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大眾深陷“排放門”泥潭,為何損失已達2300億?

大眾深陷“排放門”泥潭,為何損失已達2300億?

因為大眾此次的排放門泥潭,引起了許多的民事訴訟,所以其損失進壹步擴大,自然會達到如此高的數額。本身其銷量必然會下滑,品牌的知名度及價值也會貶值而對於車主的賠償以及相關合作廠商的賠償,又是壹大筆錢。在舊金山的法院,對此次事件作出了判決,賠償,我達到200億美元,這也使得此次事件成為汽車產業中代價最高昂的醜聞。

從15年排放門事件,直到今天,整件事進入了賠償階段。大眾汽車廠商在其生產的產品內,安裝了壹種特殊軟件,用來識別該車輛是否在接受美國政府的尾氣排放檢測。壹旦發現在被檢測就會通過汽車的控制排放系統,使尾氣排放達標。這類似於使用高科技作弊軟件躲避檢測。

今年1月,美國司法部向大眾汽車公司提起訴訟,此次訴訟涉及美國環保局在9月指控的2.0升柴油發動機車型和11月指控的3.0升柴油發動機車型,車輛出產時間從2009年~2016年,涉及的品牌包括大眾、捷達、高爾夫、帕薩特、奧迪A6以及A7 Quattro。

大眾仍需與監管部門協商決定是否回購8.5萬輛排放量更大的汽車,包括3.0L排量的保時捷、奧迪和大眾汽車。據估計,大眾汽車今年的稅前虧損將達13億歐元,去年大眾汽車的盈利達140.7億歐元,大眾汽車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