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眾生平等。這‘眾生’代表何意?
佛教說的"眾生平等"是在諸法實相基礎上說的平等.也就是在真諦意義上說“眾生”指大地上壹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平等,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皆有佛性,都可成佛.
首先說明的是,在真諦意義上說"眾生平等",如果在俗諦意義上,諸法相狀各自不同.山是山,水是水,妳不能說山和水平等,如果山和水平等,妳應該在山上遊泳,在水面上開車行走了,事實不然,這是顯然的,妳說呢?
同時,佛教有談到眾生包括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的問題.這也只能從形象界上談,有情眾生不可能跟無情眾生平等,無情眾生不會講話、走路,妳有見過石頭會跑步否?當然是沒有的。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很好說了,我們喝水,吃植物,那是維持最基本的生存條件,要切實註意的是,佛教不是教條主義,更不是極端主義,佛教是非常人性化的中道的教育。我們要生存,必須要有最基本的生存因素,水、空氣、植物,都是我們必須要吸收的,不能說,因為眾生平等,那麽就連無情的也不能吃了,這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外道當中就有這種思想,是受到佛陀的批判的。正如孔子說的“過猶不及”,走兩個極端都是不對的,都要受到批判!
另外,壹方面,也要提醒的是,佛陀講說,世界的形成是無情首先形成的,有情是依托無情而生存的,脫離了無情也不可能存在有情生命體,兩者是辨證的,且相互依存,佛陀教導我們要合理地利用和尊重自然界的無情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