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三事》作文 600字+提綱 原創!
成長二三事
忽然有壹天,媽媽說我長高了!
忽然有壹天,奶奶說我懂事了!
忽然有壹天,我發現自己長大了!
長大,這曾經對我來說是壹個多麽陌生的詞,而現在,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長大的滋味。成長路上有歡笑,有淚水,人生的酸甜苦辣這個時候也嘗過幾許了。回憶起在成長路上的故事,真的是百感交集啊……
從壹年級起,我就毛遂自薦,當上了語文課代表。現在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班主任老師問道:“誰來當語文課代表?”教室裏鴉雀無聲。我看看周圍沒有人
舉手,便勇敢地把手舉了起來。老師就同意了。我到現在還挺佩服我自己的勇氣。這壹當就是六年,每天早晨晨讀壹下,我便忙起來。這個小組收四本,那個小組收四本,有誰沒交
作業,便會在小紙條上記下名字交給老師,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而因為貪玩忘記收作業的情況也有過,老師幾句話,馬上記在腦中,不敢違背了
。當我已經習慣了這些,而漸漸把這件事看得平常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壹個人對集體、對社會,必須要有壹種十分強烈的責任感,而且要認真負起自己的責任。六年的課代表,讓
我懂得了:任何職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壹份責任。
現在,我是壹個小書迷。豈不知,小時候的我,就是壹個小小書迷呢!有壹次,大人們在聊天,沒人和我玩,我就自己拿著壹
本圖畫書,津津有味地翻看起來。過了壹會兒,當大人們發現我讀書的樣子後,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我手中的書是倒著的,更有趣的是
我還翹著個二郎腿兒呢!媽媽到現在還遺憾當時沒把那壹精彩瞬間拍下來。那時我不滿兩歲。隨著父母的引領,記著老師的教誨,我讀的書也越來越多:從簡單的圖畫,到名著,讀
冰心、讀老舍、讀凡爾納,背《三字經》、背《論語》、背《唐詩》。在那些文學作品的滋養下,我壹天天成熟起來,知識也豐富起來
。現在,我的作文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有許多作品獲獎或發表。
在生活中,我經常幫助媽媽做壹些家務活。從最初把
雞蛋打到鍋外面去,到能夠很熟練地做好壹頓飯,經過了很長的壹段時間。這期間,壹次壹次的鍛煉,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也品嘗了收獲的
喜悅。每當吃到自己做的飯菜時,我都會非常興奮;每當聽到媽媽感慨“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時,我更是心裏美滋滋的。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
長大的感覺,真好!
奶奶二三事600字作文和提綱我的奶奶二三事
我的奶奶是壹位“嘮叨之神”,每天總有無數嘮叨的話,穿行於我的聽覺神經之間,我的神經系統已疲憊不堪了.
有時,我很討厭奶奶嘮叨,每次嘮叨總幻想有壹個避風港,能躲開她的口水咆哮陣,躲開她的高分貝的噪音.聽奶奶的嘮叨,可是壹項“酷刑”呀,奶奶會址著嗓子,說個沒完沒了的,十分煩人.有壹次,我吃奶奶用稀面粉烙成的薄片餅,在餅上放入我情有獨鐘的菜,成了“麻辣雞肉卷”,我為自己的創意洋洋得意,正拿起來品嘗時,不小心餅裏邊的餡露了出來,掉在了地磚上.糟了,地磚是奶奶剛擦完的,我剛要去拿拖把時,更多的菜從裏面掉了出來,噯!真是越急越容易出錯.那些掉在地磚上的菜呀,被奶奶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奶奶直沖我吼著,“走開!走開!”壹邊吼壹邊就用手撥開我,嘴裏又來了無盡的嘮叨:“真是個不省心的,這麽點事也做不好,將來可怎麽辦呀……”
但是,我又離不開奶奶無盡的嘮叨.我曾經是壹個特懶的人,懶得刷牙,懶得剪指甲,懶得洗澡,懶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嘮叨下,改了很多陋習.我想:這壹切的壹切應歸功於奶奶,應歸功於奶奶的嘮叨吧!現在,我覺得少了這嘮叨還真不習慣.沒了奶奶的嘮叨,我渾身不自在,像吃錯了藥似的,有壹種十分怪的感覺,不是平時想的那種如釋重負舒暢,而是有肩挑萬斤重般的難受,心裏沈沈的,空空的.
我的奶奶還是壹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奶奶總是帶著老花鏡.
壹天傍晚放學,我回到家裏,看見奶奶坐在桌前做著什麽.我走過去壹看,原來她正在補錢.使我大吃壹驚的是,奶奶補的竟壹分錢的紙幣,那壹分錢黑糊糊的,皺巴巴的,字也看不清了,四個角都不成角了中間裂開,差壹線就掉下來了.
奶奶先把那破爛不堪的壹分錢擺在桌面上,用手掌壓平,再用幹凈的布把錢擦了然後撕下透明膠,放在錢上比量壹下長短,在用剪刀剪下,小心翼翼地把透明膠黏在壹分錢的中間.奶奶壹邊數錢壹邊自言自語的說:“壹分錢也是錢啊;十個壹分是壹角,壹百個壹分是壹元哩.”壹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壹刻鐘也過去了……終於補完了,那張臟兮兮的壹分錢在奶奶手中煥然壹新.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溼潤了,臉刷的壹下全紅了,我慚愧地低下頭,以前媽媽給我十元我都嫌少.看著奶奶這麽節約錢,我無地自容.
這就是我的奶奶,壹個勤儉節約的老人,奶奶的教誨也是讓我受益終生.
什麽二三事作文提綱妳好! 要寫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長期多方面的努力,平時要加強閱讀,上好每壹堂課。對課文內容及表達技巧要深刻理解,還要大量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從中汲取知識的營養和學習寫作的技巧;多看,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註...
我家二三事
開頭: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因為都很幽默樂觀,所以家裏整天笑聲不斷,既熱鬧,又溫馨。
主體:闡述幽默好笑溫馨充滿愛的三件小事(這個就靠妳自己去回憶和提煉了)。
結尾:我的家總是充滿歡聲笑語,我的家很幸福。這不僅因為我們家人都很幽默,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懂得愛、感恩和寬容。
童年二三事提綱和作文雖然我的童年沒有外婆的澎湖灣令人神往、也沒有鄉間的小路
讓牧童把短笛吹響,我的童年,就像所有的小朋友壹樣,簡單。但
我的童年也如五味瓶壹樣,有酸、甜、苦、辣。如果人的壹生是道
極其豐富的盛宴,那麽懵懂的童年就是正餐前的開胃小菜。盡管我
已經忘記了許多事,但那件事,早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
記得那是清明前的壹個早晨,爸爸第壹次帶我來到他出生的故
土,給他的奶奶掃墓,當我看見奶奶、爸爸跪在老太太的墳前磕頭
、燒紙時,我也弄不清生與死的區別,以為給墓裏的人過生日,於
是就拍起小手,圍著墓地壹邊唱著祝妳生日快樂,壹邊不停地轉圈
,爸爸趕緊對我解釋清明節的來歷,我瞪著壹雙好奇的大眼睛看著
他,似乎明白了他的用意,又高聲朗誦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的詩句,讓人好不無奈。後來每年只要壹到清明節
,大家就會不約而同地想起我的這段經典典故,令人忍俊不禁。
緊接著還有壹件更令人聽後噴飯的故事,請聽我慢慢道來。在
我們壹行拜祭完老太太後,便沿著小路回農家大院,進去後,我的
目光被壹群嗷嗷待哺的小豬崽給吸引了,只見他們妳擠我攘,紛紛
撲向它們的媽媽懷裏去吃奶。我突然發現它們的媽媽仿佛穿了雙高
跟小皮靴,好看極了,於是我就對爸爸說:“爸爸,妳看豬媽媽的
皮靴多好看啊,我們把它脫下來帶回家給我媽媽穿,好不好?”我
的話音剛落,院子裏立刻爆發出壹陣排山倒海般的笑聲……
天真、快樂、幸福的童年,往往會成為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我
的童年趣事多得像天上得星星,數都數不清。現在就奉上這兩件小
事供大夥貽笑大方吧。天真如歌,童年似畫,讓我們好好珍惜童真
這道絢麗的彩虹吧!
表姐二三事作文提綱表姐二三事
有壹個人,她長得讓人喜愛:瓜子臉,長長的睫毛,晶亮的眼珠會說話,亮得寧靜,炯炯有神,壹頭烏黑的頭發,長得很密,像黑色的小瀑布。壹笑,臉上會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兒。要問她是誰?她就是我的姐姐。姐姐是個“學霸”,她經常是班裏的考試狀元,老師的驕傲。
曾經有壹次姐姐因為生病了,期末考試位居班級第二,她都很傷心。不過,她並沒有灰心,馬上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為明年中考沖刺。我想,如果我能考到班級第二,我早就興奮得壹蹦三尺高了。她很愛看書,《四書》、《論語》她都看。有時她還看《讀者》這樣的雜誌。雖然內容深奧,可喜歡看書的她還是看得津津有味的。書架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擠擠的。晚上她都能自覺完成作業,看書。
姐姐書房裏的書幾乎都被她“啃”過,她“啃”書的速度跟蠶啃桑葉差不多,她經常“啃”得忘乎所以,叫她吃飯沒聽見,叫她睡覺不願意,她很晚睡,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書蟲,好像要把所有知識都吞進肚裏了呢!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學霸”姐姐。
姐姐還是個天生有趣的“開心果”。我小時候,總會做出許多滑稽的趣事,姐姐都會把我的壹些趣事編成笑話,使我又氣惱,又好笑。姐姐還是家裏的“小大人”,阿姨不在時,她就成了貼心的“保姆”,照顧妹妹,燒飯、洗碗,把家裏打掃得井井有條。平時,阿姨很寵小妹妹,姐姐也不跟妹妹爭風吃醋,經常把她的東西讓給小妹妹。
這就是姐姐三大特點,妳有這樣的姐姐嗎?我很幸運有壹個這麽優秀的表姐,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奶奶二三事作文提綱問她邱鵬飛人在哪兒。鐘雨萱找到了邱鵬飛,告訴他甲方來人,邱鵬飛瞬間酒醒,千恩萬謝地請鐘雨萱先去會議室招待著,
我的奶奶是壹位“嘮叨之神”,每天總有無數嘮叨的話,穿行於我的聽覺神經之間,我的神經系統已疲憊不堪了.
有時,我很討厭奶奶嘮叨,每次嘮叨總幻想有壹個避風港,能躲開她的口水咆哮陣,躲開她的高分貝的噪音.聽奶奶的嘮叨,可是壹項“酷刑”呀,奶奶會址著嗓子,說個沒完沒了的,十分煩人.有壹次,我吃奶奶用稀面粉烙成的薄片餅,在餅上放入我情有獨鐘的菜,成了“麻辣雞肉卷”,我為自己的創意洋洋得意,正拿起來品嘗時,不小心餅裏邊的餡露了出來,掉在了地磚上.糟了,地磚是奶奶剛擦完的,我剛要去拿拖把時,更多的菜從裏面掉了出來,噯!真是越急越容易出錯.那些掉在地磚上的菜呀,被奶奶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奶奶直沖我吼著,“走開!走開!”壹邊吼壹邊就用手撥開我,嘴裏又來了無盡的嘮叨:“真是個不省心的,這麽點事也做不好,將來可怎麽辦呀……”
但是,我又離不開奶奶無盡的嘮叨.我曾經是壹個特懶的人,懶得刷牙,懶得剪指甲,懶得洗澡,懶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嘮叨下,改了很多陋習.我想:這壹切的壹切應歸功於奶奶,應歸功於奶奶的嘮叨吧!現在,我覺得少了這嘮叨還真不習慣.沒了奶奶的嘮叨,我渾身不自在,像吃錯了藥似的,有壹種十分怪的感覺,不是平時想的那種如釋重負舒暢,而是有肩挑萬斤重般的難受,心裏沈沈的,空空的.
我的奶奶還是壹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奶奶總是帶著老花鏡.
壹天傍晚放學,我回到家裏,看見奶奶坐在桌前做著什麽.我走過去壹看,原來她正在補錢.使我大吃壹驚的是,奶奶補的竟壹分錢的紙幣,那壹分錢黑糊糊的,皺巴巴的,字也看不清了,四個角都不成角了中間裂開,差壹線就掉下來了.
奶奶先把那破爛不堪的壹分錢擺在桌面上,用手掌壓平,再用幹凈的布把錢擦了然後撕下透明膠,放在錢上比量壹下長短,在用剪刀剪下,小心翼翼地把透明膠黏在壹分錢的中間.奶奶壹邊數錢壹邊自言自語的說:“壹分錢也是錢啊;十個壹分是壹角,壹百個壹分是壹元哩.”壹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壹刻鐘也過去了……終於補完了,那張臟兮兮的壹分錢在奶奶手中煥然壹新.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溼潤了,臉刷的壹下全紅了,我慚愧地低下頭,以前媽媽給我十元我都嫌少.看著奶奶這麽節約錢,我無地自容.
這就是我的奶奶,壹個勤儉節約的老人,奶奶的教誨也是讓我受益終生.
家庭二三事作文提綱書是我的知己,它能把我帶入到壹個奇幻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我能知道人間冷暖、祖國風光……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我為什麽這麽喜歡書呢?這還得從三年級說起。
上了三年級,就開始學寫作文了。老師要求我們多買壹些作文書來看,把好詞好句摘錄下來。我就試著用老師的方法去寫作文。寫做時,我把平時積累的詞句運用到自己的內容。沒想到,老師在班上表揚了我,說我寫的作文還真寫出了真情實感,並且有許多優美詞句。念給全班同學聽以後,個個都稱我的作文寫得太精彩了。從此,我壹有空就看書,因此我的作文成績壹直很穩定,這都要歸功於我那些書啊!
書不僅能在學習上幫助我,而且還是壹位“和事老”呢!壹天,我和家人頂嘴,爸爸恨不得要打我巴掌。我心情不好,就躲在房間裏拿起壹本書來看。因為書上的內容太精彩了,我看得入迷,把剛才不愉快的事忘得壹幹二凈。看完書以後照樣跟家人有說有笑,搞得家人瞪著大眼睛看著我:“怎麽,知道錯了?”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麽知道錯了呀?”這時我才想起剛才的事。於是,壹場不愉快的家庭風波就這樣被化解了。
瞧,這就是我和書之間的故事。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與快樂,書真是我的知己啊!
我的二三事作文提綱妳好!
要寫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長期多方面的努力,平時要加強閱讀,上好每壹堂課。對課文內容及表達技巧要深刻理解,還要大量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從中汲取知識的營養和學習寫作的技巧;多看,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註意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多寫,就是要多練筆,做到“熟能生巧”。
以壹次習作來說,應該特別註意以下幾步:
(壹)審清題意:
審題,就是動筆前,認真讀題,對題目中每壹個字和標點(有的題目中含有標點)都要認真閱讀。如《再見了!親愛的母校》壹題中有個感嘆號,這就要求寫作時有真情實感,充滿對母校的愛戀之情。在審題中正確把握住文章的重點、中心、材料範圍以及主體要求。每壹個作文題目對作文內容都會有壹定的限制,我們在習作時要弄清這種限制,壹般有這樣幾種範圍。
1、時間範圍。有的題目,從時間上規定了寫作範圍,我們審題時就應該審請時間範圍,這種規定大體有三種情況:
壹是規定了取材的時間界限如《暑假中的壹件事》,“暑假”壹詞就限定所寫的壹件事應是暑假裏的事。
二是啟示了所寫的內容時間跨度,如《午飯前後》,文章的內容既要寫到午飯前又要寫到午飯後,在時間上有壹定的跨度。
三是限定了所寫內容的特定時間背景,如《童年趣事》,所寫的趣事必須發生在童年。又如《難忘的壹瞬間》,所寫的應是在某壹很短時間裏發生的事情。
2、地點範圍。作文題目中常常出現壹些表示空間(方位)的詞語,它們往往對所寫內容的地點背景作了明確的限定。如《農貿市場》壹題須寫農貿市場中的事;又如:《上學路上》則須寫去學校路上的事;如《海邊》、《在海灘上》、《海岸壹角》三題都是指海邊,但是所指的具體空間還是有些大小區別的。
3、物件範圍。如《我熟悉的人》、《壹個 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好 》等都是寫別人的情況,即使文章寫到“我”或他人,那也是處在陪襯的地位,是“配角”。又如《我的同桌》、《我的同學》、《我的夥伴》三題雖然都可指同學,但三題的寫作物件的範圍由小到大,《我的同桌》物件基本上是唯壹的(當然也可以寫以前的同桌),而《我的夥伴》則既可指本校本班的同學,也可指鄰校小朋友,還可指鄰居小朋友等,範圍要大得多。
4、內容範圍。這是指對事件的限制。如《壹個難忘的事》必須寫確實是令人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壹件事》就只能寫親身經歷的,自己聽到或看到的,還不能算親身經歷。《 老師二三事》只能寫老師的二件或三件事。
5、數量範圍。有些題對所寫人和事物都作了數量上的限定,我們要確定它的數量範圍,按照題目規定的數量要求去寫作。如《暑假中的壹件事》、《壹件難忘的事》、《這件事 》、《壹個 的人》。又如《學校生活中的壹件事》和《學校生活二三事》,前者只能寫壹件事,而後者壹定要二至三件事才能切題。
其次,應該弄清題目要求寫的重點,也就是關鍵部分,不少題目都有關鍵詞,這個關鍵詞通常叫做“題眼”,我們把它找出來,也就是找到了寫作的重點。如《壹件難忘的事》這個題目,依次規定了體裁(記事為主的記敘文)、數量(壹件)、內容(難忘的事),這三點要求中,主要的無疑是“難忘”,這就是題眼。
有的題目比較含蓄,我們更需註意什麽是關鍵詞,把意思領會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這個“傻”字是反語,表面是傻,實際上是不傻的意思。又如《媽媽的“壞”脾氣》,這個“壞”也是反語,實際上恰恰在說媽媽的某種好習慣,好作風。
找“題眼”有壹定規律。如果題目是壹句話。“題眼”多數在回答“誰?什麽?”的部分詞語中。如《我愛我的老師》的“愛”,《爸爸笑了》的“笑”等。如果題目是壹個片語,“題眼”多數在前面,即修飾部分。如《快樂的節日》的“快樂”,《可愛的金魚》中的可愛。《我喜愛的活動》中的“喜愛”等等。當然,題目是變化無窮的,並不是都可以照這兩種方法去找的。如《我的同桌》這個題,實際上並沒有規定中心內容,我們需要根據材料來確定文章的重點和中心。
第三,在審清題意後確定寫作的體裁。記敘文包括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四種主要體裁,像《壹件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壹件事》等,應采用記事的體裁;《我尊敬的人》、《好XX》則應采用寫人的體裁;《我們的校園》則主要應采用寫景的體裁,但也離不開人和事。《可愛的金魚》那就應采用狀物的體裁。日記,讀後感等則大多在題目中表明。
如果碰到半命題作文,我們可以按以下步驟審題:首先對提供的半個作文題目加以分析理解,了解題目中有哪些規定,需要補充填寫的是哪些方面的內容;之後比較,選材;最後要把整個作文題連起來讀壹遍,看看是否通順連貫,不妥當的地方還要加以修改。我們在填寫半個作文題時,要經過壹番思考選擇,讓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在頭腦中重現,選擇印象最深的作為寫作內容。如《我愛XX》,題眼已經有了,是“愛”,至於愛誰,愛什麽,需要根據自己熟悉的材料(人或事物)來確定,可以是“愛爸爸”、“愛老師”,也可以是“愛母校”、“愛讀書”、“愛集郵”等等。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義的健康的。壹篇文章贊揚什麽(或歌頌什麽),批評什麽(或揭露什麽),或說明壹個什麽道理,都應該使別人讀了以後受到教育或啟發。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麽這篇文章就是有積極意義的。
2、中心要集中。壹篇文章必須圍繞壹個中心來寫,不能分散,不能有二個(或多個)中心。
3、中心要新穎。要善於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來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見大,由表及裏,從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從未曾發現的新的思想內容。
確定中心思想,有的可直接從題目中看出,如《勤儉節約的奶奶》、《我愛家鄉的秋天》等題目作文,確定中心思想必須符合題目的要求。有的作文題目設有直接規定中心思想,但是規定了確定中心思想大致的範圍,如《壹次有意義的活動》、《這件事教育了我》等題目,確定中心思想比前壹種情況有較大的自由,但也必須受規定的範圍的限制。有的作文題目完全沒有涉及中心思想,而只規定了在什麽範圍裏選擇寫作的材料,如《課間十分鐘》《我的爸爸》等題目,但要避免中心思想不明確的毛病。
(三) 選好材料
寫壹篇作文,在審清題意、定好中心之後,就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凡是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要抓住,凡是與中心無關的材料要舍棄,凡是能夠深刻表現中心的材料是我們選擇的重點。
選取作文材料,還要註意幾點:
1、材料要真實。我們作文要盡量寫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的事情,這樣方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當然,要求內容真實,並不排斥文章中合理的想象和聯想。
2、材料要典型。有時候可以選用的材料很多,我們就要通過比較進行分析,從這些都可用的材料中挑選出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來寫,這樣的材料壹般都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材料要具體。寫作文時,壹定要把所寫的人(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寫)、事(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物、景等寫具體寫生動。因此,我們所選的材料內容壹定要具體、豐富、周詳,這樣寫文章時才能達到寫具體寫生動的目的。2、作文題目是《我所見到的新風尚》,請妳按照“真實、具體、典型”的要求,選三項材料寫下來。(不必寫成整篇的作文,只要把材料記下來就可以了)。
(四) 列好提綱
確定好中心,選擇好材料以後,還應該對材料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先寫什麽,後寫什麽,哪些詳寫,哪些略寫,怎樣開頭、結尾和過渡,都需要認真構思,進行整體設計,這就是布局謀篇。為了防止寫作時疏漏、零亂,我們就需要把構思的內容編寫出寫作提綱,然後按照寫作提綱壹段段地寫。
寫作提綱壹般包括以下幾部分:作文題目、中心思想、重點、段落層次等。
編寫作提綱壹般要註意以下三點:
①要始終圍繞文章的中心。②要有壹條合理的思路、線索,可以是時間線索,事情發展線索,物體線索或人物線索等。③要抓住要點,考慮周到。哪些詳寫,哪些略寫,怎樣開頭、結尾等都要考慮到。
(五) 撰寫初稿
完成上述四個步驟後,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壹篇文章的大致輪廓,把它寫出來就是文章的初稿。動筆寫好初稿時應註意以下四點:
1、要按照寫作提綱壹步壹步地寫,註意開頭、結尾、過渡、詳略等。
2、怎樣想就怎樣寫,盡量壹氣呵成,遇到用詞造句有困難,可先空開,繼續寫下去。
3、文句要樸實、明白、通俗,有真情實感。註意用好標點符號。
4、作文中註意照應文題,恰當地點明中心。
(六) 修改謄寫
修改作文,是寫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修改作文的過程,就是訓練的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有人把修改比作文章的“美容”,是很形象的。
怎樣修改自己的作文呢?魯迅先生說過:“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我人寫好作文的初稿後,壹定要認真讀壹讀,想壹想,先整體,後部分,先內容,後文字,認真推敲,找出毛病。具體步驟方法如下:
壹看文章內容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內容是否緊扣中心,與中心有關。把不切題的,與中心無關的內容、語句刪去,與中心有關的材料不清楚的、不具體的要改寫清楚、具體,遺漏的地方要補上。
二看文章是否做到條理清楚。段落層次的安排是否恰當、合理。對照提綱,是否做到了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如有不當的地方應加以調整或改動。如有重復的段落應刪去。
三看文章的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確切。用詞造句、說話要得體,不通的,不要的要加以修正。
四看文章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用得是否恰當。要盡量消滅錯別字和不恰當的標點,修改好,定稿後,要用正楷工整地謄寫到作業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