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蘇聯各級的海軍裝備(軍艦)

蘇聯各級的海軍裝備(軍艦)

蘇聯海軍是與整個蘇聯武裝力量壹起建立和發展起來的。1918年1月29日(公歷2月11日)列寧簽署了建立工農紅海軍的命令。遵照列寧的指示,蘇維埃海軍官兵於 1918年2月22-27日將駐泊在雷瓦爾的全部軍艦轉移到赫爾幸福斯,因為根據布雷斯特和約的規定,蘇維埃俄國必須把這些軍艦從芬蘭灣的西部轉移到東部,或者立即解除其武裝。1918年3-4月間,這些軍艦又從赫爾辛福斯轉移到喀瑯施塔得和彼得格勒。這次史無前例的波羅的海艦隊的冰區航行(1918),為蘇維埃俄國保存了波羅的海艦隊的骨幹力量。

在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幹涉時期,波羅的海艦隊保衛了通往彼得格勒的海上接近航道,挫敗了英國艦隊闖進芬蘭灣東部支援白衛軍的企圖,支援了在瀕海方向上作戰的陸軍部隊,並為迅速平定紅山炮臺和灰馬炮臺(這兩處都是從海上保衛披得格勒的要地)的白衛軍叛亂(1919年7月)創造了條件。鑒於黑海艦隊的軍艦可能被進犯烏克蘭和克裏木半島的德國占領軍所奪取,“自由俄羅斯”號戰列艦與9艘雷擊艦根據列寧的命令於1918年6月18日自沈於新羅西斯克附近。部分艦艇駛入亞速海,成為亞速海區艦隊的骨幹,另壹部分艦艇則被外國武幹涉者擄去。國內戰爭時期,***建立了30多個江、河、湖、海區艦隊(大部分艦艇來自波羅的海艦隊)。其中較大的區艦隊,如伏爾加河區艦隊、裏海區艦隊、第聶伯河區艦隊、北德維納河區艦隊、奧涅加湖區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曾配合蘇聯防軍部隊同敵艦作戰,破壞敵人的水運和渡河活動。海軍還調出約7.5萬名艦艇人員到陸地戰場作戰。蘇聯的海軍學術就是在國內戰爭的進程中誕生的。

1921年3月,俄***(布)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恢復和加強海軍的決議。艦艇人員的缺額上要由工人補充。紅軍政治部下設壹個負責領導海軍黨政工作的海軍處。修復軍艦和培養熟練指揮幹部的工作開始了。艦隊指揮學校於1922年改組為海軍學校(現為伏龍芝高級海軍學校)。1922年夏,又以該校機械科、造船科和電工科為基礎組建了海軍工程學校(現為捷爾任斯基高級海軍工程學校)。1923年創辦了艦隊指揮人員高級專科學校。格列奇科海軍學院也開始培養更高級的幹部。

到1928年初,大多數軍艦已經修好,戰列艦的部分改裝和驅逐艦的改裝工作已經完成,海軍基地也已恢復。在戰前的幾個五年計劃期間(1929-1940 年),海軍又補充了數百艘最好的新式艦艇。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都得到了加強。根據聯***(布)中央的決議,1932年開始組建遠東海軍,1932年遠東海軍改名為太平洋艦隊。1933年創建了北方區艦隊,1937年北方區艦隊改組為北方艦隊。為了直接領導海軍的發展工作,1937年成立了海軍人民委員部。1938年聯***(布)通過了建設大型海洋艦隊的綱要。到1941年,海軍各種戰鬥條令和教令已重新編寫就緒。

由於蘇聯黨和政府的關懷,到蘇德戰爭開始前,已經建成壹支能夠可靠地保衛蘇聯海疆的海軍。這支海軍擁有上千艘各種戰鬥艦艇(若幹包括戰列艦3艘、巡洋艦7 艘、驅逐艦與驅逐領艦54般、潛艇212艘、護衛艦22艘、掃雷艦80艘和魚雷艇287艘),2500余架海軍飛機和200個海岸炮兵連。海軍兵力的駐泊系統也大有改進。

在蘇德戰爭中,蘇聯海軍為消滅敵人的海軍兵力和運輸船只進行了積極而堅決的戰鬥,可靠地保衛了江河湖海上的軍事運輸和民用物資運輸,支援陸軍瀕海集團的防禦戰役和進攻戰役。在與同盟國(英、美)海軍的交往中,北方艦隊保障了蘇聯北方各港與同盟國各港之間對外交通線的暢通,並在敵海上交通線上展開了積極活動。為了保障船舶在北極水域(特別是在北方航路上)的航行安全,還組建了白海區艦隊。海軍協同陸軍,長期守衛了許多受到陸上敵人威脅的沿海登陸場和海軍基地。北方艦隊(司令A.Г.戈洛夫科)曾協同第14集團軍在通往科拉灣和摩爾曼斯克的遠接近地作戰。1942年北方艦隊承擔了保衛斯列德尼半島和雷巴奇半島的任務。波羅的海艦隊(司令B.Ф.特裏布茨)參加了利耶帕亞、塔林、蒙海峽群島、漢科半島、奧拉寧包姆登陸場、維堡灣各島和拉多加湖北岸地區的保衛戰,並在英勇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起了重要作用。黑海艦隊(司令Ф.C.奧克佳布裏斯基,1943年4月後Л.A.弗拉基米爾斯基,1944年3月後仍為 Ф.C.奧克佳布裏斯基)協同陸軍進行了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刻赤、新羅西斯克保衛戰,並參加了北高加索保衛戰。此外,亞速海區艦隊、多瑙河區艦隊、平斯克區艦隊、楚德湖區艦隊、拉多加湖區艦隊、奧涅加湖區艦隊、伏爾加河區艦隊和伊爾門湖艦艇支隊,都在較大的江河湖泊邊立了防禦地區。在列寧格勒被圍期間,拉多加湖區艦隊保護了經拉多加湖通往列寧格勒的交通線。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以及在有觸雷危險的情況下保障伏爾加河上的重要物資運輸方面,伏爾加河區艦隊的海軍官兵都作出了重大貢獻。1943年恢復了第聶伯河區艦隊,1944年又恢復了多瑙河區艦隊。轉移到奧得河流域的第聶伯河區艦隊參加了柏林戰役。多瑙河區艦隊參加了解放貝爾格榮德、布達佩斯和維也納的作戰。太平洋艦隊(司令И.C.尤馬舍夫)和紅旗阿穆爾河區艦隊(司令H.B.安東諾夫)於 1945年8-9月參加了粉碎日本關東軍,解放朝鮮、滿洲、南薩哈林島和幹島群島的作戰。 海軍派出約50萬官兵投入陸地戰場,他們編入陸軍部隊,在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莫斯科和列寧格物的保衛戰中,英勇地進行了戰鬥。戰爭期間,海軍實施戰役和戰術登陸***100余次。在蘇德戰爭中,海軍有35萬眾人因戰功卓著而榮狹各種勛章和獎章,有513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E.П.列昂諾夫、A.E.馬祖連科、B.И.拉科夫、B.Ф.薩福諾夫、H.Г.斯捷潘尼揚、H.B.切爾諾科夫、A.O.沙巴林等7人兩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蘇聯海軍的歷屆領導人(其職稱有海軍司令、***和國海軍首長、人民委員、部長、總司令等)如下:1917-1918年M.B.伊萬諾夫、П.E.德邊科、B.M.阿爾特法特爾、Ф.Ф.拉斯科利尼科夫、1918-1919年B.M.阿爾特法特爾、1919-1920年E.A.貝倫斯、1920- 1921年A.B.涅米茨、1921-1924年B.C.潘采爾然斯基、1924-1926年B.И.佐夫、1926-1931年Г.A.穆克列維奇、 1931-1937年B.M.奧爾洛夫(壹級艦隊司令級)、1937-1038年M.B.維克托羅夫(壹級艦隊司令級)、1938年1-8月П.A.斯米爾諾夫(壹級集團軍政委級)、1938-1939年M.П.弗裏諾夫斯基(壹級集團軍司令級)、1939-1947年和1951-1956年H.Г.庫茲涅佐夫(原為二級艦隊司令級,1940年6月起為海軍上將,1944年5月晉升為海軍元帥.1955年3月晉升為蘇聯海軍元帥)、1947-1951年海軍上將И.C.尤馬舍夫、1956年O.Г.戈爾什科夫(當時為海軍上將,1962年4月晉升為海軍元帥,1967年10月晉升為蘇聯海軍元帥)。

每年7月22日後的第壹個星期天為蘇聯海軍節(1939年7月22日決定)。

蘇聯海軍航空兵

十月革命後,在創建工農紅海軍的過程中開始組建蘇聯海上航主兵的部隊和分隊。1918年4月,在波羅的海艦隊航空兵師的基礎上組邊了波羅的海特別航空兵旅。此外,在1918-1919年間,伏爾加河、北德維納河、阿斯特拉罕壹裏海和奧涅加湖等區艦隊均有航空兵支隊(或營)。在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幹涉時期,蘇聯海上航空兵曾在裏海、波羅的海、亞速海和黑海以及其他許多江河湖泊上作戰,配合紅軍和紅海軍,殲滅了尤登尼奇和弗蘭格爾的部隊以及伏爾加河、卡馬河、北德維納河和奧涅加湖上的白衛軍區艦隊。海軍飛機***出動2000多架次。

20年代,蘇聯海上航空兵裝備了國產新型飛機。1922年,Л.П.格裏戈羅維奇設計出M-24型三座船式水上飛機。1927-1936年,蘇聯先後制成 POM-1、POM-2型和MBP-2型船式水上飛機,MДP-2和He-2型雙發船式水上飛機,MTB-2型四發船式水上飛機,MK-1型六發雙船身式水上飛機,Be-2、Be-4型彈射式艦載水上飛機等。從20年代中期起,海上航空兵開始配備輪式起落架飛機。為了攜帶水雷和魚雷,對P-5、TB-1、 TB-3和ДB-3型飛機進行了改裝。同時還制造了壹些專用於摧毀海上目標的兵器:穿甲炸彈和穿甲爆破炸彈、反潛深水炸彈、航空水雷和航空魚雷。當時,海上航空兵置於蘇聯空軍統壹的組織體制之內。同各個軍區壹樣,在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組建了空軍部隊,後來又在太平洋艦隊組建了空軍部隊。海上航空兵參加了開辟北方海上航線的工作。其幹部部成為20年代末期創建的極地航究隊的骨幹。因援救“切柳斯金”號船員有功而首批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7名人員中, A.B.利亞皮傑夫斯基、C.A.列瓦涅夫斯基、B.C.莫洛科夫、И.B.多羅寧等4人都是海上航空兵的飛行員。由於海上航空兵的戰鬥使命特殊,同艦隊聯系密切,須要改變其指揮體制。因此,1935年,海上航空兵從工農紅軍空軍(海上航空兵自1920年5月起隸屬於空軍)劃出,納入工農紅軍海軍。 1938年1月1日成立海軍人民委員部後,海上航空兵明確作為海軍的基本兵種之壹,命名為海軍航空兵。在1939-1940年的蘇芬戰爭期間,海軍航空兵參加作戰,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波羅的海艦隊有17名飛行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蘇德戰爭開始前,海軍艦空兵裝備的飛機有:ДB-3和ДB-3Ф型遠程魚雷轟炸機,CB、Ap-2、TB-3型轟炸機,И-156иc、И-1 6、И-153、Яk-1、MhГ-3型殲擊機,MBP-2、MДP-2、MTB-2、ГCT、Ye-2型水上飛機。海軍航空兵***有2824架作戰飛機,在戰爭過程中,裝備得到了更新。飛機的基本類型是;Ty-2和Ил-4型魚雷機和轟炸機,Пe-2型俯沖轟炸機,Ил-2型強擊機,Яk-3、Яk-7、 Яk-9、Лa-5和Лa-7型殲擊機。海軍航空兵(司令員航空兵元帥C.Ф.紮沃龍科夫)在海戰區和陸戰區完成了各種各樣的戰鬥任務,成為海軍的壹支突擊兵力。它參加過陸、海軍的許多戰役和奪取制空權的鬥爭。海軍航空兵的基木戰鬥活動方法是:集中(同時)突擊、連續(分批輪流)活動、巡航活動(“遊獵”)、從“空中值班”或“機場值班”狀態去截擊。海軍航空兵最重要的使用原則是:大量集中兵力於主要方向以打擊最重要的目標,節約兵力,隱蔽作好戰鬥準備和實施突然襲擊。在這次戰爭中,海軍飛機***出動35萬余架次,擊沈敵人軍艦和運輸船只792艘,擊傷約700艘。在空戰中擊落和殲滅機場上的敵機約 5500架。海軍航空兵有25個部隊和兵團被授予近衛稱號,57個單位榮獲勛章,259名海軍飛行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其中A.E.馬祖連科、B.И.拉科夫、B.Ф.薩福諾夫、H.Г.斯捷潘尼楊和H.B.切爾諾科夫等5名飛行員榮獲兩次蘇聯英雄稱號。

蘇軍海軍陸戰隊

蘇聯的海軍陸戰隊是在十月革命中誕生的。最早的革命的海軍隊伍,象海軍陸戰隊壹樣行動,攻打了冬官,攻占和保衛了火車站、橋梁、市內通信樞紐及其他重要目標。國內戰爭年代,各艦隊、各江河湖泊區艦隊部抽調了海軍官兵(約7.5萬人),組成小隊、營和旅,在陸地戰場與白匪軍及武裝幹涉軍的部隊作戰。尤其是在江河湖海的沿岸地區,他們在蘇軍的勝利中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蘇德戰爭開始前,蘇聯海軍已擁有壹個海軍陸戰旅(1940年在榮獲紅旗勛章的波羅的海艦隊建立)。在德國背信棄義進攻蘇聯的艱難歲月中,蘇聯先後建立了幾十個海軍陸戰中隊、陸戰營和陸戰旅(***約10萬人)。這些陸戰部隊隸屬各艦隊和各區艦隊,協同蘇聯陸軍兵團(部隊)保衛瀕海地域、海軍基地和港口。此外,當時還要求派出許多海軍官兵(約50萬人)參加陸上戰場作戰。遵照國防委員會1941年10 月18日的決定建立了25個海軍獨立步兵旅,後來又建立了10多個非獨立的海軍步兵旅(總兵員達6萬人),奔赴前線作戰。海軍陸戰隊各兵團、部隊以從海軍步兵旅,在戰爭年代都是英勇果敢、堅決履行軍人職責和忠於蘇維埃祖國的模範。

海軍陸戰部隊和海軍步兵旅在英勇保衛莫斯科、列寧格勒、塞瓦斯托波爾、新羅西斯克和刻赤等英雄城市的史冊中,寫下了極為光輝的英勇作戰的篇章。在戰爭年代,蘇聯海軍艦隊和區艦隊單獨或協同瀕海方面軍,進行過100多次登陸作戰,參加這些作戰的登陸兵力有幾萬名海軍陸戰隊官兵。祖國對海軍陸戰隊在蘇德戰爭中的戰鬥功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5個海軍陸戰旅和2個海軍陸戰營分別改為近衛陸戰旅和近衛陸戰營,9個旅和6個營榮獲勛章,許多單位榮獲榮譽稱號。有數萬名海軍陸戰隊的官兵榮獲蘇聯勛章和獎章,其中122人榮獲蘇聯英維稱號。

波羅的海艦隊:蘇聯海軍高級戰役戰略聯合編隊。其前身是北方戰爭(1700-1721)中創建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波羅的海艦隊是俄國勞動人民積極進行革命鬥爭的策源地之壹。1902-1903年,艦員中出現第壹批社會民主小組。1905-1907年革時期,波羅的海艦隊發生過多次武裝起義,如利巴瓦(今利耶帕亞)起義(1905)、喀瑯施塔得起義(1905,1906)、斯維亞堡起義和“亞速紀念”號巡洋艦起義(1906)等。1915年,在喀瑯施塔得成立了波羅的海艦隊布爾什維克的核心組織-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艦上總委員會。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站在起義人民壹邊。到6月底,全艦隊約有布爾什維克黨員1.5萬名。9月6(19)日,以П.E.德邊科為首的波羅的海艦隊中央委員會通過決議,不承認臨時政府,不服從其指揮。1917年,德軍進攻蒙海峽群島時,波羅的海艦隊使德軍艦隊遭到重創,未能突入芬蘭灣,進抵彼得格勒。在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1917)中,波羅的海艦隊起了重要作用。工人亦衛隊、水兵和彼得格勒衛戍部隊的士兵是起義中起決定作用的突擊力量。有1萬多名武裝水兵和12艘軍艦參加了推翻臨時政府的戰鬥。П.E.德邊科、И.Д.期拉德科夫、H.A.霍夫林等人代表波羅的海艦隊參加了領導起義的革命軍事委員會。10月25日(11月7f1)22時40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艦首炮用空包彈發出了攻打冬宮的信號。波羅的海艦隊的電臺最先發布了列寧簽署的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推翻臨別政府的《告俄國公民書》。1918年2-4月俄國軍艦的冰區航行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歷史寫下了英雄的壹頁。這次冰區航行救出了236艘可能被德軍俘缺的軍艦和運輸船,使它們穿越堅水封凍的芬蘭灣,從雷瓦爾轉移到赫爾幸福斯,然後又轉移到喀瑯施塔得。十月革命勝利後,波羅的海艦隊官兵積極參加了國內戰爭,他們是各海戰區蘇維埃海軍和組建各內河區艦隊的戰鬥骨幹,在1919年彼得格勒保衛戰中,該艦隊的艦艇、海岸炮兵、航空兵和海軍陸戰支隊,與陸軍並肩戰鬥,起了重要作用,擊沈英國武裝幹涉者的軍艦18艘,擊傷16艘,打退了他們從海上的進攻,迫使英國艦隊撤銷對彼得格勒的封鎖。1919年6月的作戰也具有重要意義。當時,陸軍和波羅的海艦隊***同努力,奪回了紅山炮臺要塞。艦隊參加國內戰爭各條戰線作戰的人員達2萬人。由於積極參加反對專制制度的鬥爭和國內戰爭,艦隊下1928年2月榮獲紅旗勛章。

在二戰前的幾個五年計劃期間,波羅的海艦隊更新了技術裝備,補充了新型水面艦艇、潛艇和飛機,改裝了舊式戰列艦,建立了艦隊航空兵、岸防部隊和防空部隊。波羅的海艦隊是1932年和1933年先後組建太平洋艦隊和北力艦隊的基礎。在1939-1940年蘇芬戰爭中,艦隊封鎖了波的尼亞灣和芬蘭灣-帶水域,襲擊了敵人的基地和艦隊,支持列寧格勒方面軍的部隊突破“曼納林防線”,並向維堡進攻。全艦隊有23名軍人因出色完成戰鬥任務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蘇德戰爭開始前,波羅的海艦隊編有 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2艘驅逐領艦、19艘驅逐艦、48艘魚雷艇、69艘潛艇、650架飛機、數個岸防兵團和防空兵團,是蘇聯海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戰役聯合編隊之壹,其基本兵力駐在塔林和裏加,與法西斯德國和芬蘭的海軍對峙。由於戰爭前夕加強了戰備,波羅的海艦隊有效地粉碎了敵人的突然襲擊。後來,德國法西斯軍隊侵入蘇聯內地,艦隊的駐泊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活動受到很大限制,不得不在極端復雜的情況下作戰。法西斯德國統帥部力圖在空軍支持下用陸軍部隊攻占列寧格勒,不打算在波羅的海進行大規模的戰役。因此,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任務從開戰之日起就不是像預期的那樣對敵海軍作戰,而是保衛可能被敵軍從陸上奪取的海軍基地和沿岸地域,以及先後支持西北方面軍、北方面軍和列寧格勒方面軍。1941年,波羅的海艦隊在幾個被隔絕的方向上,壹直在敵人掌握制空權而觸雷危險又不斷增長的條件下作戰。波羅的海艦隊不得不壹面保衛前進基地和積極襲擾敵人在波羅的海的海上交通線,壹面保護喀瑯施塔得經塔林、漢科至蒙海峽這壹全程都處在敵軍側擊之下的極為脆弱的交道線。與此同時,波羅的海艦隊還派出了兵力和兵器保衛列寧格勒。楚德湖、拉多加湖、奧涅加湖等區艦隊以及伊爾門湖艦艇支隊也是以波羅的海艦隊的兵力組建的。波羅的海艦隊以堅決的行動保衛了艦隊主要基地塔林、蒙海峽群島和漢科海軍基地,從而長期拖住了法西斯德國的大量部隊。在列寧格勒接近地作戰極其艱難的嚴峻時刻,艦隊駐蒙海峽群島和漢科的守備部隊堅持在敵後英勇奮戰,牽制了主要方向上的部分敵軍,有力地支持了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艦隊的遠程轟炸機從薩列馬島上的機場起飛,對柏林實施了最初的幾次空襲。波羅的海艦隊的飛行員在空襲柏林中表現了高超的軍人技能,以E.H. 普列奧布拉任斯基上校為首的壹大批飛行員榮獲了蘇聯英雄稱號。波羅的海艦隊在陸上戰場情況復雜的條件下,組織了駐塔林艦艇突圍轉移到喀瑯施塔得和撤走漢科海軍基地兵力的戰役,掩護了陸軍的戰略翼側,阻止敵艦侵入芬蘭灣。艦隊積極參加了直接防守列寧格勒的保衛戰,固守海域的海上門戶,並派出約10萬海軍官兵加強陸上防禦地段,保障列寧格勒方面軍部隊變更部署,還運送戰術登陸部隊在敵人翼側和後方上陸。波羅的海艦隊的炮兵是列寧格勒的火力後盾,1943年年底以後壹直負責壓制炮擊列寧格勒的敵方炮兵。艦隊的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艦炮和海岸炮兵部積極參加了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歷次進攻戰役。艦隊所屬的拉多加湖區艦隊保障了拉多加湖上的運輸暢通無阻。艦隊的潛艇突破敵人的反潛防禦,在敵交通線上進行卓有成效的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波羅的海艦隊最先采用以魚雷機進行巡航飛行的戰法及對敵運輸船和軍艦從空中實施魚雷攻擊的戰術,積極參加了列寧格勒1943年突破封鎖的戰役、1944年粉碎封鎖的戰役、維堡戰役(1944)、斯維裏河-彼得羅紮沃茨克戰役(1944)和蒙海峽群島登陸戰役(1944)。波羅的海艦隊破壞海上交通線的活動,對粉碎波羅的海沿岸、東普魯士和東波美拉尼亞壹帶的法西斯德軍起了促進作用。艦隊官兵在戰都中英勇善戰、堅韌不撥。黨政工作的針對性強和人員的精神戰鬥素質高是艦隊災敵制勝的決定因素之壹。艦隊的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和海岸炮兵在1941-1945年期間***擊沈敵戰鬥艦艇和輔助船只581艘,運輸船只624艘,總排水量約 160萬噸,有10萬多名軍人榮獲勛章和獎章,137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