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哪個姓氏的地位最高?
-----宋朝時,趙姓地位最高。根據當時編的《百家姓》和《千家姓》,都把趙姓派在最前面。
-------唐代,以李姓為榮。
-----曾經有“徽民多睿,黃姓滿天下”,說明,黃姓在安徽曾經有過地位最高的時候。
-
------還有“王與馬(司馬)***天下”之說 ,是說王姓和司馬姓地位最高;
至於曾氏資料,妳可以參考網上“曾氏家譜”:
家譜
曾姓的最早家譜修於何時,已無從可考,《宋史·藝文誌》記載的曾肇的《曾氏譜圖》壹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譜了,該譜已佚。
現存族譜大都是明以後所修;從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山東、四川、湖北、江蘇、江西、香港、臺灣等地區,尤以福建、廣東、四川、江西為多。
其體例大多采用前序、後跋、中正文的體例,分別闡述修譜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譜系、族規家法、宗祠祭祀等內容,其中尤以譜序最具影響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譜往往都要請學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明代刑部尚書何喬新都曾為曾姓族譜作序。
曾姓家譜文獻目錄
曾姓家譜壹:
《溫陵曾氏族譜》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興寧曾氏族譜》
廣東梅縣《曾氏族譜》
香港新界《曾氏歷代宗親譜》
晉江《武城曾氏族譜》
《清源曾氏族譜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譜》
《江陰曾氏續修宗譜》
《海虞曾氏家譜》
漢壽《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譜》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頭江房譜》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譜》
四川富順《西湖曾氏祠族譜》
福建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安海《武城曾氏族譜》
曾姓家譜二:
曾氏宗譜口口卷 明隆慶活字印本 北京大學卷
安徽旌德·旌陽曾氏宗譜二卷首壹卷末壹卷 (清)王昌期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崇本堂活字本四冊北圖
湖南湘潭·石蓮曾氏六修族譜三十二卷首壹卷末壹卷 (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追遠堂活字本 十六冊 北圖、河北大學
曾氏(族譜)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 1976年鉛印本 精裝壹冊 北文獻會附註在臺曾氏裔孫譜系
曾氏族譜人事編、譜系編不分卷 遊有財 民國1971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 精裝壹冊 北文獻會 附註在臺曾氏裔孫譜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間刊本 福建師大 註:譜始修於清嘉慶十壹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譜續修 (清)曾新修四年(1907年)稿本 壹冊 福建圖
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曾達文 清光緒—壹冊 哥倫比亞大學
海虞曾氏家譜六卷 曾達文民國十三年清光緒三十十年活字本鉛印本
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附 曾傳著 清光緒二十六年活字本 十四、十六冊 哥倫比亞大學
廣東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壹冊 (清)光緒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刊本 廣東汕頭市檔
廣東興寧·曾氏族譜不分卷 曾慶良 民國十三年油印本 壹冊 廣東興寧、日本靜嘉堂
廣東·蕉嶺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郯重修 清同治十壹年(1872年)刻本 廣東中山圖 註: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廣東·梅縣曾氏祠不分卷 (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序刻本 壹冊 廣東中山圖 註:封簽作《梅城鳳尾閣曾氏大宗祠譜》
廣東·南海曾氏家譜不分卷緒三年(1877年)鈔本 廣東中山圖
廣東·南海曾氏族譜不分卷緒五年(1879年)刻本 廣東中山圖 (清)曾夢鴻等編 清光 (清)曾毓郯重修 清光註: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廣東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曾清河修 民國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壹冊 廣東中山圖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廣西容縣文管 註:殘存本載有山東嘉祥、湖南寧鄉、廣西容縣三地曾氏
曾氏族譜不分卷 曾氏族譜編委會 1971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 精裝壹冊 國史館 附註曾氏裔孫譜系
福建·長樂縣感恩村曾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尊椿等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長樂曾氏石印本 四冊 哈爾濱師大、福建圖 註: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曾達文 清光緒二十年木活本 壹冊 哈佛大學
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 曾傳著 1967年影印本 哈佛大學
曾氏族譜不分卷 遊有財、曾氏族譜編輯委員會年鉛印本 壹冊 哈佛大學
安徽黃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譜二十九卷首壹卷 (清)曾書之,曾高望纂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守約堂木刻本 三十九冊 河北大學
安徽黃山·曾氏文獻存征五卷 曾士璋輯 清木刻本 二冊 河北大學 註:版心作《太平曾氏通介房譜》
湖南衡陽·曾氏六修族譜 (清)曾育才修 清道光二十壹年(1841年)宗聖堂木刻本 二冊 河北大學
山東歷城·曾氏家乘略二卷 (清)曾自尚增輯 清乾隆二十年(1755)鈔本 壹冊 河北大學
四川成都·曾氏通譜 (清)乾隆五十壹年(1786年)修民國三年(1914年)重鐫本 壹冊 河北大學(二部)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曾百容等續修 民國十九年(1930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大渡鄉 註:清光緒三十壹年曾少衡創修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壹卷 (民國)曾毓南、曾廣發重修 民國十九年(1930)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紅旗鄉曾寨村 註:清鹹豐十壹年曾毓楷、曾紅萬等首修(湖北新洲)武城曾氏宗譜八卷 (民國)曾誌益重修民國十二年 (1923)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徐古鎮萬崗村
武城曾氏族譜二卷 木刻本 湖南來鳳縣誌辦 註:該族散居湖南龍山、湖北來鳳等地
湖南·湘鄉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嘉言、曾大型等修,曾林書、曾克能等纂修 清嘉慶四年(1799年)刻本 壹冊 湖南圖
湖南·曾氏支譜齒錄不分卷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寫本 湖南圖 註:該族散居衡山、湘鄉等地
湖南湘鄉·武城曾氏續修族譜口口卷首壹卷 (清)曾貫之、曾得宗修,曾誌堅、曾紀英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湖南圖 存八卷
湖南湘鄉·曾氏田宅族譜口口卷 (清)曾瀛、曾尚錄等纂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湖南圖 存卷1、2、3
湖南·武城曾氏七修族譜四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活字本 二冊 湖南圖(存卷1、2,又壹部存卷首)
湖南湘鄉·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首四卷 (清)曾傳著、曾懷柳等修,曾毓緒、曾廣镕等纂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9)、美國
湖南·湘鄉田田曾氏續修族譜口口卷首二卷 (民國)曾蕓閣、曾茂才纂修 民國六年(1917年)武城堂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上)
湖南益陽·曾氏四修族譜口口卷首四卷 (清)曾昊繼纂序清光緒十八年(1892) 活字本 湖南圖(存七卷)
湖南湘鄉)武城曾氏衍湖南湘鄉大界五修族族譜十九卷首壹卷 (民國)曾廣傑纂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活字本 湖南圖(存十七卷)
湖南湘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四卷首壹卷 (清)曾心德、曾連勝修,曾連峰、曾禎祥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活字本 十二冊 湖南圖(又壹部存二冊,又壹部存三冊)
湖南衡陽·衡西曾氏五修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祉續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養誌堂活字本 七冊 吉林大學
曾氏宗譜不分卷 曾星炳等續修 民國五年(1916年)活字本 壹冊 吉林大學
江蘇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 (清)曾彬文輯 民國鈔本 壹冊 江蘇常熟市圖 註:曾彬文卒於清鹹豐十年,後人增輯記事至宣統間
江蘇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譜口口卷蘇南京市檔(存卷3、4)
江西吉安·梅山曾氏重修族譜 木刻本記事至清光緒十六年
江西·曾氏宗譜四卷 江西銅鼓縣豐田木刻本江西檔 (江西)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三十三(1907年)木活字本壹冊 江西圖 殘
江西·袁郡曾致昌祠譜口口卷 (民國)曾大方等纂修民國四年(1915)魯國堂木活字本 江西圖
江西吉安·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世珍等纂修慶三年(1798年)木活字本 壹冊 江西圖
江西萍鄉·萍邑曾氏祠冊壹卷 (清)曾元善等纂緒間木活字本壹冊 江西圖清喜清光
江西修水·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照臨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木活字本 二十八冊 江西圖
江西·袁祠曾氏族譜四十三卷前編二卷後編壹卷 (清)曾挺森等纂修 清同治元年(1875年)魯國堂木活字本 江西圖(存七卷)
江蘇常熟·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清)曾達文纂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常熟曾氏義莊活字本 壹冊 歷博、上海圖、江蘇常熟市圖、江蘇蘇州市圖、日本、美國 註:首修於明曾玉梁
四川成都·曾氏通譜蜀支譜不分卷 (民國)曾啟濂、曾爾楷等修民國三年(1914年)成都曾氏墓祠刻本 歷史所、河北大學(二部)、南京大亨、四川圖 註:清乾隆五十八年曾癡園始修
曾氏族譜不分卷 遊有財1967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精裝壹冊 林添福 附註在臺曾氏裔孫譜系
湖南·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容光等重修影印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刊本 四冊 美國
香港·新界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寫本 壹冊 美國
香港新界·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譜不分卷 寫本 壹冊 美國
武城曾氏家乘壹卷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木活字本 美國
武城曾氏譜原殘口口卷 (清)曾文王撰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 美國(存卷1)
武城曾氏家乘十卷 編修者不詳清乾隆四十六年木活本六冊美國國會
武城曾氏續修家譜不分卷 清刻本 壹冊 南京大學
江西吉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蹲、曾衍詠同修 清嘉慶十壹年(1806年)刻本 南開大學、南京大學
江蘇常熟·海虞曾氏家譜六卷 (民國)曾達文等纂修民國十三年(1924)常熟曾氏義莊排印本 三冊 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江麻蘇州市圖、江蘇常熟市圖、美國
山東嘉祥·武城(曾氏)家乘八卷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刊本 六冊 日本
廣東興寧·曾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慶良等重修 民國十三年(1924年)油印本 壹冊 日本、美國
武城曾氏譜原殘壹卷 曾文玉 清光緒二十二年刊本日本東京帝大
曾氏家訓八卷 曾克專 民國鉛印本 壹冊 日本東京帝大
山東嘉祥)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四卷(清)曾憲柘主修 清官統二年(1910年)木刻本 山東嘉祥縣滿洞鄉南武山村
江西吉安·廬陵曾氏家乘口口卷 (明)曾孔化輯 明嘉靖刻本 上海圖 存五卷
江西吉安·廬陵曾氏家乘六種三十二卷 (明)曾孔化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刻本 上海圖、天壹閣
富順·曾氏宗聖支譜 曾昭煌等編修 民國石印本 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綿竹·曾氏家譜不分卷 (清)曾文生續修 清鹹豐間刻本 壹冊 四川圖 註:此譜首修於清乾隆年間曾仁山
四川·富順曾氏宗聖支譜不分卷 (民國)曾昭煌編纂民國間石印本 四川圖(存壹冊)
四川簡陽)曾氏宗譜不分卷 清刻本 四川圖(存壹冊)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鈔本 四川圖(存壹冊)註:記事迄同洽年間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忠謀堂刻本 四川圖 (存壹冊)
武城曾氏全國通譜七卷 (民國)曾貢三、曾介圭重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 四川宣漢縣檔(缺卷7)
湖南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郯等纂
民國間湖南寧鄉曾氏南宗總局活字本 四冊 四川重慶市圖 註:清嘉慶十壹年修,此為四修
四川內江·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十二卷 (清)曾錫光、曾傳谷纂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內江曾氏宗祠刻本 十二冊 四川重慶市圖 註:清嘉慶十壹年曾毓樽初修
福建晉江·三峽瑞峰公派下族譜 (清)曾濠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鈔本 壹冊 臺灣
福建晉江·曾氏族譜龍山部份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鈔本壹冊 臺灣
福建南安·臺灣曾氏族譜 (清)曾慶雲序,曾永和題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鈔本 壹冊 臺灣
福建寧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譜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鈔本 壹冊 臺灣
福建寧化·曾氏世系譜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鈔本 壹冊 臺灣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譜 (清)霞山氏修 清鹹豐十壹年(1861年)鈔本 壹冊 臺灣
福建同安·頂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鈔本 壹冊 臺灣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譜 (清)曾玉音原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鈔本 壹冊 臺灣 註:記事補止清光緒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題名譜 (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續修,曾莊、曾文鰲三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鈔本 壹冊 臺灣
廣東梅縣·曾氏家譜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鈔本 壹冊 臺灣
武城曾氏重修宗譜口口卷 (清)曾紀湖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 十壹冊 臺灣
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玉音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鈔本 壹冊 臺灣
廣澤尊王譜系紀略不分卷 曾天爵 1968年油印本平裝壹冊 萬萬齋 附註五代閩南安郭忠福後受封廣澤尊王之譜傳、附土庫鳳山寺尊王版畫像
曾氏先賢史略特輯不分卷(美國紐約)曾純利 1958年紐約曾三省堂鉛印本 平裝壹冊 萬萬齋
臺北市曾氏宗親會會訊不分卷 曾氏會訊編委會 1962年臺北市曾氏宗親會、曾紀華鉛印本 平裝壹冊 萬萬齋、北文獻會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譜不分卷 (清朝)曾廣祚 1967年臺灣學生書局景印本 精裝壹冊 萬萬齋、北文獻會、國史館附註湘鄉曾氏文獻、曾約農、曾寶蓀等在臺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譜
宗聖誌不分卷(明朝)曾承業宗聖奉祀官府、1968年臺灣商務印書
------順便說壹下,事實上,真正很出名的曾氏,有曾國藩、曾憲梓。
------曾國藩,洋務運道能夠的主要人物之壹,也是大清“三傑”之壹。
------曾憲梓,關註教育,設得有“曾憲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