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火
少年網吧通宵幾天幾夜猝死、網吧打架鬥毆致死致傷、某某嫌疑犯夜宿網吧、網吧抓獲吸毒人員,網吧總是和壹些不好的形容掛鉤,網吧事件的主人公大多也都是有問題的青少年。
北京藍極速網吧的壹場人為大火,25個含苞待放的年輕生命終止於此。
絕望的壹小時
2002年的壹個淩晨,北京藍極速網吧的火光照亮了壹方天空,驚呼聲、破碎聲,濃煙滾滾。那壹刻,是生命的絕望。
因怕網吧被封查,網吧老板在離開時將大門上鎖,窗戶本就帶有鐵護欄,當大火蔓延時,無路可逃,令人窒息的有毒氣體飛速侵蝕著身體。死亡,降臨在這壹群形形色色的年輕人身上。
2:40大火彌漫,消防隊趕到,3:30大火撲滅,窗戶口,大門,本屬於生的出口卻是最讓這25個生命絕望的地方,誰也不知道這壹個小時,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與絕望。
七位幸運兒
網吧附近的居民最先發現火災,奮力打開鐵護欄,救下7名幸運兒,這些求生者還來不及表達感謝,被濃煙熏得只能大口呼吸,跪地嘔吐。
即使消防車來得及時,但私營網吧並沒有做緊急措施處理,找不到備用消防用具,現場能見度極低,救援陷入難題。
在大火中,有剛拿下雲南模特大賽的冠軍情侶,有為夢想拼搏的大學生,若沒有那場大火,他們現在應該是意氣風發,生活美好。
縱火犯是未成年
根據警方調查,縱火犯是4個問題少年。起因是網管曾看到他們欺壓網吧壹個男孩,等他們再次想進入網吧時,被管理員認出並攔下,禁止入內。
壹氣之下,四人商議,購買汽油,分別倒在網吧拐角處,點燃衛生紙進而引燃汽油。
未成年犯罪罪不至死,四人商量如果事情被揭露,讓最小的張帆背鍋。
我玩不成,別人也別想玩
這是縱火犯陳曉麗所說,細思極恐的壹句話成了25條生命隕落的理由。年齡小卻懂得法律對未成年人予以極大寬容。
事實亦是,最小的張帆因不滿14周歲,在那時不承擔任何刑事責任,宋春和劉柏是本起案件最關鍵的人物,這場火災也是因此二人壹時心生恨意,最後被判無期徒刑,而大姐大陳曉麗被判12年,網吧老板自是不能推卸責任,被判三年以內有期徒刑,並處以罰金。
事後幾人在獄中深受教導,重新為人,良心備受煎熬,因表現良好,無期徒刑減刑到18年和12年減刑成7年。
這些,遠遠不抵25個人命,若有良知,即使出獄,豈能余生心安。
問題少年源自家庭的變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未成年的教育,是導致問題少年頻出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對壹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問題少年的家庭大多是支離破碎的,要麽父母不管不顧外出打工,要麽父母抽煙吸毒起反面教材,要麽父母離異對孩子無人看顧,沒有明辨是非的教導、沒有溫馨成長的環境,這些孩子為了尋求更多自己的天地,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讓自己"過得舒服",既可憐又可憎。
這樣來自特殊地方的教導即使真的能讓這些手染鮮血的少年重喚本性善良的壹面,但無辜受傷的那些人已經無法再挽回,對其家庭帶來的慘痛傷害更加無法挽回。
未成年的心理問題愈發嚴重,沒有人能知道壹個受了刺激的孩子在下壹秒可以做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