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顯微鏡的發展史

顯微鏡的發展史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壹。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壹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裏,人們第壹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制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壹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制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壹個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壹種昆蟲後,第壹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制透鏡。他第壹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制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壹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壹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擴展資料:

成像的原理:

1、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臺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的凸透鏡焦距小於目鏡的凸透鏡的焦距。物鏡相當於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經顯微鏡到人眼的物體都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用來反射,照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壹般有兩個反射面:壹個是平面鏡,在光線較強時使用;壹個是凹面鏡,在光線較弱時使用,可會聚光線。

2、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

現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顯微鏡的保養

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壹只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後輕輕放在實習臺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臺上時,先放鏡座的壹端,再將鏡座全部放穩,切不可使鏡座全面同時與臺面接觸,這樣震動過大,透鏡和微調節器的裝置易損壞。

3、顯微鏡須經常保持清潔,勿使油汙和灰塵附著。如透鏡部分不潔時,用擦鏡紙輕擦,如有油汙,先將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拭去。

4、顯微鏡不能在陽光下暴曬和使用。

5、接目鏡和接物鏡不要隨便抽出和卸下必須抽取接目鏡時,須將鏡筒上口凈用布遮蓋,避免灰塵落入鏡筒內。更換接物鏡時,卸下後應倒置在清潔的臺面下,並隨即裝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鏡的管內。

6、顯微鏡用完後,取下標本片,經聚光器降下,再將物鏡轉成“八”字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以免接物鏡與聚光器相碰。

7、顯微鏡應放在幹燥的地方,以防生黴。

百度百科-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