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華夏同學會的影響力

華夏同學會的影響力

華夏同學會背後的那壹群人,是當時中國經濟的中堅力量,可是說華夏同學會之所以能夠成立,更深層次上是源自於我國壹代企業家管理意識的覺醒,長江和中歐將這群人聚在壹起,也將這壹種變革的力量凝聚在了壹起。

雖然像美國那樣“政出哈佛”、“法出耶魯”的狀態似乎為時尚早,但不可否認長江與中歐中CEO班中的學員各個都是我國商業界的領軍者。而華夏同學會以及中國少數高端的俱樂部、商會已經成為壹種新的經濟力量,在中國商界產生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某教授說:“在偌大的人際關系網絡中,“學友”及“校友”這層關系顯得特別又有趣。當妳有著某種名校的血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名校俱樂部的功利網絡之中,便掌握起某些重要的社會資源。因此,華夏同學會的每壹位成員在加入之後,變擁有了更多跨行業的資深而優質的資源。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2008年三聚氰胺事發後,面對蒙牛的危機,牛根生在同學會上發出萬言書,為了防止境外機構惡意收購,柳傳誌連夜召開聯想控股董事會,48小時之內就將2億元打到了老牛基金會的賬戶上。新東方俞敏洪聞訊後,二話沒說,火速送來5000萬元。分眾傳媒的江南春董事長也為老牛基金會準備了5000萬元救急。中海油傅成玉總經理打來電話,中海油備了2.5億元;同時派人來企業了解情況,什麽時候需要什麽時候取。田溯寧、馬雲、郭廣昌、虞峰、王玉鎖等等都打來電話,隨時隨地可以伸手援助。香港的歐亞平聯系境內的王兵等長江商學院的同學紛紛買進蒙牛股票,以支撐和拉升股價。可見,國內頂級的同學會在壹定程度上控制著國家市場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