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談談妳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宜寫史這壹觀點的看法

談談妳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宜寫史這壹觀點的看法

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宜寫史這壹觀點的看法如下:

1、“當代文學史”的寫作是把當代文學作為壹個學科建設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在不斷的“敘事”中逐漸“完備”起來的。中國的當代文學史學科現在仍是壹門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和研究空間的學科,僅《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壹書中介紹的很多文學派別,都還處於研究的初期。

2、都是各自學術研究的前沿。如此快速的要在初學者知識中建立這樣的框架,難免會有過速拔高的意味,這不是《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這本書的問題,而是現當代文學教育體系設計的不合理。這是壹門要花大量時間的課程。看似是建立大致時間線,歷史線框架的教材。

3、實際上已經超出大部分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因為在學習《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的同時,學生都還沒經過系統的文學審美、文學理論學、哲學史的學習,還缺少完全掌握《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的工具和閱讀儲備。當然給予初學者框架是必須,但可以把這框架精簡。

4、拿出壹些公認的,已經穩定的部分作為初期教材的重點。雖然《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的作者已經盡量避免這種寫史的“信誓旦旦”,特意點明當代文學仍處於發展的過程,並且自言到“這是我們自己相對系統的看法”,但主觀的,偏頗的觀點仍存在在教材中。

網絡上對這本書的評價出現了壹定比例的異議

1、部分人對其中的觀點也表達了壹定的疑問,可見這當中出現了偏差。作為教材,精簡框架,拿出穩定的部分也不意味著打壓敘述和探討的空間。研究復雜的當代文學史,類似《發展史》的教材可以更厚壹點,在骨架下進行延伸,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2、當代文學不宜寫史,這是《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的癥結所在。大家盡可以不把孟繁華、程光煒的《發展史》奉為圭臬,而是贊同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或者是陳思和的。總而言之,可以在通讀各個大家對當代文學史的見解上,拿出通用的來編壹本通識性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