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國在哪?
沙陀國,唐代西突厥別部,在布在金娑山(今新疆博格多山,壹說為尼赤金山)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裏坤湖)東,名為“沙陀”的大沙漠壹帶。
沙陀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原名處月,西突厥別部。處月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博格多山,壹說為尼赤金山)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裏坤湖)東,名為“沙陀”的大沙漠壹帶,因此號稱沙陀突厥,簡稱沙陀。唐代文獻將沙陀原來的名稱處月,譯寫成“朱邪”,作為沙陀統治者氏族的姓氏。
沙陀人從唐末迅速崛起在代北後,壹度成為中國歷史上叱咤風雲的民族:鎮壓黃巢起義,爭霸中原,左右唐室,於五代時期入主中原,並最終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三個封建政權。
擴展資料
沙陀族人南遷
唐憲宗時,沙陀酋長朱邪執宜歸附唐朝,其子朱邪赤心平叛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壹族有功,被唐憲宗賜國姓“李”,並賜名李國昌。從此,這壹支沙陀部族便不再用“朱邪”為姓,而改姓李。
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後,唐僖宗授李國昌之子李克用雁門節度使加東北面行營都統銜鎮壓起義軍。李克用率沙陀騎兵壹萬七千人,號稱“鴉兒軍”(著黑衣)入關中鎮壓起義。經過征戰,李克用“破黃巢,復長安”,他後來被擢拔為河東節度使。
923年,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稱後唐莊宗。 後晉時,契丹人改國號為遼,並在華北及中原地區大肆搜刮殺掠。彪悍的遼國人在征戰中專門追殺沙陀人,因為他們認為沙陀人是皇族,在中原擄掠的金銀珠寶多,從而迫使後唐、後晉的沙陀族平民南遷逃生。
百度百科-沙陀
湖北省政府-古沙陀族後裔或存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