沒有很具體的流程和標準的做法,他們總覺得大公司的做法才是正確的,小公司這種做法根本就是爛泥扶不上壁的,當然,開始的時候,小公司老板還是挺重視這些大公司來的貴賓的,久而久之,老板們就會覺得大公司的空降兵也只不過如此而已。
如果這些業務員要是想以後獨立創業的,我建議還是不要長期呆在大公司裏學習和工作,尤其是跨國公司,這樣對妳的創業不太有利,頂多在其中只是積累了壹點金錢和學習他們如何規範做事而已,不會有太多的創業經驗。而小公司則不同,妳必須是壹個多面手,什麽都得學,什麽都得會,否則妳就要被淘汰,因為在裏面工作妳更需要像老板壹樣思考、壹樣工作、壹樣做事。學會像老板那樣思考和做事,妳才能鍛煉出自己獨立的創業本領,為妳將來打好良好基礎。
第二類:解決問題的業務員
另外壹類業務員就是總在市場上會不斷地發現問題,可能還天天有解決不完的問題。每次開銷售總結會的時候,他們總是說:XX市場現在競爭非常激烈,A品牌天天搞特價,B品牌已經把幾個KA場都買了堆頭,C品牌估計還在這個月內上導購;我們的產品老是有質量問題;我們公司缺少促銷品,沒有廣告........。他的月報表和周報表也總是這樣填寫的:1號到5號在公司準備例會內容及開例會,6號到經銷商A處協助處理退貨問題,7號到經銷商 B處檢查處理超市堆頭沒有落實情況,8到10號到經銷商C處與當地業務員到賣場談下月促銷合同,11號到15號回公司追蹤出貨,跟蹤運輸貨物,與財務部對賬並協助品保部處理質量投訴問題等。反正,他就有無數的問題,解決不完的問題,這類業務員是發現問題的專家,也是解決問題的專家。但就是缺少抓主要工作和核心工作的能力,分不清工作的緩急和工作的輕重。
當然,能不斷地發現問題總比沒有發現好,能解決問題總比拖延問題不解決好。這類業務員的特點是:業績壹年下來基本壹致,保持穩定,沒有多大的改變,他們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正已經很努力工作了,我為公司可以說是鞠躬盡瘁,難道老板還能說我什麽?但是,最可惜的是他們很少思考他們管轄的區域業績增長幅度,為什麽壹直是基本不變,如果按此下去,公司被的公司人兼並或者是倒閉和破產?他們極少為公司考慮這些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就連自己的業績增長都懶得思想。反正我每天都在市場上為公司解決問題,難道老板還把我炒魷魚不成。
我給這類業務員的建議是:壹是在解決了市場問題後,要重點考慮市場的增長點在哪裏?市場留給我們的機會在哪裏?二是多思考業績增長的方法是什麽,用那些方法提高業績更健康更有利?三是思考壹下自己的業務員生涯,到底是壹輩子做壹個業務員還是想在公司內得到快速提升?如果僅僅是壹個會解決問題型的業務員妳肯定很難得到快速提升。因為解決問題是每壹個業務員都必須要做的工作,不是妳突出的成績,只有對公司的業績有突出貢獻的人才能得到上司的刮目相看和快速提升。
第三類:發現機會的業務員
營銷的最厲害點不是因為我們能按部就班地作業或者是能順利地解決問題,而是能及時地抓住機會,把機會化作有利因素,把機會當做是最重要的資源投入並發揮到極致。
在市場上,很多人總是沒有看到機會點在哪裏,他們總是看到問題,所以才變成了解決問題的專家,壹下到市場總是看到自己的不是,而總是找不到我們生存的空間,找不到市場的夾縫。任何時候都應該有我們的生存空間,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顛覆市場的可能性,即便在很強大的對手面前。要知道市場是善於發現機會的人做出來的,而不是通過解決問題的人解決出來的。
善於發現機會的業務員他們的***同特點是:他們總是在市場上找到突破口,哪怕是在壹個非常混亂的市場或者是壹個沒有壹點市場基礎的市場,他們總是能把壹家門店、壹條街道、壹個很小的縣級市場或者是把壹個經銷商做成區域內的樣板市場;又或者是從某個單品上有所突破;更或者是進行壹次成功的產品推廣活動。無論怎麽樣,他們總是能從點上面做出文章來,讓別人覺得不可想象但又合情合理,令其同行和上司刮目相看。他們還善於拿來主義和總結經驗
,把過去的壹些做法或者是別人的經驗拿來創造性地應用。另外就是他們都有積極的心態,很少只看到問題的負面,總是壹分為二地看待問題的兩面,把負面變成積極的正面;把解決問題當做是機遇,在劣勢中尋求優勢。還有就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總是以老板或者是上司那樣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從公司的立場來思考市場問題。既考慮公司的長遠目標也照顧公司的現狀。出處: 中國企業管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