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讀後感

《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讀後感

這本書是德國教育家班哈德,畢博的作品,講述了歐洲頂尖貴族學校,薩勒姆王宮中學校長30多年精英教育心得,節制自省,喚醒責任,自我管理,服從要求,規律生活,目標人生。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教育沒有公式化的處方:紀律還是溺愛,強制還是信任孩子,該引導還是放任,都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去整合。比如孩子很喜歡看電視,妳會怎辦?和孩子爭辯看電視的壞處?沒有作用。如果妳答應他看多久電視,時間到,應該馬上關掉,做爸爸的要立下行之有效的規矩。既然規矩已經定下,就該毫不妥協。而我們,壹而再再而三地總是在對孩子妥協。家長妥協慣了,到學校孩子也是壹樣的習慣,作業沒完成,老師不會把我怎樣,父母也不會把我怎樣。那就不怪孩子只顧自己享樂而不寫作業了。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品格教養強化孩子的人格。面對孩子說謊,妳是姑息了,沒有反應;還是緊抓住進行教?還有妳自己是壹個善良、好學、誠實等品格的家長嗎?教育者的“說壹不二”原則:紀律、公正、控制。定下的行為準則,不能動搖。動搖了,妳妥協了,要承擔後果的不是妳自己,而是妳的孩子。比如,妳經不住孩子的哭鬧,破例給孩子吃糖,那齲齒的後果是由孩子承擔的。因為我們之前定下的規矩是為孩子好的。看電視也是壹樣,不僅破壞孩子的想象能力,還有被動接受很多成人世界的內容,視力會受影響就更不用說了。妳不能堅持,受傷害的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不看電視,那時間怎麽打發,這就要問妳自己了,妳願意拿出壹些時間來讀故事、親子手工、下棋、或者只是玩鬧,還是妳自己坐在電視前不動,讓孩子也被凍陪著妳看電視了?再比如:說好讓孩子做家務,不能看他做得慢,妳要花上更長的時間等待就自己做了。

自主學習而非自由放任。兒子放任慣了,也有壹些好處。他會自己壹個人到樓下的老師家去玩,壹個人做壹些事情,很獨立。也帶來壹些壞處,腦子裏除了玩好像裝不下別的事情了。

現在孩子的生活環境:太多愛,太少紀律,所以我們應該來點紀律,當孩子沒照紀律執行的時候,我們不妥協,而是阻止,讓孩子明白,不照原先約定的做不行,讓其妥協。家庭比學校有更的時間,不花時間,教育當然是得過且過會陷入困境的。紀律可以治愈那些生活雜亂無章、目中無人的小孩。

正如書中所說,有紀律,造就出類拔萃的壹生,太多愛,太少紀律,會讓孩子無人管束,自我膨脹,將使人生雜亂無章,甚至罹患心理疾病。只有通過紀律、階段性的強制,才能找到健康成長之路。紀律,是優秀的條件,讓孩子有目標,讓孩子擁有教養,讓孩子人生井然有序,讓孩子自律,讓孩子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