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空氣過濾器能否清洗?
使用“紙板或紙”外殼的過濾器不能清洗,是真正的壹次性過濾器。HEPA級過濾器通常不可回收,因為其所用濾材比較特殊,且責任重大。如果空氣過濾器是筒形的或平板形的,且使用金屬或塑料外殼,那麽大部分是可以回收的。
每種方法都有支持者。幹法的支持者關註過濾效率。他們認為,濾餅在過濾介質上形成之後,空氣過濾器才可以達到它們的最高效率。幹法不會去除所有的濾餅,因此回收的過濾器比新過濾器的初始效率高。過濾器上沈積的灰塵會填塞濾材上的大孔,使過濾效率更高。
濕法的擁護者重視的是容塵量和設計效率。大量的灰塵會在濕洗過程中去除。灰塵去除得越多,回收的過濾器捕集到的灰塵也就越多。由於濾材是沒有改變的,因此效率與出廠設置還是壹樣的。去除的微粒越多,清洗後的過濾器捕集的灰塵也就越多,因此也就不需要經常更換了。
兩種觀點都有其優點。使用後的空氣過濾器效率的確會變高。當濾材捕集微粒時,隨著較大的孔被部分填塞,更多更小的微粒會被截留。吹掃空氣過濾器不能完全去除填塞在濾材中的微粒,有些孔還是部分阻塞的。當過濾器再次投入使用時,這些部分填塞的孔隙將阻止某些較小的微粒通過。而另壹方面,停留在濾材上的微粒是過濾器總容塵數量的壹部分。采用濕法工藝則可以去除更多的灰塵,比幹洗的過濾器會更輕,具有更快的空氣流速。
在比較兩種方法的不同時,還需要考慮其他壹些問題。工藝本身的成本可能是壹個因素。幹法清洗設備可以現場使用,而采用濕法工藝,過濾器必須被運出工廠。濕洗公司需要的程序更多,沒有任何成套設備可以直接買來放在工廠內使用。
其他成本包括更換過濾器的人力成本。幹法清洗的過濾器更換比較頻繁,因為它們的容塵量下降了。
過濾器工程師經常說“不要清洗過濾器,它們是壹次性的”。這種說法看起來更代表著對環境的關註,而不是技術層面上的。20世紀70年代,不止壹家過濾器制造商曾發表技術公告,說明如何清洗他們的空氣過濾器。這些公告現在很少見了。目前,JOHNDEERE公司針對他們提供的某些過濾器印制了說明書,這些說明還印在了設備使用手冊上。
許多壹次性設計的空氣過濾器足夠耐久,可以清洗後回收再用。在清洗過濾器時應該註意,濃縮的水流或空氣不應直接對準濾材。過濾器每次清洗完畢後,都要檢查其外殼、墊圈和濾材是否有損壞。
濾殼、墊圈或濾材有破損的過濾器不能再次使用。原始過濾器制造商的質保不適用於“清洗過的或回收的過濾器”。只要過濾器滿足設備制造商的規範,使用回收過濾器並不影響原始設備的質保。
由於該回收工藝包括多個步驟,過濾器可以在未完成整個清洗過程的情況下重新利用。因此客戶可以選擇再利用的成本水平。整個工藝過程的處理成本通常是新過濾器成本的50%。如果只完成第壹階段的回收程序可以進壹步降低處理成本。部分處理後的過濾器可以對其中含有的金屬進行回收,在過濾器切碎過程中不會有灰塵散出。
過濾器完全清洗再利用後,所節約的成本最大。完全回收的過濾器可以用BELLEW工藝處理許多次,直到不能滿足質量控制標準。過濾器清洗四次,可以將過濾器的總體成本(新過濾器的購買成本和掩埋成本)降低78%。
過濾器是否應該掩埋要在清洗程序的最後決定。只有在清洗工藝的末端,如果測定過濾器不再滿足質量控制標準後,才可以將其丟棄。
總結:壹般潔凈室用的空氣過濾器,只有初中效可以清洗,高效過濾器不能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