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追逐10年時間!飛船終於抵達40億公裏外天體,看到了另壹種風景-

追逐10年時間!飛船終於抵達40億公裏外天體,看到了另壹種風景-

人類 探索 恒星、行星、矮星系和小行星,可妳聽說過人類發射探測器 探索 彗星 嗎?不要覺得奇怪,人類已經 探索 了很多有意想不到的天體 ,其中就有 身世成謎的彗星

彗星與人類之前 探索 的天體不壹樣。首先,很多 彗星的軌道是沒有規律可言 的,這對人類追尋其蹤跡有著很大的難度。其次,有規律的彗星,比如 哈雷彗星 ,其 周期76年 ,運氣不好的天文學家壹生都遇不上壹次。

最後就是,彗星 受到的幹擾 很多,尤其是 木星 這個大塊頭,很多彗星本來飛得好好的,壹遇見它,好家夥, 軌跡立馬改變

所以,雖然 彗星的數量不算少 ,可真正能夠讓人 成功“探測”的少之又少 。於是科學家們挑來挑去,選中了壹顆距離地球40億公裏的彗星,於是便發射探測器前往 探索 。這艘承載著無數人期望的飛行器,跨越數億公裏,在 太空追逐了10年 ,終於到達了彗星附近。

第壹次近距離觀察彗星,想想都很激動,不過這個彗星和 人們想象中的不壹樣 ,有著另壹種風景。那麽探測器看見了什麽?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知道,人類為什麽要花費這麽多精力去 探索 彗星,畢竟,它 並不是 我們今後想要移民的目標。

人類 探索 彗星並不是為了以後從地球上“跑路”,而是要 弄明白地球的過去 。這麽多年來,關於 地球上的水 是從何而來的,壹直爭論不休。

很多人認為, 水是地球自誕生以來就有的 ,只不過壹直藏在地殼裏。還有壹種說法是, 水其實是天外來客 ,它是彗星帶來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爭論,是因為地質挖掘後人們發現,地球曾經經歷過很炙熱的 “火球”時期 ,在地球誕生的最初幾億年。那個時候的地球上面全部都是 巖漿和熔融狀態的巖石 。所以即便有水,也早就蒸發殆盡了。

可就在地球冷卻後沒多久,它咯嘣壹下就有了海洋,如此突然的水,不禁讓人懷疑,水是哪裏來的?也就因此出現了之前的兩個猜測。想要證明地球上的水是彗星帶來的,起碼要真的 近距離了解彗星 才能下定論,可是人類真正了解的彗星太少了,這也讓“ 彗星帶水 ”這個假說壹度被人類拋棄了壹樣。

終於,在2004年,歐洲航空局花費13億歐元打造的 羅塞塔計劃實行 ,人們將探測器送往40億公裏外的壹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又叫 67P彗星

這是壹顆有自己軌道和周期的彗星, 軌道周期為6.44年 ,不僅如此,它還有自轉周期,是 12小時 ,相當於地球自轉時間的壹半。

為何壹顆彗星既公轉還自轉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木星,它被 譽為彗星的“墳墓” , 歷史 上撞擊它的彗星數不勝數,距離最近的壹次就是1994年的“ 彗木相撞 ”。由於木星的 質量實在是太大了 ,任何從它身邊飛過的彗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科學家推測,如果不是木星,地球可能會毀於壹次與天體的撞擊。

從2004年到2014年,羅塞塔號在太空中 追逐了10年 的時間,終於抵達目的地。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但沒時間給羅塞塔號休息,它馬上拍攝了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 第壹張照片

雖然是黑白的,但我們看清它的形狀,有點像壹個 大啞鈴 ,又有點像壹個 大靴子 。總之它和人們印象中傳統的天體相差甚遠,更與我們心目中的彗星 南轅北轍

彗星通常會發光發亮, 帶著壹條長長的尾巴 ,其核心是壹塊類似於 隕石的固體物質 ,不過主要成分 不是石頭 ,而是固態水、固態的甲烷等,尾巴發光,也是因為溫度升高,導致固態氣體它 發生升華 ,氣體分子裏面的粒子們發生了電子躍遷,從而閃現出光和顏色。

由於是黑白照片,67P彗星的光、尾巴通通沒有, 只有它的內核 ,壹個巨大的不規則的固體物質。這景色,好像不是人們最初想看到的,不過也不要緊,這是人類第壹次近距離觀察彗星,雖然“醜”了點,可也是 壹次重大的突破 。那麽67P彗星,也就是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到底是壹顆怎樣的天體呢?

由於形狀不規則,科學家們只能將其用長寬高來形容,長4.1千米,寬3.2千米,高1.3 千米。它看起來上面像是布滿了巖石,風景看起來有點像地球上的山脈,其實這只是它上面的水和氣體,因為 低溫呈現了固態 。它的溫度在零下94度到零下41度之間, 沒有液態水 ,因此可以徹底和生命說拜拜了。

羅塞塔號將壹艘名為 菲萊的登錄器 放上了67P彗星,想要采集上面的樣本進行分析。經過菲萊的采集與分析,67P彗星含量 最多的是水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地貌其實大部分都是 冰組成的

可是, 它的水跟地球上的水不壹樣 。我們平時喝的水,是兩個氫原子和壹個氧原子組成,67P彗星上的水是氫原子的同位素氘組成。這說明,67P彗星很可能帶有 放射性

既然已經對67P彗星進行了深入的 探索 ,難道就沒有發現它是從哪裏來的嗎?

非常遺憾,雖然羅塞塔計劃將67P從裏到外研究了壹個遍,可是真的沒有證據 顯示它是哪裏來的 。只能根據科學家們的假設,為彗星設想壹個故鄉—— 奧爾特星雲

彗星的主要成分是 冰和固態氣體 ,說明其起源地在 小行星帶之外 。因為根據太陽系八大行星可以看出, 小行星帶是壹個分界線 ,其之內,是巖石行星們,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其之外,則是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和海王星。

而且說是 氣態行星 ,其實它們大部分的氣體都因為 溫度太低呈現固態 ,時而又會在上面爆發最嚴重的風暴。因此,彗星的故鄉,肯定 在更遠的地方

之前大家壹直認為, 冥王星是太陽系的盡頭 ,但是旅行者號探測器帶回來的信息顯示,冥王星本身處於壹個叫 柯伊伯帶 的地方,裏面布滿了是矮星系和其它碎片。再往外是什麽,就沒有現實的證據證明了,科學家們假象了壹個天體,叫做 奧爾特星雲

這裏也被認為是彗星的故鄉。奧爾特星雲是當初太陽系形成後, 殘留下來的星雲遺骸 ,裏面還有大量的氣體以及塵埃。由於距離太陽太遠了,這些 氣體便成為了固體 ,最後混合而成了壹顆顆彗星。由於奧爾特星雲還屬於廣義範圍內的太陽系,因為彗星還是會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於是它們圍繞著太陽旋轉。

如果沒有受到影響,彗星會以橢圓的軌跡圍繞太陽,可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最大的四個行星,它們 壹路幹擾彗星的飛行 ,最後,大部分彗星都變為了 無序彗星 ,沒有自己的固定軌道和周期。但也有壹些星雲的彗星,在重重影響下還能維持力平衡,最後成為 有規律的天體

雖然這些 都是假說 ,不能作為67P彗星故鄉的確鑿證據,不過人類能成功拍攝並降落在彗星上,已經是 巨大的進步 。這顆彗星的景色不盡如人意,可誰又能否認它的意義呢?它是人類到達的第壹顆彗星, 但絕對不是最後壹顆

未來某壹天,還會有更多彗星被探測,屆時關於地球水的謎團,也許就自然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