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512汶川地震中的事跡
去世前,她給孩子留下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壹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壹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麽,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壹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壹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裏,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準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壹部手機塞在被子裏,醫生下意識地看了壹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壹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妳能活著,壹定要記住我愛妳。”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壹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壹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4個小時,他用雙手刨出同學
2;壹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崇州市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後,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壹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我哭著對他說,馬健妳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妳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妳壹定要堅持住。’”
馬健壹邊喊著“堅持,堅持!”壹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後,小孝廉終於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面對巨大的災難,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時,也在用勇氣和堅毅,傳遞著生的信心。
山上山下,他們相互牽掛
3;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遊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公裏處。“快往公路邊的平壩跑……”導遊劉曉容和余九冬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後的路都已坍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壹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終於見到了救援者。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王博。
今年11歲的王博是壹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班裏擔任班長。5月12日下午地震發生時,他和同學們正在教學樓二樓的教室裏上課,突然整個教室開始劇烈晃動起來,同學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當意識到是地震以後,老師立即大喊壹聲:“地震了!快跑!”大家便向教室門口湧去。
當時坐在第壹排的王博沖出教室後,並沒有下樓,而是迅速跑到教室後門,將後門打開,然後大聲喊著“後面的同學從後門往外跑”。
同學們紛紛沖出教室後,樓梯晃動更加厲害。壹名同學摔倒在臺階上,本來已跑到下面的王博又跑了回來,護送同學撤離到操場上。
這時,教學樓學前班的教室裏又傳來壹陣哭喊聲。原來學前班的孩子還沒有撤離出來,這些孩子年齡大多只有六七歲,有的嚇得大哭起來,有的在慌亂中不小心跌倒了,老師們只能把他們壹個個往外抱。王博看見以後趕忙沖了過去,跟隨老師壹起轉移學前班的小孩子。這時,教學樓還在搖晃,但他不顧危險,抱起壹個小孩就往操場跑,放下後又馬上返回去抱第二個,抱不動他就拉著跑,直到救出最後壹個孩子。
被救的學前班學生趙婷說:“當時教學樓搖得很厲害,我們跑了幾步,跑不下去了,是王博哥哥把我們拉下去了。”
事後,王博勇救學前班小同學的事跡不僅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贊,而且也在村裏傳開了。對此,王博只是靦腆地說:“當時,我只想救出學前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並沒有想太多。”
王博的班主任老師張亞寧說:“王博平時在班裏表現就很好,作為班長,他的組織能力很強,而且樂於助人。”
地震發生後,為了學生的安全,學校停課了壹段時間。王博主動組織附近的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同時將在課外學到的防震自救知識告訴小夥伴,鼓勵大家不要恐慌,勇敢面對災難。
他還把自己的零花錢,以及部分衣物、學習用品捐給了災區。 “和災區的小朋友相比,我們幸運多了,我們要盡可能地幫助他們。”王博說。
核心提示:因為隨部隊入川參加抗震救災,無法如期趕回安徽家中與新娘舉行婚禮,戰士通過電腦與新娘舉行了壹場9分鐘的婚禮。
4; 戰士救災無法回家 網上舉行視頻婚禮
“看見啦!hello,媳婦兒!”昨日16:18,都江堰學府路壹處板房搭建地的綠色帳篷內,27歲的新郎倌終於看見了電腦屏幕上穿著潔白婚紗的新娘。整個婚禮僅僅持續了9分鐘,這是壹場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卻跨越了千裏!新郎倌因為隨部隊入川參加抗震救災,無法如期趕回安徽家中與新娘舉行婚禮,便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了對新娘的承諾。
接到援川通知 決定電話拜堂
27歲的小夥子韋爭鋒英俊帥氣,是武警安徽省總隊六安市支隊政治處的幹事。今年初,他和相戀了1年多的女友在雙方家長的安排下,將婚期定在了6月15日這個雙休日。雙方家長忙活了半年,許多親戚朋友也都得到了消息。
四川發生大地震後,6月初韋爭鋒接到了去四川的通知。6月8日,出發前壹天,韋爭鋒愧疚地對新娘子孫婕說:“媳婦,我這壹去,肯定不能如期回來結婚了……”孫婕沒有任何抱怨,而是讓韋爭鋒安心去支援災區,婚禮推遲就是了。“推遲到何時啊?不如我們的婚禮照常辦吧,我可以通過電話跟妳拜堂啊!家裏準備好的酒席,妳們照樣辦。”韋爭鋒的這個建議,立馬得到了孫婕的認可。
帳篷貼“喜喜”字 變成婚禮禮堂
從6月9日入川,韋爭鋒和他的戰友們就壹直在都江堰學府路的都江堰外國語實驗學校板房新建地,忙著為外國語實驗學校和都江堰教辦幼兒園修建板房校舍。韋爭鋒本不想讓任何人知道,婚禮當日中午他只需要與新娘子通電話,悄悄對著電話那頭鞠躬就算完成儀式。可他要結婚的消息還是被支隊突擊隊隊長謝正義透露了出去,於是大夥兒非要擠出點時間熱鬧壹下不可。沒場地?板房空地中央不是有壹頂綠色帳篷麽?平時用來開會,現在就是結婚禮堂啦!
昨日中午,吃完飯的戰士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將“喜喜”字貼在帳篷的窗戶上,在帳篷上空拉上彩帶,雖然是簡單的布置,但喜慶的氣氛壹下子就出來了。
校長幫忙 千裏姻緣“壹線”牽
在布置婚禮現場時,謝正義想到了比電話婚禮更好的辦法:進行網絡視頻連線,讓韋爭鋒兩口子彼此都能看得見對方,那多好!正好他帶來了手提電腦,有無線網卡,趕緊連上試試。可遺憾的是,無線網卡的速度太慢,視頻畫面非常不流暢。正當大家愁眉不展時,都江堰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副校長羅位全帶著滿箱的餅幹、水、喜糖等前來賀喜,羅校長立馬從已搭建好的校舍板房內,拉出壹根200多米長的電話線,將電腦通過電話上網,這下網速快了,試了試,視頻效果還真不錯。但由於沒有音響,只能保證視頻;要聽到聲音,還得通過電話對接。這根電話線在泥濘的板房搭建地彎彎曲曲地拉出來,壹些戰士樂呵呵地說:“還真是千裏姻緣壹線牽呀。”
9分鐘婚禮 新人對著電腦對拜
昨日16:16,韋爭鋒開始通過QQ與在安徽的新娘子連線。此時,就連旁邊搭建板房的工人們都暫停下來,給這個幸福的小夥子壹點安靜的空間。帳篷內坐滿了戰士、安徽援建四川安置房指揮部的領導、安徽省六安市的市長。
兩分鐘後,夫妻倆終於成功對接。當電腦屏幕上出現壹個穿著婚紗的新娘子時,興奮的韋爭鋒忙不叠地對著電話吼:“看到啦,hello!”手下也飛速打出壹行字給新娘子:“今天妳很漂亮呀!”
“媳婦兒,我們的婚禮馬上舉行,聽我口令!”16:20,韋爭鋒將手機開到免提狀態後置於電腦旁,隨後端正地站在電腦邊。謝正義擔當起了司儀。首先是諸位領導講話,之前壹直對記者“抱怨”連個四件套(指結婚賀禮)都沒有買到的安徽省援建四川安置房指揮部領導劉家祥,此時卻魔術般地搬出壹套空調被送上,讓韋爭鋒激動不已。
16:26,婚禮高潮到來,謝正義大喊:“壹拜天地,二拜戰友,夫妻對拜”,當韋爭鋒對著視頻上的妻子鞠躬時,戰士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屏幕上的孫婕壹手拿著電話緊貼在耳邊,壹手抹起了激動的淚水。
“今天真的對不起,不能趕回來和妳結婚,沒有給妳壹個風風光光的婚禮。但是,我相信這樣的婚禮壹定會讓我們刻骨銘心。”韋爭鋒在電話裏對新娘子動情地說完這番話,時間指向16:29,儀式剛剛進行到第9分鐘,隊長謝正義就“殘忍”地上前打斷說:“今天的婚禮就到這裏吧,我們馬上有任務!”
覺得愧對新娘子 大小夥哭了
壹邊為戰士們散著喜糖,韋爭鋒壹邊接受記者的簡短采訪,可說著說著,這個大男孩竟滿眼通紅,止不住流下淚來:“我覺得對我媳婦兒太愧疚了,我只想對她說壹句話:對不起。我只能盡我最大的努力,將板房建設好,讓孩子們能在安全的房間裏讀書學習,我回去也好對她交差。”
記者隨後聯系上了身在安徽的孫婕,她是當地壹家保險公司的員工。“親戚朋友都來了,家裏很熱鬧。他們都不知道新郎竟然不在婚禮現場,很意外,但也覺得這樣的婚禮很特別。”孫婕說,雖然是壹場沒有新郎在身邊的婚禮,但她非常理解,“現在是非常時候,小家肯定要顧大家。”
5;地震那天瓦礫飛落 孩子們都嚇呆了
寧強縣與四川省青川縣接壤,是陜西省受災最重的縣之壹。王敏所在的黃壩鄉中心學校距離縣城17公裏,***有427名學生和38名教師。記者5月底在寧強縣人民醫院帳篷病房中見到王敏時,多次被這位“80後”年輕教師堅毅的目光所觸動。
王敏說:“那天地震時,我們學校的課間操剛剛結束,有的學生在操場,有的已回到教室。當時我剛好在宿辦樓二樓房間,忽然就感到壹陣劇烈晃動,房子開始左右搖晃。我下意識拼命往樓下跑。等跑到了壹樓時,猛然發現對面的舊教學樓上,有兩個小學生困在樓梯上,嚇得臉色蒼白,根本就邁不開步。”
這個教學樓建於上世紀80年代,樓梯在過道兩側,是開放式的樓梯。
王敏接著說:“當時樓頂的瓦片像飛壹樣往下砸。來不及想,也不知道哪裏來那麽大勁,我跳到了樓梯上。正當我護著兩個孩子往下跑時,突然頭頂壹暈,等再醒過來時,已經在醫院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兩個孩子壹個叫王小小,壹個叫解怡欣,倆人都沒事,沒有受傷。”
“不管是不是我班上的同學,都是我的學生”
回想當時的情景,校長沈文斌心酸地說:“我和其他老師迅速過來搶救王敏老師,只看到她的頭上、臉上血流不止,鮮血和泛起的石灰和塵土混在壹起,就連她愛人都認不出她來。”王敏隨後被緊急送到鄉計生站,頭部縫了9針,後轉送縣人民醫院。
王敏1982年出生於寧強縣,2001年從漢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到黃壩驛鄉九年制學校任教。在學校壹直擔任初中數學老師,除教學外,她還身兼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組織少先隊員開展課余活動。去年寧強縣北關小學壹名學生患白血病後,王敏帶領全校學生積極捐款。黃壩驛鄉九年制學校副校長段鳳民說,王敏在災難面前不顧個人安危保護學生,是因為她對孩子們的感情很深。
王敏對記者說:“當少先隊輔導員,與小學生們接觸很多。因為我喜歡孩子。現在回想當時的場景,還真有點後怕。我的愛人也在這個學校當老師。當他第二天帶著我們的孩子來看我時,孩子看到我頭上的傷口,嚇得直哭,我也跟著哭。不過,好在這壹切都過去了,我們大家都沒事。”
“有人問我當時怕不怕,我只能說我是壹名人民教師,來不及害怕,必須保證孩子們安全,這是老師的責任。他們都是我的學生。他們都是我的孩子。”
“當老師這多年,這次特殊的經歷,也讓我受到感動。住院後,不僅本校的學生牽掛我,還有以前畢業的很多學生,也給我發來短信,安慰我。2003年畢業的蘇雲華給我發的短信中說,‘您太勇敢了,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您永遠是我們的好老師!祝福您能早日康復,永遠年輕美麗!’就連平時壹些叫不出名字,或並不熟悉的學生,也發來短信安慰我。”
雖然美麗的臉上增加了幾塊疤痕,但堅強的王敏以燦爛的笑容回應這份生死考驗的印記。她對記者說:“我期望等7月份開學時能和孩子們在壹起,回到他們中間。”
6;無字白紙上的劃痕原是遺書
在寧波打工的姜勇夫婦,為了籌集兒子上大學的錢,4年沒回老家了。沒想到,壹場天災會讓他們徹底失去兒子。
“我們找了壹天才挖到他,在廢墟下面。”姜勇地震後就壹直失眠,“他在角落裏蜷成壹團,被防盜門壓住了。”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這張紙。”這位堅強的漢子,被這張白紙弄哭了。
紙上看不到壹個字跡,但仔細摸,就會感覺出壹道道深淺不壹的劃痕。
把白紙在眼前平放,透過光線的折射,我們可以看到壹行用細木棍或指甲劃出來的“字”:爸爸媽媽,我對不起妳們,妳們壹定走好!
新運動服再沒機會穿了
“地震後我好不容易聯系上老家,聽到的卻是北川中學倒塌的消息!我兒子在那裏讀高壹啊。”5月14日夜裏,姜勇夫婦趕到老家,和其他人壹樣,在廢墟裏苦苦搜尋孩子。
“人找到了,卻再也不會叫我爸爸了。”姜勇夫婦4年前到寧波打工,目前在鄞州區姜山鎮上壹家工廠上班。
“我們還欠著親戚的錢。棟懷還有個弟弟。”為供兩個孩子念書,也想給雙親蓋間房子,兩夫婦過得很艱苦,在寧波租了壹間10平方米大小的房子,4年沒回過老家。
“他是個懂事聽話、又有理想的孩子,幾乎沒對我們提過什麽要求,哪怕是大過年的。”姜勇沈浸在對兒子的回憶裏,“唯壹壹次,學校組織籃球賽,要買套運動服,我給了他130元錢。”
“比賽要6月份才開始,他壹直不舍得穿,現在再沒機會穿了……”
“雖然孩子從來不說,可我知道他想我們。”5月10日,棟懷發了條短信祝媽媽節日快樂,讓夫婦倆既幸福又內疚,“我們給他的愛太少了。”
壹家人堅強面對生活
姜棟懷的夢想是考上復旦大學。“他去年還專門去了趟復旦,回來後興奮得不得了,跟我說‘爸爸,那就是我的理想’。”
“他絕對不是隨口說說的,壹直很用功,成績在班裏總是前3名,年級也能排到十幾名。從來不用我們問,他會主動告訴我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