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發展歷程是什麽?
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春先為首的壹批高技術人員,1980年在北京市海澱區海澱路東側的中關村小區,率先辦起了“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以咨詢、開發新技術為目的,成為我國高新科技產業區的發端。此時,中關村小區是壹個名副其實的“村”,有田有菜有農莊,街道及兩旁樹木與鄉村小鎮沒什麽區別。
1984年,已有40多家高科技公司在這裏註冊落戶,當時這些公司規模均較小,卻是我國高科技企業的先導。
1986年,中關村“菜地裏長出了計算機”,各種以微電子產業為主的高科技公司紛紛出現,始有“電子壹條街”的說法,科技企業實體達140家。
1988年5月,鑒於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群體發展的規模和條件,為推動科學體制改革,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經國務院批準,在海澱區劃出壹片範圍,建立外向型、開放型的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由相互連接的白石橋路、海澱路、中關村路及附近區域組成,包括電子壹條街在內,給予特殊的政策、服務,以鼓勵、扶持高新科技企業,構成了海澱高新技術園的雛形。
之後,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加快。1999年國務院批準其輻射區延伸至密雲工業開發區內八個代表性的工業產業園,整個範圍擴大到五園壹區。
“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再度確立了中關村在全國的地位。北京市以中關村為核心,擬建全國最大的集研發、孵化、培訓、生產、貿易、服務於壹體的綜合性軟件產業基地。
位於首都北京的中關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搶占新興工業先機,以電子壹條街揚名,開創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先河,成為全國各類高新技術區的鼻祖;抓住知識經濟契機,成為全國科技經濟創新的重要基地。中關村及時獲取信息,爭取優惠政策,占盡政治中心北京的天時。北京又是全國文化中心,有幾十所高等院校和上百個科研機構;中關村區內及附近就有中國科學院、北大、清華、北航、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學院等壹批科教中心。中關村就近獲取知識技術,促進了產業化,坐享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核心區之地利。中關村高科技的“頂天”技術,自建有產業化“立地”企業,激活了內部機制;利用科技優勢實施電子政務,從而使杜會服務、行政管理高效快捷地服務於自身高科技產業區;事業部建立了“人才綠色通道”,促進了高層次人才的內外交流,中關村又有了“人和”之環境。天時、地利、人和,中關村兼而有之,成為“中國矽谷”,也就理所當然了。
從北京市西北邊鎮小區壹村到海澱園,再到五園壹區,中關村壹直是我國高新區的馬首、龍頭;從“兩通”、“兩海”到方正、四通、聯想,再到新浪、網易、搜狐,中關村壹直是我國高新技術的代表和先軀;從電子產品到電腦壹條龍體系,再到多層次綜合性軟件園,中關村壹直是我國知識科技創新的典範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