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鮮肉(排酸肉)如何儲藏?能保存多久不變質?
冷鮮肉就是將剛剛屠宰的豬胴體,在-20℃的條件下迅速進行冷卻處理,使胴體深層溫度24小時內降至0~4℃,並在後續的加工、貯藏、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使肉處於冷鏈控制之下,使酶的活性和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確保了冷鮮肉的安全衛生。
鮮肉的保質期可達壹星期以上。
冷鮮肉經歷了較充分的解僵成熟過程,肉質變得細嫩,滋味變得鮮美。同時,冷鮮肉在冷卻環境下表面形成壹層幹油膜,不僅能夠減少肉體內部水分蒸發,使肉質柔軟多汁,而且可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延長肉的保藏期限。
這樣的肉既保持了原先的鮮味和營養,口感細膩、多汁味美,即便不經過焯水,做出來也沒有腥味。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冷鮮肉買回家以後,不能冷凍儲存,否則會造成鮮肉收縮,壹些水溶性的營養素也會相應減少,甚至導致壹些風味物質流走,口感下降。正確的做法是,放在0℃~4℃的環境下冷藏,最好在三天內吃完。
擴展資料:
冷鮮肉的優點:
1、它克服了熱鮮肉、冷凍肉在品質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終處於低溫控制下,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冷鮮肉經歷了較為充分的成熟過程,質地柔軟有彈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鮮美。
2、冷鮮肉在規定的保質期內色澤鮮艷,肌紅蛋白不會褐變,此與熱鮮肉無異,且肉質更為柔軟。因其在低溫下逐漸成熟,某些化學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種小分子化合物的積累,使冷鮮肉的風味明顯改善。
3、冷鮮肉的售價之所以比熱鮮肉和冷凍肉高,原因是生產過程中要經過多道嚴格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較高。合格與不合格的冷鮮肉,單從外表上很難區分,兩者僅在顏色、氣味、彈性、黏度上有細微差別,只有做成菜後才能明顯感覺到不同:合格的冷鮮肉更嫩,熬出的湯清亮醇香。
4、冷鮮肉遵循肉類生物化學基本規律,在適宜溫度下,使屠體有序完成了屍僵、解僵、軟化 和成熟這壹過程,肌肉蛋白質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軟化,嫩度明顯提高,非常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經凍結,食用前無須解凍,不會產生營養流失,克服了凍結肉的這壹營養缺陷。
5、冷凍肉是將宰殺後的畜禽肉經預冷後在-18℃以下速凍,使深層溫度達-6℃以下。冷凍肉雖然細菌較少,食用比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凍,會導致大量營養物質流失。除此之外,低溫還減緩了冷鮮肉中脂質的氧化速度,減少了醛、酮等小分子異味物的生成,並防止其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6、冷鮮肉從原料檢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裝、運輸、貯藏、銷售的全過程始終處於嚴格監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汙染發生。屠宰後,產品壹直保持在0-4℃的低溫下,這壹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數,而且由於壹直處於低溫下,其衛生品質顯著提高。
7、而熱鮮肉通常為淩晨宰殺,清早上市,不經過任何降溫處理。雖然在屠宰加工後已經衛生檢驗合格,但在從加工到零售的過程中,熱鮮肉不免要受到空氣、昆蟲、運輸車和包裝等多方面汙染,而且在這些過程中肉的溫度較高,細菌容易大量增殖,無法保證肉的食用安全性。
百度百科-冷鮮肉
人民網-生活竅門:冷鮮肉最好三天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