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究竟是壹個什麽樣的品牌
最近冷的壹逼啊,我司同事趙百萬壹直念叨著要給女朋友買件溫暖貼心的聖誕禮物(滿滿愛情酸臭味)。
“老師,聽說UGG的雪地靴不錯,
女孩子都喜歡,
可是專櫃價格都趕上我半個月夥食費了,
為撒UGG那麽貴啊?”
那今天我就借著扒壹扒,來解答壹下百萬同學內心的疑問。
畢竟像百萬這樣喜歡去專櫃買禮物的男孩子不在少數。就目前國內專櫃的UGG來說,基本款均價在1000-1500左右,但它卻貴的有理由。
妳在國內專櫃看到的UGG,實際上是壹個美國品牌▼
它是由美國壹家叫Deckers(德克斯)的戶外用品公司經營的,旗下除了有UGG Australia之外,還有Teva這種運動涼鞋以及Hoka One One這樣的專業越野鞋品牌 ▼
可為什麽明明是美國品牌,商標上卻有Australia呢?▼
因為這種鞋子的確源於澳大利亞。在1978年,有壹個澳大利亞的年輕沖浪運動員叫Brian Smith,他帶著澳洲壹種醜萌的皮毛壹體羊皮靴,來到美國南加州,這種舒適保暖靴子立刻受到了當地運動愛好者們的喜愛。
隨後Brian Smith在美國建立了UGG公司,並註冊了商標,推出這個UGG AUSTRALIA品牌。但因為經營不善,這個品牌後來被Deckers公司收購。
通過精準的定位和營銷策略,UGG才真正迎來了銷售的春天。
首先UGG擴充了產品線,將原始的羊皮靴進行了改良,推出了拖鞋和休閑鞋等壹系列產品。
並率先在美國著名的高檔商品零售公司裏出售,UGG第壹次步入了世界奢侈鞋類品牌的行列。
UGG的最初定位就是壹個高檔奢侈品牌,背後有著高級的市場營銷策略以及高端的時尚圈作為支撐。因此它的定價本身就是符合Deckers公司對品牌的定位的。
UGG還深諳明星效應之道。給脫口秀明星 Oprah送過300多雙羊皮靴,讓她在節目裏送給觀眾們。
從那刻起,UGG就迅速的被紐約時尚圈的名媛們追捧,並頻頻出現在像《VOGUE》等其他高端時尚雜誌上 ▼
依靠這些商業手段,「UGG」逐漸成了中國多家電商平臺的搜索熱詞,並成為壹種時尚和奢華生活方式的標誌 。
拋開這些外在的營銷和產品包裝,我們回歸雪地靴本身,材質和工藝也決定了它的成本和價格 ▼
要知道,優質的皮毛壹體羊毛是非常珍貴和價格高昂的。工人用特殊的手段從動物身上取下皮和毛,通過頂級化料鞣制後,就變成了壹面羊毛,壹面反絨的材質。這種保暖性優異的材質可以用來制作大衣,毯子,雪地靴等。
然而材質的均勻、無瑕、良好紋理質地,壹定的厚度,這些都是在選材時嚴格的條件,都是高昂的成本啊。
優質皮毛壹體的保暖度是羽絨服的2倍多,並且用這種材料做成的雪地靴可以通過皮質天然的毛孔,排出濕氣,使腳部壹直保持在壹個溫暖幹燥的狀態 ▼
但是,妳去澳大利亞旅行妳就會發現,國內專櫃買壹雙的錢足夠妳買兩雙澳產UGG 。不過此UGG非彼UGG。
UGG這個詞在澳大利亞被作為頭型偏圓的羊皮靴子的統稱,而不是壹個品牌名 ▼
在澳大利亞英語的權威詞典《麥覺理詞典》中,就將 「uggboot」解釋為「壹種羊皮靴的通稱」。
在那裏,UGG不止是女生的專利,男女老少都很愛穿,屬於普通人生活中的常用物件而非奢侈品。
起初是剪羊毛工人從羊身上取下壹小塊羊皮,來包住他們的腳,這種鞋還被戲稱為Ugly Sheepskin Boots(醜陋的羊皮靴子),它在澳洲的歷史至少已有200多年。
沒有了過度的品牌附加和明星包裝,UGG的價格自然也就更加平易近人。
澳洲生產的UGG,材料大多來自澳洲本土,至今仍有許多小而精的工廠堅持使用全手工來制造這種鞋子,花500塊錢也能買到壹雙澳產正宗的UGG ▼
但是始終,東西的價格和它本身的好壞是成正比的。那些打著物廉價美的旗號,在制造過程中用劣質的材料,粗糙的做工,蠶食的除了我們的健康,還有我們的價值觀。
作為我們消費者,誰都不喜歡花冤枉錢,學會多做比較,挑選符合自己的東西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事情本身就不存在吶。
最後
花錢博女朋友開心,是件性福的事,就別去想什麽值不值啦~
在這裏我想問問大家
聖誕節妳們都準備了什麽禮物呢
留言和我們交流
什麽都沒買?
還不趕緊去我們買買買~
我們明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