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蘇珍寶島戰爭:
1969年蘇聯為教訓中國挑起了珍寶島戰爭,雖說這場戰爭雙方只是死傷幾百人,但由這個彈丸小島險些引發了世界核大戰,蘇聯在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前愚蠢地將計劃通報給美國,美國出於中美蘇三角平衡考慮,壹旦中國被蘇聯擊敗,則美國以當時的軍力無法抗衡蘇聯,出此目的,美國立即進入壹級戰備,將陸海空所有核武器對準蘇聯,嚴重警告蘇聯如果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則美國也要對蘇聯進行核攻擊,壹場世界即將遭到毀滅的核大戰被制止了。
中國在珍寶島戰爭中得利多多:
1、毛澤東以藐視壹切強敵的偉人氣概,在綜合國力很弱的情況下,敢於對蘇聯霸主出手還擊,即使面對核戰爭也無所畏懼,表現了中國人的大無畏氣概,最後以珍寶島仍在中國手中而取得勝利。反觀現在的中國人常常以綜合國力作為戰爭勝負的標尺,含羞忍恥,受盡世人淩辱,令國人感慨萬千。
2、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不僅是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由此拉開了中美改善關系的帷幕,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國順利加入聯合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壹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進入了壹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中蘇珍寶島戰爭中的秘密
有人認為珍寶島戰爭美國更本不會幫助中國,看看這篇文章妳就明白了。
彼得羅夫,蘇軍伊曼邊防總隊政治處士兵。1969年3月2日,在珍寶島沖突中陣亡。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蘇先後在珍寶島發生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這是中蘇兩國矛盾長期摩擦並由蘇方挑起的壹個沖撞點。由於中方預先有準備,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17輛,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蘇軍死58人,傷94人。顯然,蘇方“吃了虧”。
珍寶島沖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壹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準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8月20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報了蘇聯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並征求美方的意見。蘇聯的意圖非常明顯:在中美關系當時也很尖銳的情況下,如果蘇聯動手,讓美國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壹早,基辛格到白宮時,發現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說吧,亨利,碰上了什麽麻煩事?”基辛格拿出十幾張寫滿字的紙放到桌上說:“看看吧,蘇聯想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寧先生同我深談了壹夜。克裏姆林宮的幾個家夥決定用核導彈壹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威脅,現在他們來征求我們的意見。”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級官員緊急磋商後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壹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核汙染會直接威脅駐亞洲25萬美軍的安危。最可怕的是,壹旦讓他們打開潘多拉盒子,整個世界就會跪倒在北極熊的面前。到那時,美國也會舉起白旗的。“我們能夠毀滅世界,可是他們卻敢於毀滅世界。”經過磋商,美國認為:壹是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二是應設法將蘇聯意圖盡早通知中國,但做到這壹點很難,美中30年來積怨甚深,直接告訴中國,他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以為我們在玩弄什麽花招。最後決定“讓壹家不太顯眼的報紙把這個消息捅出去,美國無秘密是人所***知的事實,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無法怪罪我們。”
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壹則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壹石激起千層浪。這則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中國當然更不會像基辛格所說的“但願中***領導看到了這則消息,千萬不要隨後扔掉”。毛澤東聽取了周恩來的匯報後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三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當中蘇兩國已進入戰爭邊緣的時刻,蘇聯領導人出於全球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難免在襲擊中國後遭報復等多方面考慮,突然采取了緩和措施,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誌明之機,向同時去吊唁的中國黨政代表團提出要在回國途中途經北京同中國總理會談。經反復考慮,毛主席同意了這壹要求。9月11日,雙方在機場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的會談。這次會談表明中蘇關系略有緩和,但危機依舊。柯西金回國後,蘇聯又改變了態度,趨於強硬,反映蘇領導層內對華政策不壹致,勃列日涅夫等人反對柯西金緩和對華政策的意見,繼續對中國保持高壓政策。
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實為克格勃新聞代言人的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可能會對中國新疆羅布泊基地進行空中襲擊”。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陰雲又壹次籠罩中華大地。美國明白,維克多的文章是對美國的壹個試探!更是對中國的示警。
出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和發生大規模核戰爭的嚴重後果,在尼克松召集緊急國防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副總統阿格紐、國防部長萊爾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惠勒、國務卿羅傑斯和基辛格)後認為:“對於眼前這場中蘇壹觸即發的戰爭,我們當然應當阻止。如果他們執意要打,那是他們的事情。”為此,美國實施了三步曲:壹是由於中美政府之間沒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級官員會晤,要費很多周折,時間也來不及,我們可以把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揀起來,華沙會談延續了15年,現在已經中斷了兩年,此時恢復意義自然非比尋常。可以安排駐波蘭大使沃爾特·斯托塞爾馬上去辦。這就出現了斯托塞爾尾追中國駐波大使的戲劇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齊奧塞斯庫和葉海亞與中國的親密關系,頻頻傳遞我們期望和解的誠意。三是為了遠水解近渴立竿見影,美國亮出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的壹張牌——“用蘇聯已被破譯的密碼,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準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時許,心慌意亂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報告:“剛才國家安全委員會報來兩個消息,壹個是中國的導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所有的地面導引站都已開通,這壹點我們衛星收到的信號和拍攝的照片都已經證實。另壹個是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益與他們有關,而且已經擬定了同我們進行核戰的具體計劃。因為情況十萬火急,他們只是通報了消息,正式報告還要稍晚些送來。”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國會站到中國壹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請馬上撥通駐美使館電話。”幾分鐘後,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寧大使向勃列日涅夫報告:“情況屬實,兩小時前我同基辛格會晤過,他明確表達了尼克松總統認為中國利益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如果中國遭到核打擊,他們將認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他們將首先參戰。基辛格還透露,總統已簽署了壹份準備對我國130多個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核報復的密令。壹旦我們有壹枚中程導彈離開發射架,他們的報復計劃便告開始。”聽完後,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
至於中國,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為平靜後說的:“ 也許美國的所謂核報復計劃是恐嚇,但中國的反擊決心是堅決的。雖然他們的核彈頭不多,但我們不可能在戰爭壹開始就剝奪他們反擊的能力。更何況他們在四年前就進行過導彈負載核彈頭的爆炸試驗,其命中目標的精度是相當驚人的。而且他們有了防備,現在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們應該和中國談判 。”柯西金談話中的爆炸試驗是指1966年10月27日,中國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為2萬~2.5萬噸的原子彈,從數百千米外的雙城子發射到羅布泊的壹次實彈實戰性原子彈爆炸。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華人民***和國成立20周年前夕,中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2萬~2.5萬噸當量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300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美國地震監測站、蘇聯地震監測中心,以及兩國的衛星幾乎同時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號,尤其是蘇聯,十分清楚中國核爆炸的含意。美聯社播發的壹篇評論頗具代表性,“中國最近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了獲取某項成果,而是臨戰前的壹種檢測手段”。10月20日,中蘇 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對峙局勢開始緩和。20世紀中國的最後壹次核危機隨之灰飛煙滅。
這篇文章讓我們很明白的看到國際社會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
珍寶島打仗是那年,蘇聯當時誰執政?1969年3月2日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蘇軍逐出珍寶島。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激戰近9小時,頂住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挫敗了進攻。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
中國邊防部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蘇聯當時的領導人是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柯西金
蘇聯國防部長:安德烈·格列奇科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
詳情參考百科: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珍寶島戰役是哪壹年爆發點?珍寶島戰鬥發生在1969年3月(2日-17日)。
我軍的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珍寶島之戰簡介 珍寶島之戰發生在哪壹年1969年3月2日,蘇軍侵入珍寶島,我防部隊被迫還擊,整個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邊防軍斃傷蘇軍230余人(蘇聯公布的蘇軍傷亡數字為152人),毀傷坦克裝甲車輛19輛。
事件經過:
1969年3月2日,蘇方派出大批武裝軍人,分乘四輛裝甲車、汽車,從下米海洛夫卡和庫列比亞克依內兩個方向侵入珍寶島,開槍開炮,襲擊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軍,打死打傷我戰士多名,我邊防部隊被迫還擊。事件發生後,我國外交部三次向蘇聯政府提出強烈抗議。
5月24日,中華人民***和國政府發表聲明,就中蘇邊界問題的事實真相和自己的壹貫立場,作了申述。提出在肯定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和平協商、互諒互讓的原則,對邊界上的個別地方作必要的調整。
擴展資料:
事件影響:
珍寶島事件結束後,蘇聯對中國的實力也有了新的評價,這在壹定程度上遏止了蘇聯的戰爭企圖。此後,中俄兩國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中俄雙方不斷加深聯系,現互為戰略夥伴關系,此舉不僅促進雙邊關系良好發展,更為東北亞地區和平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資料: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鬥。
在1969年3月2日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蘇聯邊防軍入侵珍寶島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襲擊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了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打死打傷6人。因此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將入侵的蘇聯邊防軍逐出珍寶島。在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了猛烈進攻,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激戰將近9小時,終於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在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了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再壹次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蘇聯邊防軍擊退。
中國邊防部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在國防建設方面,珍寶島作戰產生了諸多影響。在珍寶島事件結束之後,蘇聯對中國的實力有了新的評價,這也在壹定程度上遏止了蘇聯的戰爭企圖。此後,中俄兩國的態度發生了大的轉變。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後,中俄雙方漸漸加深了聯系,現互為戰略夥伴的關系,不僅促進了雙邊關系良好發展,更為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俄兩國關系的改變不僅造福兩國人民,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已經遠遠超出兩國國家關系的範疇,已經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在當今世界正經歷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背景下,兩國作為鄰國、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堅持睦鄰友好,戰略協作的關系,此舉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中俄關系不斷升溫,中俄邊界勘定、中俄東馬格拉2.16邊境沖突事件的低調處理和雙邊貿易不斷發展。
珍寶島戰役是哪壹年爆發點1969年3月。
1969年3月2日蘇軍發現中方有人上島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便派出邊防巡邏隊上島驅逐對方,被中方伏擊,打死打傷數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蘇雙方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邊防部隊在此再次發生武裝沖突。
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雙方都聲稱是對方蓄意挑釁,先開火。
其後中方打退了對方的進攻,戰鬥之後中方控制全島。中方傷亡比對方少,這次戰鬥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或“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擴展資料
中國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1969年3月,中國邊防部隊對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的蘇軍進行的反擊作戰。珍寶島位於中蘇邊境烏蘇裏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壹側,歷來是中國的領土。
1964年中蘇在進行邊界談判中,蘇聯方面也承認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60年代下半期,蘇聯方面向中蘇邊界增派重兵,開始對中國的武裝挑釁。
1969年3月2日晨,蘇聯邊防駐軍出動大批武裝人員及裝甲車2輛,指揮車、卡車各1輛,從南北兩個方向侵入珍寶島,對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人員進行突然襲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多名。中國邊防人員被迫進行還擊,殲其大部擊退其余。
3月15日,蘇軍又出動22輛坦克、19輛裝甲車、三架飛機和上百名步兵,對珍寶島連續發動了三次進攻,並向中國岸上縱深炮擊。中國邊防部隊再次被迫進行還擊,將入侵者擊退。當日,中國外交部照會蘇聯駐華大使館,向蘇聯政府提出緊急強烈抗議。
17日,蘇軍再次出動70余人、坦克5輛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縱深和前沿火炮給予猛烈還擊,將蘇軍擊退。中國邊防部隊在珍寶島反擊戰中,先後擊毀擊傷蘇坦克、裝甲車17輛,擊毀卡車、指揮車各1輛,繳獲T-62坦克1輛,擊斃擊傷蘇軍200余人,勝利地保衛了祖國的領土。
百度百科-珍寶島自衛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