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的劇情
劇情簡介:
在不久的將來,壹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基奴李維斯)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壹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系統控制的,人們就象他放牧的動物壹樣。李維斯便在網絡上查找關於“矩陣”的壹切。後來在壹名神秘女郎(嘉麗安莫斯)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勞倫斯費許本),三人壹起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
“尼奧,妳曾經作過這樣的夢嗎,妳如此肯定的東西是真的嗎?妳是否能從那樣的夢中醒來?妳能分辨出夢境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嗎?”
尼奧不顧壹切地想追尋“矩陣”的真相-他在夢中總是聽到關於它的耳語,這是壹種神秘的不可知的東西,他能夠肯定地感覺到它不祥地控制著他。
“矩陣是什麽?”尼奧不知道,但是他相信默菲,壹個傳說中的人物,壹個被描繪成非常危險的人能夠給他答案。
“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矩陣'是什麽,妳只有親自去看。”
尼奧面對著另外壹個問題:他就是它嗎?當然,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尼奧的答案就是“不是”。默菲的朋友塞弗同意他的觀點。而其他人則不那麽肯定。
另外,還有人保護“矩陣”,由冷酷的史密斯帶領,他們掌握著令人震驚的秘密。
尼奧、默菲和特萊妮必須用他們的生命對抗強大的敵人來追尋答案、尋找自我。
他們每壹步都是危機四伏......
劇情攻略:
電影從真實世界開始的,人類城市正在遭受巨大的毀滅性打擊,在塵土飛揚中出現了壹條黑線,黑色的線慢慢變近,然後出現另外壹條,然後是第三條線,這三條線穿過電子章魚,穿過人類成長的地方,穿過了那些正在拼命挖地的大型機器,最後停在壹個很大的看起來象外星人呆的城市。
但這都是壹個夢,尼奧在醒來,發現自己在壹個地鐵的躺椅上。火車通過的隆隆聲喚醒了他。他看到火車進站,壹個看起來很臟很齷齪的流浪漢模樣的人下了車,他讓尼奧上車了,火車離開了車站。這個流浪漢告訴尼奧,他在這裏很安全。
他告訴尼奧,那個法國人,是很早以前的壹個程序,他被設計出來學習人類的罪惡感,罪惡感也是機器認為第壹代matrix徹底失敗的原因。設計師給了人類完美的世界,但在這個世界裏,人類用他們天生的尋求自由的精神來抵制和破壞這個完美的世界。法國人想用消滅壹切尋求自由的行為的方法來解決完美和自由意願之間的不協調性。設計師就設計了另外壹個程序來找出壹個不需要消除人類自由意願的解決方案。這個程序在研究了人類的歷史後發現,自由意願壹直都是人類的壹種假相,人類從來沒有真正自由過...
《黑客帝國Ⅱ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
劇情篇
上回說到NEO同學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和使命,在中彈“復活”的同時,他也變成了無所不能“救世主”。結尾的“飛升”象征著人類超級英雄的誕生:NEO將帶領錫安基地的人民,打響對機器世界的反擊戰,並將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這場戰鬥,還人類以自由之身。他的使命會實現嗎?矩陣會那麽甘心被摧毀嗎?
實際上,整個《重裝上陣》是NEO探尋自己使命背後真相的過程,他要為自己的行動尋找壹個可以接受的理由。在上集打敗密探史密斯、救出墨菲斯之後,NEO隨同親密愛人翠尼蒂和其他戰友壹起,乘坐Nebuchadnezzar號飛船返回地球上最後壹個人類據點——錫安基地。在那裏,他們和其他自由戰士們聚集到了壹起,其中包括墨菲斯的甜蜜冤家——奈奧比美眉。另外,基地的政治家們也上場了。
就在這時,矩陣系統決定“先下手為強”,派遣了為數250000的電子烏賊大軍,開始進攻錫安基地,積弱的基地防守力量根本不足以對抗如此強大的機甲兵團,看來人類最後的香火也齏齏可危;當然,墨菲斯他們的飛船上有各種各樣的資料,自然少不了中國那幾本名為《左傳》《史記》之類古籍的電子版本,NEO他們壹下便想到了“圍魏救趙”的良招,決定再次潛入矩陣,從內部破壞它,最後達到消滅機甲兵團的目的。同時,NEO也想再和“先知”談壹談,以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神聖使命。
可是,“矩陣取經”的道路註定是兇險多端的:在尋找矩陣系統內唯壹知道系統弱點的“制鑰者”的過程中,NEO、墨菲斯和翠尼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敵人的能力升級了,數量更是增多了,NEO的超能力受到致命的挑戰,墨菲斯和翠尼蒂對NEO的信心也受到無情事實的打擊。究竟NEO他們能不能完成任務後從矩陣內部全身而退?錫安基地的命運如何?
到時自有分曉,嘿嘿……
人物篇
《黑客帝國》第壹集固然看得大家拍案叫絕,其實出場人物極其有限,也就那麽十來個人,包括那三個密探。到了第二、第三集可就不同了,角色數量暴增。也難怪嘛,NEO他們回到了人類基地,而矩陣系統也升級到XP了(預計到第三集會升級到Longhorn系統),因而,兩個陣營內都有新人出現。這些家夥都是什麽底細呢?
慢著,為了避免“喜新厭舊”的罪名,讓偶還是來簡要介紹壹下舊人物的新動向。第壹集中除了那個犧牲的、那個叛變的、和那個接線員,其他船員都會在第二集出現。那死掉的兩個船員就不用說了,但Tank這個純種人類不能在續集中出現,著實有些可惜,據說是因為擋期的原因。NEO和翠尼蒂這對璧人,自從在第壹集末尾捅破那層矜持的紙,勇敢了表露真情之後,本集中更是如乾材烈火般如膠似漆到不可開交,害得墨菲斯得了嚴重的紅眼病,直到他回到基地見到了小別勝新婚的奈奧比才痊愈。
第壹集最大的反角,密探史密斯先生這次又以嶄新的面目重新上市;其實,在第壹集中他的言行就表明他已經部分感染了人類的感情和性格,這種感情加上他自身強大的意誌力,使他得以對抗MATRIX讓他消失的命令,在奇異復活的同時也獲得了隨意復制的超能力,成為MATRIX系統內的壹個自由體。現在他的唯壹目標就只有NEO,而且這種意識並非為了MATRIX系統的安全,而是完全為了自我強烈的復仇意識。為了殺死NEO,他可以摧毀任何東西,包括MATRIX。
“先知”在第二集中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她的身份壹直是《黑客帝國》最大的壹個迷:她到底是個人,還是壹個具有自我意識的程序?她隱藏在哪裏,又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都只有等觀眾們在兩部續集中尋找答案了。
好,熟人介紹完畢,輪到新丁們出來溜溜了:
◎鐵血娘子—奈奧比(Niobe)
我們已經知道,這位美眉是墨菲斯同學的歡喜冤家;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她還是錫安基地唯壹的女船長,她的那艘飛船名為“洛格斯”(Logos),是整個基地上體積最小,但速度最快的飛船。大家別看該美眉身材嬌小玲瓏壹如她的飛船,她可是基地指揮官裏最強悍的成員,性格倔強,脾氣也不小,連墨菲斯都得讓她三分;同時,與墨菲斯相比,她對NEO並沒有那麽大的信心;她只相信自己,相信戰鬥才能改變壹切。的確,她在戰鬥方面非常在行,個人搏擊能力也屬壹流,難怪被選作擔任《進入矩陣》(Enter the Matrix)遊戲的主角了。
扮演這這壹鐵血娘子的,就是威爾史密斯同學的老婆——傑達·平克特·史密斯。諸位可能還不太熟悉這個名字,她就是艾迪墨菲的《肥佬教授1》裏面那個漂亮黑美眉,也是去年《拳王阿裏》中拳王的幾位老婆之壹。面對奈奧比這壹極富挑戰力的角色,傑達勇敢地演繹出了獨特的風采,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把她本人固執的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相信她的老公對此深有體會,嘿嘿)。據說,威爾本人也是《黑客帝國》的超級影迷,他曾向老婆吹枕邊風,要她向沃卓斯基兄弟代為求情,看能不能在續集中扮演個密探什麽的,畢竟,他還是有不少穿黑衣、戴墨鏡的經驗的。奈何導演硬是不給面子,估計是考慮到要是這哥們把《黑超特警》的羅嗦勁帶進MATRIX裏,那整部戲的味道就變了。
◎戰鬥三人組—洛克(Lock)、ZEE、林克(Link)
洛克和墨菲斯壹樣,是另壹艘指揮船的船長。目前尚不清楚他有何值得壹提的故事;
ZEE是洛克的船員,和洛克是壹對;
林克則是繼坦克(Tank)之後擔任墨菲斯的Nebuchadnezzar號飛船的新接線員。
雖然沒有進壹步的信息,但從這三人的身份來看,無疑是墨菲斯的並肩戰友。從三人的造型來看,也沒有哪壹位象第壹集的塞菲(Cypher)壹樣有叛變的可能。有鑒於整個故事還得以NEO、墨菲斯、翠尼蒂三人為重,因此這三人的戲份估計都比較少。
唯壹有點八卦的是ZEE這個角色,她本來是由美國新銳女R&B歌手阿莉亞(Aaliyah)扮演的,無奈後者在2001年8月25日的壹起飛機失事中不幸遇難,那時她已經拍了十幾個鏡頭了。這令《黑客帝國》的制片人喬西佛比較傷心,因為是他從《致命羅密歐》開始把阿莉亞捧上影壇的。
◎東方高手—守護天使(Seraph)
編輯美眉三令五申地要偶不要透露過多劇情,所以,這裏偶只能按捺住急性子,告訴大家,這個守護天使是續集中某位關鍵人物的保鏢,在電影中將有壹段和NEO的對打,功夫指數十萬!那麽,該人物是正是邪呢?嘿嘿,妳以為我會告訴妳麽?
本來,這壹角色是沃卓斯基兄弟特別為李連傑量身訂做的,指望由真正的東方“功夫皇帝”來出演這壹戰鬥力級別和NEO不相上下的神秘人物。可惜雙方在片酬上談不攏,李當時要價1300萬美元,而片方只能給出200萬,因為差額太大,李放棄了這壹角色。後來,片方又接觸過東方女俠楊紫瓊,不知怎的,也沒有談成。因此,這個機會最後落到了即使在亞洲也並不是很有名的倪星頭上。該同誌又名鄒兆龍,出身於臺灣,五歲習武,十二歲開始做替身,十八歲便主演了第壹部電影。從臺灣軍隊服役完畢後,他到香港電影圈發展,曾先後出演了《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中南海保鏢》、《給爸爸的信》(又名《父子武狀元》)、《白面包青天》等影片。有趣的是,在那幾部和李連傑演的影片中,他的角色都是李的敵人,看來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啊。至於倪星同學在好來塢的前途,那就得看個人造化了;如果他在本片中給人印象深刻,有制片人出頭把他包裝成新壹代功夫明星也說不定,畢竟,他還年輕。
◎邪惡宗師—梅羅紋奇(Merovingian)+致命誘惑—佩瑟芬(Persephone)
梅羅紋奇是MATRIX系統內的又壹個超級神秘人物,他把自己象“先知”那樣隱藏在系統中,同時他也擁有改寫系統程序的能力。但是,他並不是站在NEO這邊。他住在矩陣系統內的壹座城堡裏,沈迷於壹切奢華的東西。然而,他唯壹缺少的便是感情;俗話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他也最熱衷於沈迷在感情的虛像裏。
佩瑟芬是這樣壹位Dracula公爵似人物的妻子。熟悉希臘神話的同誌們都知道,佩瑟芬乃希臘神話中的“豐饒之神”,是主神宙斯和女神底米特之女,後來該仙女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被冥王哈第斯綁架,半推半就地做了後者的王後。電影中的佩瑟芬極其性感迷人,雖然她本身沒有感情,但是只要她接觸了某人,就會立刻感知對方的內心世界。
可以說,梅羅紋奇和佩瑟芬就象矩陣裏的吸血鬼夫婦,優雅而致命。在整部續集中,他們都和NEO他們糾纏不清,而這兩人之間也是彼此勾心鬥角。這壹對角色的加入,大大地增加了續集故事情節的復雜程度,他們與主人公的關系,也將極大地影響NEO完成他天賦的使命。
飾演梅羅紋奇的,是法國著名演員蘭伯特·威爾森。無論是在大銀幕,還是在舞臺,他都有閃亮的表現,曾五次被提名法國電影愷撒獎(法國的“奧斯卡”)。最令人吃驚的是,該同學具有極其多樣化的藝術細胞,他有著美妙的歌喉,出過數張唱片,個人音樂會更是開出了法國,開到了加拿大、日本,還有香港;同時,他還是位很有水準的音樂評論家。片中那位集優雅與邪惡於壹體的梅羅紋奇,由這樣壹位多才多藝的同誌出演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在片中是什麽樣子呢?那可是屬於高度機密,至今仍未曝光。至於扮演佩瑟芬的莫尼卡·貝魯琪,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意大利美女,這裏也就不再羅嗦了。
◎關鍵人物—制鑰者
制鑰者也是象“先知”壹樣“隱居”在矩陣內部的壹個神秘人。在他的房間裏有著成千上萬把鑰匙,其中有壹把掌握著整個矩陣的口令。得到它,NEO他們就能成功地破壞整個矩陣了。當然矩陣為了這點要發飆,決不能讓弱點掌握在別人手裏。
扮演這位睿智的制鑰者的是老舞臺演員藍道·杜克·金,有幾十年的舞臺經驗,“觸電”只是近幾年的事,不過觸到的都是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周潤發的兩部《替代殺手》和《安娜與國王》。
◎至酷偶像—雙子星病毒
如果要我說《黑客帝國》續集中最喜歡的角色,我會毫不猶豫地指出是這對病毒雙子星,同時預計他們將繼基努·裏維斯之後,成為黑客迷的新壹代偶像。沒辦法,他們太酷了。
當初沃卓斯基兄弟在設計這壹對角色時,就是要讓他們成為令少女尖叫的帶有後現代風格的超級邪神。這對銀發蛇辮,身著銀色風衣、夾克,腳蹬白蟒皮靴的孿生兄弟,其實也是矩陣系統內的壹對自由病毒,他們可以不受矩陣控制地自由來去,更可怕的是,他們可以隨意隱形和還原。和壹般電影中 “無形有質” 的隱形功能不同的是,他們能在瞬間做到“無形無質”,然後又隨意變回來,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體。他們的武器更是酷到極點,那是壹把總長不超過手掌心的折叠刀,簡直是高深莫測。有這樣壹對邪神存在,NEO他們在矩陣當中的活動變得更加險象環生。
扮演這壹對偶像人物的,就是英倫空手道黑帶級高手阿德雲·雷蒙特和尼爾·雷蒙特兄弟。兩兄弟是看著香港功夫片長大的,自16歲起開始練習空手道,至今已有15年的功力。空手道之外,他們還是健美運動愛好者,身材保持得壹級棒。不要說女生們,連我都要開始流口水了!
恩,看來《黑客帝國》中有名有姓的新角色都提到了……慢著,似乎還有兩個漏網之魚。壹個是“建築師”(Architect),他似乎是整個矩陣系統的建造者,是MATRIX的無冕之王;另壹個是“鬼魅”(Ghost),目前對他所知的僅僅是這個名字。很有可能,這兩個家夥才是關系到MATRIX最後謎底的關鍵,因此被列為最高機密,在各種資訊上都查不到“建築師”的扮演者,難道他是……?“鬼魅”的扮演者是Anthony Wong,從簡歷來看也是位舞臺和電視劇經驗比較豐富的演員。我開始還錯誤地把他認作了香港的黃秋生(英文名也是Anthony Wong),這也怪《黑客帝國》官方網站搞錯了,誤將老黃主演的《辣手神探》也囊括到這個年輕的Anthony Wong電影列表中。可見,任何權威都不要相信,“黑客”也有犯簡單的搜索錯誤的時候。
特技篇
自從《黑客帝國》上映後,“子彈時間”特技似乎成了它的壹塊招牌,言《黑客帝國》必提“子彈時間”。而且,該特技後來也是被模仿得最多的銀幕特技之壹,無數的廣告和電影、電視中都對它進行了模仿,其中比較有名的有《霹靂嬌娃1》、《怪物史萊克》、《恐怖電影》等,除了《怪物史萊克》中學得比較有意思外,其他的多為東施效顰之作。
沃卓斯基兄弟和《黑客帝國》系列的特效總監約翰·蓋特(John Gaeta)對那些粗制濫造的模仿很是不滿,他們決心在續集中創造出絕對讓人模仿不了的革命性電腦特技來。當初他們拍攝“子彈時間”鏡頭時,是以120架尼康照相機圍繞著被拍攝對象,然後讓這些相機的快門按照電腦預先編程好的順序和時間間隔開始拍照,然後把各個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掃描進電腦,由電腦對相鄰兩張照片之間的差異進行虛擬修補,這樣就能獲得360度鏡頭下拍攝對象的連貫、順滑的動作,最後再由電腦將該連貫的動態圖象與背景融合,才有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絕的新奇鏡頭。
到續集開拍時,壹來這種特技已經被模仿得太濫了,沃卓斯基兄弟最不想做的事情便是炒冷飯,因此“逼迫”蓋特必須創造出壹個全新的特技來;二來,“子彈時間”本身只適合拍攝在壹個有限空間裏、少量對象物體的動作,當拍攝對象數量眾多,而且涉及更復雜的鏡頭運動時,“子彈時間”就應付不來了。受這兩方面原因的激勵,蓋特在沃卓斯基兄弟的授意下,聯合全球六大頂尖視覺特效公司,***同完成了兩部續集中多達2500個的特效鏡頭,是第壹集412個特效鏡頭的六倍多,同時也完成了他本人和沃卓斯基的心願:創造出了不能被模仿的視覺特效。
到底《黑客帝國》續集中的特效有何神妙,試揀壹二說之:
◎革命性的突破—“虛擬拍攝”(Virtual Cinematography)
目前,地球人都知道,NEO將在《重裝上陣》中和100名升級了的密探史密斯過招,這也是第二集中兩大重頭戲之壹,其中蘊涵了復雜的鏡頭運動,如此多的人物,如果用“子彈時間”來勉強應付的話,將會是極其耗費人力物力的。沃卓斯基和蓋特的解決辦法是:乾脆拋棄“子彈時間”,在電影歷史上第壹次使用全面的“虛擬拍攝”技術。
所謂“虛擬拍攝”,在沃卓斯基兄弟的構想中,應當是使得導演所要求的拍攝動作,全部能在電腦裏的虛擬場景中進行;拍攝所需的各種物件,包括場景、人物、燈光等,全部被整合進了電腦,然後,導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圖,在計算機上“指揮”角色的表演和動作,從任意角度運動他的鏡頭,簡而言之,就是拍攝出導演想拍攝的任何場景來。但是,所有那些輸入到電腦裏的數據又是完整無誤地來源於真實世界,也就是說,輸入電腦中的虛擬場景和虛擬人物必須是真實世界和演員的“全息”復制,等於是把壹個真實的世界克隆到電腦裏的虛幻世界,從而在物理意義上打通“虛擬”與“真實”的界限。
利用“虛擬拍攝”,導演能創造出在真實世界不可能完成的鏡頭,同時由於虛擬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完美復制,觀眾根本無法挑剔表演、動作和場景的真實性。如果大家對特效制作稍有所知的話,就會立刻明白這壹步邁得有多麽大。從來電腦虛擬的世界只是拍攝真實世界的補充和修飾,即使是象《星球大戰前傳》那樣號稱每壹個鏡頭都包含了視覺特效的電影,也無法使導演能完全在虛擬世界裏執導壹場和真實世界完全無異的表演。“虛擬拍攝”導演的自由發揮空間壹下子擴張了N倍,剩下來的唯壹限制,就是他們的想象力了。
正如前面所述的,“虛擬拍攝”的基礎,在於“完全真實”地復制真實世界,如果虛擬世界中的人物和物件和真實演員與物體有差距,那“虛擬拍攝”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淪為象《最終幻想》壹樣尷尬的實驗品了。簡而言之,“虛擬拍攝”和普通電腦特技的區別,就象把壹頭羊畫在稿紙上和利用生物科技克隆那頭羊之間的差別壹樣。
以NEO大戰100個密探史密斯的場景為例,為了達到“虛擬拍攝”的要求,這場名為“Burly Brawl”的群戲,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取得交戰角色的全息復制數據,說白了就是如何真實地創造“虛擬人”。100個史密斯的虛擬人形象是從扮演史密斯的雨果·維文和他的十二個替身演員提取數據的。
首先,那些替身進行了為時數月的訓練,主要是模仿雨果維文的壹言壹行,包括他的各種神情和動作習慣,據說最後連雨果本人都受不了了,因為感覺整天面對12個“自我”,那種情形挺恐怖的。當替身們對雨果的模仿達到導演滿意的階段後,動作指導袁和平的小組和基努·裏維斯加入了進來,開始動作戲的排練,在這過程中,用“動作捕捉器”(Motion-Capture)將所有NEO和100個“史密斯”該完成的動作全部輸入電腦。單單這壹工作就持續了整整四個月,創造了電影歷史上使用“動作捕捉器”的新記錄,事實上,這壹記錄也超越了所有大型三維遊戲曾使用過的動作捕捉數目(電腦遊戲是“動作捕捉器”最大的市場)。“動作捕捉器”的使用也使袁和平的動作設計更加得心應手,他可以設計出許多常人難以做到的動作,並能通過電腦修飾,使武術動作看起來更加有力而舒展。
在所有設計動作被記錄、輸入進電腦之後,就輪到“編輯”工作了。蓋特領導的特效小組實實在在地由骨骼到肌肉再到肌膚地“再造”了虛擬NEO和虛擬史密斯的身體構架,然後再為他們覆蓋上和照片壹般清晰、真實的肌膚和衣服。在這壹步步創造真實“虛擬人”的過程中,蓋特的特效小組又發明了另壹項超尖端的技術:“全息捕捉”(Universal Capture),簡稱U-Capture。他們使用5臺SONY旗艦級超高精度HDW900型數碼攝像機,呈半圓形對準每壹個演員的臉部,當演員開始表演時,攝像機捕捉下演員臉部的每壹個精細反應——從壹根頭發絲的擺動到每個皺紋的抽動方式(HDW900能精確到看見毛囊和毛細血管),綜合5臺機器的數據,就可以得到演員表演時臉部的三維精確數據,所有這些數據都沒有被壓縮、而是直接輸入進大型電腦系統,每秒鐘的數據流量就超過1G!特效小組再將這些真實的面部表情根據事先設計好的情節“貼”到相應的虛擬人身上。由於無論是虛擬人的身材、動作、表情,還是他們衣服在動作時的變化,都是直接從真實表演當中復制過來的,虛擬人也就和真實世界中的演員完全無異了。
最後,另外“復制”好的虛擬場景、道具,和壹些影片需要的特殊效果被加了進來,完美地組合成和真實世界壹樣的虛擬世界。蓋特他們稱之為“虛擬制片廠”,這使得無限制地多樣化鏡頭運用和剪輯成為可能。沃卓斯基正是利用“虛擬拍攝”這壹革命性技術,在 Burly Brawl壹戰中,用以前不可能的角度拍攝出了幾乎是不可能的鏡頭運動:例如他能指揮鏡頭自由地圍繞NEO和100個史密斯,或者在他們中間任意穿插、尋找更合理的角度,可以讓鏡頭順滑地從超慢速過度到超高速。在最終的電影中,觀眾將看到鏡頭圍繞打鬥中心以超音速旋轉拍攝最後以常規速度播放的鏡頭。可以說,“虛擬拍攝”解放了導演的無限想象力空間。
◎壹切只為把握精度—“視覺預覽”(Pre-Visualization)
《重裝上陣》中的另壹場重頭戲,就是“將終結其他壹切追車場面”(喬西佛)的高速公路追逐戰。這場14分鐘的追車戲,牽涉到超過300輛的各種類型的機動車,其中將有數十輛車會發生碰撞和爆炸,被爆炸氣浪掀起來的車,又將制造更多的碰撞和爆炸,這當中翠尼蒂還要以高速摩托車載著“制鑰者”在所有這些混亂中逆向行駛!簡直是對特技編排的壹次終極考驗,因為所有場景都要首先進行實拍,壹個數據推導不確切,就有可能導致特技人員的悲劇性傷亡。
《重裝上陣》劇組決定采用“視覺預覽”系統來編排這場電影歷史上最復雜的追車戲。簡而言之,“視覺預覽”就是在電腦上模擬出壹個實際場景來,然後在這個模型當中進行攝影機位、鏡頭角度的試驗,找到最能表達導演意圖的方式,最後用動畫運行所有已經決定的流程,看看最後的結果會是怎樣壹種情況。
為了使這壹驚心動魄的追車場景準確無誤地進行,預先計劃在正式攝影前壹年左右就開始準備,設計的過程中電影的所有設計人員和工程師都參與了進來,他們要用三維模型來確定每壹部高速運行的機動車的軌跡以及在碰撞和爆炸過程中的移動方向。最終,通過“視覺預覽”系統,特效和特技小組將每壹部車在此場景中所應發揮的速度精確到了每壹英裏/小時,同時也為每壹位特技駕駛員制定出了詳細操作流程,使得這場看似不可能編排的超級大追車得以完全按計劃進行,同時又看不出編排的痕跡來。
同時,“視覺預覽”也幫助沃卓斯基兄弟捕捉到了壹些匪夷所思的效果。觀眾們將看到,在這場戲中,攝像機似乎經常置於在以前的追車場面中見所未見的地方。兄弟倆經常是頭腦中突然冒出壹些夢幻般的鏡頭模式,然後利用“視覺預覽”來檢驗在屏幕上看起來具體是什麽樣子的,然後特技人員需要利用模擬的結果實際規劃出真實場景中的拍攝方式。
就這樣,壹場令人腎上腺素飆升而又完全感覺不到“設計”痕跡的追車戲,被完美地編排出來了。
◎視覺的通感—“非常”鏡頭的處理
《黑客》迷們應當對第壹集中翠尼蒂從墜落的直升機中逃生的場景記憶深刻,當飛機爆炸時,建築物的玻璃墻面居然象水面壹樣出現了漣漪。這壹違背常規物理學定律的鏡頭,正是《黑客帝國》特效組的首創。視效總監約翰·蓋特認為,在象矩陣這樣壹個純數字的世界裏,故意的視覺扭曲看起來是很自然的。因此,他將在續集中創造更多這樣類似的打破壹般物理學的“瘋狂“鏡頭。
其中之壹——大家已經從預告片中看到了——那就是NEO起飛時腳下地面由內向外輻射的波紋,正是第壹集中直升機爆炸特效的翻版。在續集中,另壹種視覺的“通感”體現在對爆炸鏡頭的處理上。第壹集中我們已經領教過電梯內炸彈爆炸時,熊熊大火在慢鏡頭中如滾滾洪水般波濤洶湧的“奇觀”,這正反映了蓋特獨特的視覺理論:他要使《黑客帝國》系列中的火焰能象液體壹樣流動,而液體則讓它們如輕煙般飄渺,通過合理地轉移物質的物理特性,使司空見慣的爆炸場景產生如夢似幻般驚艷的效果。
事實上,視覺通感的做法是借鑒了日本動畫的處理手法。無論是沃卓斯基兄弟,還是約翰·蓋特,都聲明他們是日本動漫的鐵桿FANS。沃卓斯基兄弟更是從小泡在動漫書中長大的,日本動漫中對於壹些鏡頭誇張而有趣的處理手法讓他們驚奇不已:唯美的分鏡頭巧妙地捕捉了事物的瞬間形態,使得那壹刻看起來那麽不可思議又妖艷異常;能不能用常規鏡頭、在真人電影中做到那樣的奇觀呢?借助視覺特效,他們完美地做到了,拍出了最得日本動漫風格精髓的真人電影。
◎特效管理信息系統—Zion Maniframe
前面說到,由於《黑客帝國》續集包含的多達2500個特效鏡頭,以及革命性創新特效帶來的龐大的工作量,視效總監約翰·蓋特自己的特效公司Manix,已經不足以應付這些工作。畢竟,相對於特效界的巨無霸“工業光魔公司”(ILM),Manix還是個“中小企業”。為此,蓋特聯合了世界各地的五大特效公司,將部分特效任務承包給他們去做。
這些公司是:
法國的BUF公司,主要負責矩陣的綠色下墜字碼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