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國53式重機槍有哪些戰績?

中國53式重機槍有哪些戰績?

壹些軍事愛好者對國產53式7.62毫米重機槍並不陌生,這不僅因為它是“國”字產品中的第壹機槍,更主要的是它有著驕人的戰績和不凡的身份。

原蘇聯sg43機槍是中國53式重機槍的“母體”。這個“母體”不僅經受了二戰的考驗,也在朝鮮戰爭中大放光彩。53式重機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二次供彈,能實施長點射和短點射。該機槍無論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且高寒、缺氧的中印邊境地帶,還是在熱帶雨林的越南山地,都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

53式的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鐘,戰鬥射速為300發/分鐘。良好的武器機械性能,再加上強大的射速,使敵人產生心靈的震撼,膽小壹點的敵人當聽到53式的怒吼時,立馬精神緊張。

美中不足的是,53式重機槍采用笨重的輪式槍架,全重40.4千克,不僅士兵不勝重負,在山地作戰中更暴露出不利的壹面。有時為了在山坡上架槍,不得不由其他戰士用肩膀架起壹個架輪。

該槍壹般是編在步兵團機槍連和步兵營機炮連裏。壹挺槍編六七名戰士,為壹個最小作戰單元,平時以連為單位集中管理與訓練,戰時配屬到步兵連戰鬥。其主要任務是以有效的火力支援步兵連作戰,有時對空射擊,為步兵提供空中安全。

1952年10月前後,我誌願軍在三八線附近的部隊已經使用上了擬定名為53式的重機槍,新槍下到部隊壹經使用就受到戰士的歡迎。這槍在防禦作戰中優勢最明顯,因為機槍設有護板,槍手在戰場上的生存系數高。在火力攔阻敵人的攻擊中,用戰士的話講,機槍像割草機壹樣,使前沿的敵人壹排排倒下。

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壹次,為阻擊潰逃印軍,重機槍火力發揮了重大作用。敵“拉加普特”聯隊第2營營部和第4連,***140余人企圖向後方退縮,我邊防某部配屬的兩挺53式重機槍架在距敵1000米距離的有利地形上,形成了絕對的火力優勢,使敵動彈不得,為我方迫擊炮占領陣地贏得了時間。最後打掃戰場時發現,死亡的敵人中有30多人是被53式重機槍擊中的。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戰爭中,53式重機槍更是壹展神威。有資料顯示,越南人民軍1972年的春季攻勢中,僅4月9日~19日,平定地區軍民就殲敵3700名,輕武器殺傷人員占80%,而53式重機槍殺傷人員占輕武器殺傷人員的50%。曾大難不死且後來訪問過越南的美軍退役中士約翰說,當時聽到對方猛烈的槍聲,並能感覺到子彈在頭頂呼嘯,真恨不得鉆進地下面。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53式才完全退出人民軍隊現役序列。1884年,世界上第壹挺真正的機槍,即馬克沁機槍問世,至今機槍已經走過漫漫120年歷程。在這120年中,機槍在彈火紛飛的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機槍在英文中稱作“machinegun”,我國早期也有人稱之為機關槍。

據說,世界上第壹挺機槍是由壹位叫伐商的比利時工程師於1851年設計的,這是壹種擁有50根槍管,使用硬紙殼制成的彈殼槍彈,該槍曾在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但不久便銷聲匿跡。1861年,美國人加林特研制出了的4管的集束管武器,並逐步發展到6管、10管。這種機槍曾在俄土戰爭中使用過,馬克沁機槍問世後,它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馬克沁機槍威力巨大,射速高達600發/分鐘。1893年,羅得西亞警察曾使用4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名祖魯人士兵的猛烈進攻,當場擊斃3000多人。當馬克沁拿著自己研制的機槍到德國為國王表演後,國王驚呼:“此乃我需,別無其他。”

壹戰中,馬克沁機槍成為射殺士兵最多的武器。壹戰後的近30年,各國又相繼研制了結構不同、性能各異的機槍。比較著名的有蘇制7.62毫米dp式輕機槍和捷克7.62毫米zb-26輕機槍。而舊中國的國民黨軍隊則將捷克的zb-26作為自己的制式裝備。

二戰期間,德國人在mg34機槍的基礎上,又研制出了mg42機槍。1942年秋,德軍在突尼斯卡塞林山口同美軍的壹場惡戰中,mg42的槍聲像撕亞麻布壹樣,嚇得數千名美國兵驚呼:這挺機槍太厲害了!約2400名美國士兵在mg42的威力下舉起了雙手。

1959年,蘇聯在akm突擊步槍的基礎上,加長、加粗槍管,改成rpk輕機槍,使其既具有突擊步槍的輕便靈活,又有接近輕機槍的點射精度和火力持續性。與此同時,美國人研制的m60通用機槍也是經典的槍型。

上世紀60年代後,小口徑班用機槍應運而生。小口徑機槍可分兩種,壹類是專門設計的輕機槍,如比利時的“米尼米”、西班牙的“阿梅利”和新加坡的“烏蒂瑪斯”等;壹類像ak槍族那樣,以小口徑突擊步槍為基礎,換裝重型槍管和加裝兩腳架後成為與步槍同壹槍族的輕機槍,如英國的l86a1式輕機槍和奧地利的aug輕機槍。

大口徑機槍通常口徑≥12.7毫米。二戰中,大口徑機槍曾是有效的防低空武器。現在,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已由原來的以高射為主轉為以平射為主,14.5毫米防空機槍則仍以高射為主。目前,世界上現裝備的大口徑機槍主要是這兩種口徑。進入21世紀,機槍雖然在未來戰場不會出現當年橫掃千軍的壯觀場面,但機槍仍然是士兵手中不可或缺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