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無癥狀新冠感染者出現,需要擔心嗎?

無癥狀新冠感染者出現,需要擔心嗎?

#如何找出無癥狀感染者#

截至2020年3月底,中國境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每日新確診病例控制在了幾十人,而且絕大多數是境外輸入型病例。 但是,全球新冠疫情的發展仍然看不到減緩的勢頭,總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00萬人。

同時,還有壹個概念在上個月進入了公眾的視野,引發了新討論——無癥狀感染者。 我們周圍存在多少無癥狀感染者?會不會不經意間被傳染?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得到」作者 王立銘老師,就來回答妳擔心的無癥狀感染者的問題。歡迎妳查看下面的文章。

什麽是“無癥狀感染者”

“無癥狀感染者”,就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但卻沒表現出疾病癥狀的人。

具體來說,判斷壹個人是不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世界通行的金標準都是核酸檢測——對上呼吸道樣本進行檢測,如果確認存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就可以確認被感染。

但是,我要提醒妳,核酸檢測技術存在相當明顯的“敏感度”問題。已經被感染的人有相當壹部分檢測不出來。如果檢測做得不夠標準,這個比例甚至會高達50%。

如果我們發現了壹個沒有癥狀、但是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那在對他展開深入的追蹤之前,他可能處於三種不同的情形——

第壹種,發病前無癥狀。

被感染了,但在疾病潛伏期內,沒有表現出癥狀。這段時間壹般會持續三到五天,在極少數情況下,也有長達數周的潛伏期。

第二種,全程無癥狀。

從被感染到病毒被從體內清除,整個過程中他都完全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或者癥狀非常輕微,小咳嗽、身體乏力等,以至於他自己都沒有察覺。

第三種,發病後無癥狀。

被病毒感染,也出現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癥狀,但是在調養休息或者治療後,癥狀消失了。但是,雖然癥狀沒了,核酸檢測卻仍然是陽性,或者變成陰性之後又重新變成陽性。

這三種人,在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過程裏,都有壹段時間可以被定義為“無癥狀感染者”。

實際上,第二種人當中也有完全沒有癥狀和有非常輕微癥狀的區別。但是,壹個人對自己身體狀態的把握因人而異,也會受到情緒和思想狀態的影響,很難非黑即白的區分開來。

不同的無癥狀感染類型,會決定不同的管控措施。

無癥狀感染者有多少

這是壹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癥狀輕微、沒有癥狀的患者,很難被發現。

即便在核酸檢測非常密集的中國和韓國,也只會對出現癥狀的人和新冠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做核酸檢測。按當前衛健委發布的數據,中國目前有1500多名無癥狀感染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他們幾乎都是通過篩查新冠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被發現的。

而歐美各國目前對抗新冠的措施是,如果壹個人沒有出現新冠癥狀,是不會做核酸檢測的,根本就不能發現無癥狀感染者。

這就帶來了壹個比較大的問題——沒有壹個系統的辦法能夠全面篩查那些完全無癥狀的感染者,他們有可能成為潛在傳染源,持續傳播病毒。

妳可能會說,能不能幹脆給所有人做壹輪核酸檢測呢?真不行。

壹方面,社會成本會大到無法承受的地步。

在國內疾病的高峰期,核酸檢測的能力大約在每天幾十萬份的水平。即便這個數字再擴大十倍,也需要幾年才能徹底篩查全中國的人口。而且,因為人群聚集而導致疾病傳播,也是個很大的隱患。

另壹方面,核酸檢測的敏感度,也會成為限制因素。

作為壹種敏感度不算特別高,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低到50%的檢測方法,就算是做了全部人口的篩查,也會漏掉相當比例的“無癥狀攜帶者”。

當然,壹些小範圍的研究能幫助我們估算壹下這些無癥狀攜帶者的大概比例。

比如,日本科學家系統篩查了從武漢撤僑的數百名日本公民,從中發現了4位無癥狀感染和9位有癥狀的患者,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超過了30%。

針對“鉆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日本科學家對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做了核酸檢測,發現了634位核酸陽性的人。這部分人當中,有328位,也就是超過50%,在接受檢測時沒有表現出癥狀。

3月25日的《英國醫學雜誌》提到,對壹個約3000人的意大利村莊進行地毯式的核酸檢查後發現,有大約50-75%的感染者屬於無癥狀感染。

類似的結論也被壹些數學模型支持。3月6日,中國科學家在開放獲取平臺MedRxiv發表的壹篇論文裏就提出,至少有59%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因為無癥狀或者癥狀輕微不會被發現。

所以,盡管數據有些差別,但可以做壹個粗糙的推測—— 在某時某地,如果發現了壹位新冠患者,可能意味著此時此刻此地,還有壹位甚至更多的無癥狀感染者。

如何處理“無癥狀感染者”

不管是哪種,無癥狀感染者看起來同樣具備傳播病毒的能力。這壹點已經得到了不少研究的證明。不少家庭傳播的案例中也證明,無癥狀攜帶者能把病毒傳播給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

那麽我們當然會問:無癥狀感染者很難被識別,又會傳播疾病,那疫情還可能被完全控制嗎?

其實三種無癥狀感染者,處理措施是很不壹樣的。

最容易處理的是第三種發病後無癥狀的,第壹種發病前無癥狀的,也有比較系統的處理辦法,真正棘手的是第二種全程無癥狀的。

先說第三種,癥狀消失之後核酸檢測“復陽”的。這種情況反而比較容易被識別和控制——既然會發病,那麽只要及時發現患者、收緊出院標準,就能夠避免人員流動。

按照現在的診療方案,患者癥狀消失、兩次核酸檢測都陰性,就可以出院。如果核酸檢測重新“復陽”,最大的可能性是核酸檢測出現了“假陰性”。

已經有不少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也攜帶病毒。而上海地區執行的出院標準來自《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識》,就專門強調,除了檢測呼吸道樣本之外,還需要患者糞便樣本的核酸檢測也是陰性才可以出院。據此,上海就極少出現“復陽”的患者。

即便不執行這個標準,按照現在的衛健委診療方案,出院患者仍然需要14天的隔離,要定期復查,也可以很好地避免患者“復陽”後的傳播。

再說說第壹種,發病前無癥狀、潛伏期結束後會發病的感染者。

只要公***衛生系統能夠快速和準確將其識別出來,並且隔離治療,追蹤發病前壹段時間內的密切接觸者將其隔離觀察,就可以有效管理。

2020年初的幾個月裏,我們中國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實現了對新冠疫情的快速控制。

當然,能在潛伏期內傳播,就意味著需要不少應對疫情的公***管理政策,例如減少人群聚集、關閉電影院、在人多的地方佩戴口罩等,可能會長期堅持下去。

這些措施能夠保證,即便偶爾有新的患者出現,也可以把他傳染的人數維持在很低的水平,阻止疾病二次爆發。

實際上,最近不少模型研究已經說明,中國在過去2個月內采取的強有力的公***管理措施,很快將病毒傳播的實際傳染數R,也就是壹位患者平均能夠感染的健康人數量,從3-4的水平降低到了1以下。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第二種無癥狀感染者——從被感染到身體清除病毒,整個過程都癥狀輕微甚至毫無癥狀的人。

首先,這些人的比例肯定不低。像關於“鉆石公主號”的研究,日本科學家們推測大約有2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從始至終都不會出現癥狀。

其次,這部分人體內的病毒含量可能並不低,即便傳播能力低於那些出現發燒、咳嗽癥狀的患者,但也仍然是壹種不可忽視的疾病傳播源。

而且,因為他們發病的隱匿性,使得想要利用隔離等手段阻止疾病傳播變得不可能。

這部分人的存在,會不會長久的引發公眾的恐慌?我認為不會。

我們不妨考慮壹下這部分無癥狀感染者的存在,到底會帶來什麽結果。對於這些無癥狀感染者,根據我們的分類,既然他們根本不會發病,或者癥狀極其輕微,那麽他們本身是不需要被特別關註和治療的。

而被他們傳染的人呢?

第壹種,被傳染的人其中壹部分可能仍然不會出現癥狀,還是同樣的無癥狀感染者。他們當然也不需要特別的關註和治療。

同時,應該也有另壹種被感染者會出現新冠肺炎的癥狀,就能夠被公***衛生系統識別出來,接受隔離治療。而他們的密切接觸者,也會因此被隔離和進行核酸檢測。

換句話說,全程無癥狀的感染者的存在,確實大概率會導致新冠肺炎在社會中長期存在和傳播。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及時識別出那些出現癥狀的新冠肺炎患者,並且做到對他們的密切接觸者及時發現、隔離和檢測,那這種疾病就不會重新開始大規模的流行。

實際上,還有壹個可能性——無癥狀感染者因為自身癥狀輕微,傳播力會下降,而且被傳染的對象也更可能是同樣的無癥狀感染者。

最近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壹項小規模研究也支持了這壹點。

新冠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中,有6.3%的人患病,其中絕大多數也是確診患者。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中,有4.1%的人患病,其中有壹半也是無癥狀感染者。

如果這個現象得到更多支持,也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在傳播過程中會逐漸減弱,乃至最後能夠和人體形成壹種穩定和危害更小的寄生關系。

對疫情管控 會 造成什麽影響

第壹,無癥狀感染可以分成三種完全不同情形:發病前無癥狀感染、全程無癥狀感染和發病後無癥狀感染。

第二,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粗糙估計,在任何壹個時間斷面都有大約5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處在無癥狀感染階段。

第三,可以通過提高出院標準、持續診療和隔離手段、維持某些抗疫措施等方法,實現有效控制。

第四,全程無癥狀感染者確實存在,而且比例不低。這讓新冠病毒大概率要和我們人類長期***存。但是只要措施得當,這類人群的存在不會導致疫情的二次爆發。不必過於恐慌。

根據上面的討論,我想我們可以達成***識:

至少在疫苗開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之前,對抗新冠病毒將是我們中國、整個人類世界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對於中國以外的很多地方,率先學習中國和韓國等國家的成功經驗,通過大規模檢測、強制隔離和全社會禁足,抑制病毒暴發的猛烈勢頭,是當務之急。

在咱們中國,過去2個月內取得了巨大的抗疫成就。盡管整個社會開始重新開放和恢復活動,壹部分抗疫措施仍可能需要長期堅持下去,才能防止疾病的二次暴發。

今 日 話 題

如果妳覺得這篇文章有收獲,歡迎妳點個“在看”或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也歡迎妳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妳如何看待現在疫情的全球發展情況?

為妳推薦。用兩個小時,真正認識壹下病毒這位“奇怪的夥伴”。妳能準確地了解病毒的生存方式、致病機制,和人類對抗病毒時的各種手段。

對於#如何找出無癥狀感染者#這個話題,快留下妳有趣評論吧!

王者之心2點擊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