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為什麽股票下跌?
科技股中的神話,蘋果股價也在下跌了,而且還沒少跌,據新聞報道12月28號受美股三大指數拖累,蘋果股價壹夜就蒸發了4331億人民幣。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的解讀都不壹樣。有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蘋果公司近期受供應鏈供貨受到了影響,所以導致產品出貨有問題,這這才最終導致蘋果股價的短期大幅下跌,但是原因真的如此嘛?
蘋果產品供應鏈問題的確存在,從10月起蘋果國內主要供應商鄭州富士康出現在壹系列事件,這些事件無疑對蘋果公司的主要產品Iphone 14的出貨會產生壹定的影響。但是仔細分析可知這絕對不是蘋果股價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因為根據市場調研可知,蘋果現在iPhone 14雖然上市時間不久,但是全球的銷售量並不好,甚至全球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打折銷售的情況,現在產品已經處在去消化過去產能的階段。富士康生產供應量的變化對他們的實際銷售影響其實並不大。簡單說,蘋果手機現在已經不是向以往壹樣的供不應求的狀態了。
因此究其蘋果股價下降原因還是內外二個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是全世界經濟環境的不斷惡化,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總體收入,以及蘋果公司內部自身產品創新能力不足,越來越讓投資者缺少想象能力這兩個原因造成的。
從外部環境看,蘋果公司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中國等兩大市場。今年美國全年都處在通貨膨脹高起的階段,美國內部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嚴重的衰退的跡象,最主接的表現就是,美聯儲加息不斷,但是企業不堪重負開始紛紛降薪裁員,直接導致普通人收入下降,同時市場上又物價高起,這更直接壓縮了人們內部的購買力。
中國作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本來經濟發展在全世界上壹直處於壹枝獨秀的狀態。但是今年也受疫情困擾,經濟增長減緩、乏力,普通大眾收入下降,而且為了面對未年不可預知的風險,很多人又開始了拼命的存錢儲蓄。賺的少,花的更少,這都直接影響到本國的消費。盡而影響到了方方面面產品的購買,蘋果手機做為壹項並不是生活剛需的開支,這時就顯的有點可有可無了。
我們可以從壹個小事上可見壹斑,最近美國的蘋果的消費者正在起訴蘋果公司,原因是蘋果新手機不配充電頭,這原來是蘋果引以為傲的節能環保措施,玩了已經幾年了,之前也並沒有人說什麽,但是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變的不能再忍受這種情況了,他們對於蘋果這種我行我素銷售方式越來越難以容忍。這也變向的說明蘋果產品的吸引力的下降,壹部分果粉的信仰在崩塌。壹件小事可能會引起滔天巨浪,同樣也有可樣是壓死駱駝的最後壹根稻草。
從蘋果內部來看,蘋果現在收入的主要的來源還是以iPhone為主,iPad和IMAC為輔,蘋果的附件產品並沒有產生比較大的需求市場,蘋果壹直在推崇的蘋果汽車和AI延展技術,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喊了幾年,但並沒有實際性革命性新產品。因此市場普遍認為蘋果在喬布斯以後壹直在炒冷飯,沒有實質性的創新。現在全球的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公司之間的競爭會將各公司的利潤壓的越來越薄,蘋果公司壹樣也難獨善其身。而公司的其它產品增長點在未來還不明確,這也會促使投資者在蘋果的股價還在高位時套現離場。
這樣的事件不僅發生的蘋果公司身上,另外壹家美國電動車企業特斯拉也面臨者同樣的尷尬的問題,今年股價跌幅已經達到了60%。同樣公司還是那個公司,也說不出什麽大毛病。但是卻越來越不被市場所看好。
綜上現在的蘋果公司股票市值的下跌並不是由什麽駭人聽聞的都市傳說引起,蘋果曾經是壹家偉大的公司,就象曾經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壹樣,但它也和其它公司壹樣,現在處在壹個企業生態發展到了壹個瓶頸階段,同樣需要轉型。否則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還可以混壹混,但是如果明年全球的經濟並沒有實際性的復蘇,大眾的消費依舊低迷,則它的好日子也壹樣快到頭了。壹個公司的股價做為企業價值的外在表現,大幅下跌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