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談父母淚目,為何我們也曾抱怨父母不如“別人家的爸媽”?
馬伊琍的父母都是知青,初中沒畢業就去了江西。二年級開始,媽媽就告訴馬伊琍:我什麽都教不了妳了。遇到不懂的作業只能空著的馬伊琍,看到同學做工程師的爸爸在教她寫作業,很羨慕,回家跟媽媽抱怨,“妳看人家爸爸媽媽都會,妳就不會”。可很多年後,馬伊琍說,那時候曾經抱怨過的,“現在,我覺得特別好。”
她援引自己演過的《我的前半生》裏的壹句話:“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越早做準備越好。”“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越早做準備越好。沒受過多少教育的父母,在做人原則的教育上卻從未打折。
父親從來沒有把她當成壹個柔柔弱弱的女孩子,似乎女孩子就應該做的不比男孩子差。上大學時,爸爸會提醒她帶錢,即便是跟男孩吃飯也要自己買單,馬伊琍笑說“我成了壹個很喜歡買單的人”。懂得自己給自己打傘的孩子,能跑得更遠。擁有父母信任的孩子,會成長得更有底氣。馬伊琍說,父母壹直以來都非常信任自己。
有多少爸媽,明明愛著孩子,卻愛著愛著愛成了他們的敵人,只因為本該是最親密的人,卻並不信賴。信任不是縱容,信任會讓孩子明白妳的苦心和懂得,讓她變得更自律。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壹生。好的父母,都不是孩子的敵人,而是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