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供奉誰?
日俄戰爭、第壹次世界大戰、満洲事變(九壹八事變)、支那事變(七七事變)、大東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對外戰爭中為守護國家而犧牲的246萬6千余
人的靈魂,神社方面稱之為“靖國大神”。靖國神社供奉的人士包含維新誌士吉田松陰、高杉晉作、阪本龍馬。
神社內供奉死者近二百五十萬,故並沒有骨灰或牌位,而只是將死者的姓名和資料記錄在《霊璽簿》(舊稱《祭神簿》)之上。死者的靈魂計算單位為“柱”,作為祭神的死者在姓名後加上“命”字尊稱,如“山本五十六命”。
根據靖國神社列出的祭祀名單,靖國神社祭祀的有陣亡的軍人、參加戰場救護工作時死亡的醫護人員和女學生、於學生動員中在軍需工場死亡的學生、在戰爭
中死亡的軍屬、文官、民間人士等,也有出身臺灣及朝鮮半島而作為日本軍人陣亡的人、被俘在押過程中病死或負傷回國後死亡的軍人等,還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後作為戰爭罪犯被處決的人。
對於這些身份、功勛、性別不同的人,神社方面聲稱要無差別地作為“為祖國殉難的尊神(靖國大神)”而壹律平等地祭祀。神社方面聲稱“靖國神社唯壹的
目的是“慰藉並彰顯為國家獻出生命的人們””,並聲稱“靖國神社祭祀的246萬6千余柱神靈,在“為了守護祖國的公務而死亡的人們的靈魂”這壹點上是***通
的”。但是,1965年7月,由當時的宮司築波藤磨提案、在拜殿左側建造了名為“鎮靈社”的小建築,祭祀嘉永6年(1853年)以來的戰爭中本殿內沒有祭祀的靈魂。靖國神社的文獻顯示“鎮靈社的禦祭神是奉慰的對象,禦本殿的禦祭神是奉慰顕彰的對象”,有了明確的差異。
對於靖國神社供奉戰爭罪犯和出身臺灣、朝鮮半島的日本軍人,中國大陸、臺灣、北朝鮮、韓國和日本國內都有反對意見,尤其是中國大陸和韓國強烈不滿“供奉戰爭罪犯”。
陣亡者組成
截至2006年,靖國神社祭祀著約246.65萬名在戊辰戰爭以來歷次戰爭中為日本政府(或者,天皇)戰死的人(不包含幕府、西鄉隆盛勢力的戰死者)。
戊辰戰爭:7751
西南戰爭:6971
甲午戰爭:13619
臺灣討伐:1130
義和團事變:1256
日俄戰爭:88429
第壹次世界大戰:4850
五三慘案:185
九壹八事變:17176
中日戰爭(1937—1941):191250
中日戰爭(1941—1945)及太平洋戰爭:2133915
其他:41
合計:2466532
甲級戰犯
有14位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甲級戰犯供奉在靖國神社。分別為: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阪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岡洋右、永野修身、白鳥敏夫、平沼騏壹郎、小磯國昭、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
乙級丙級戰犯
2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