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壹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麽寫好作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1善惡好壞只是壹念之差,但結果卻截然不同,壹個受人尊敬,壹個遭人唾棄。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壹個心靈天平,壹邊的砝碼是個人利益,壹邊的砝碼是個人道德,要偏向哪壹邊?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壹定會有不同的答案。
那是壹個陰沈沈的早上,寒風刺骨,壹位衣衫單薄的婦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她的懷裏還抱著壹個天真可愛的小嬰兒,婦女正站在母子上車處的護欄內,等著車。
這時,走來了壹個身穿大皮衣的大老板,他哼著小曲,向普通上車處望了壹眼,那裏正排著長長的隊伍,他又向母子上車處壹望,嘿,為了上車,不如……他壹邊打著小九九,壹邊向母子上車處走去。之後,又陸續走來了三個相貌堂堂的大男人,把瘦小的婦女擠到了壹旁。牌子上明明寫著母子上車處,難道他們沒有看到嗎?再回頭看看那四個人,怎麽看怎麽不像文盲,但不是文盲,又如何會神氣十足的站在這裏?
其實,他們是文盲,是心靈上的文盲,為了壹時的利益,很多人都成為了心靈上的文盲。比如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座上的帥男靚女,在垃圾桶旁卻往別處扔垃圾的路人。我為這些人感到可憐,那是壹種可悲的可憐,為他們的心靈選擇。
利益與道德分別通往不同的道路,而妳的選擇,會成為妳的壹個檔案,壹個道德檔案。
美麗的音響世界:
當--當--當--等待了許久,終於放學了,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放學,而是意味著長長的暑假終於到來。
前陣子,媽媽幫我報名了鋼琴比賽,於是假期開始我幾乎每天都要練習比賽的曲子。過了不久後,上臺的時間到了,由於我是第壹個上臺的,所以我帶著緊張的心情上臺,也帶著緊張的心情下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分鐘,我卻覺得好久。當我看到成績的那壹刻,就像擁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般興奮,因為我竟然榮獲第二名!雖然只差零點壹七分,與冠軍擦身而過,不過這是我在鋼琴比賽中得到的第壹個前三名,所以真是令人開心!
暑假,爸爸也幫我報名學校跆拳道社,有壹次上課時本來壹開始壹切正常,不過當我測驗完畢的休息時間,才發現大事不妙!因為剛吃完中飯就做激烈運動,來不及上廁所就弄臟了褲底!還好老師趕緊打電話通知媽媽立刻送衣褲來。就在我匆匆忙忙換衣褲時,竟然遇到了我的另壹位專科老師!這件糗事將令我畢生難忘。
暑假還有另壹個重頭戲,那就是出國旅遊。出國搭飛機時,大家都非常開心;不過萬萬沒想到第壹天,奶奶差點在我們看繽紛燦爛的美國國慶日煙火時失蹤,還好驚慌失措地奶奶有找到停車位置,嚇得全家後來堅持團體行動。隔天我們去賭城拉斯維加斯享受高級飯店,和前往大峽谷見證美國最雄偉的自然景觀。這次的美國之旅讓我親眼目睹美國的自然風情,以及驗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裏路”這句成語。
我的暑假,雖然經歷了許多插曲及糗事,但是這些不同的經驗,讓我擁有充實又精彩的暑假!
走進音響世界:
太陽炙烤著大地,蟬在樹枝上炫耀它那動人的歌聲;青蛙在池塘裏洗澡,“呱呱”叫好;壹陣狂風呼呼吹過,樹葉嘩嘩作響,美麗的大自然奏起了壹首動聽交響樂。
嗒嗒嗒……時鐘敲了十二下;沙沙沙……雨像壹根根垂落的銀線,落在地上就消失了,蟬不叫了;呱呱呱……青蛙是更加興奮了,同伴們都高興地唱起了歌,蛙聲壹浪比壹浪高。聽,隔壁小屋裏好像有人在彈琴,他的技巧好熟練啊!琴的音調壹高壹低,音調圓,節奏慢,很有難度,但在那個人的手下顯得特別簡單,聽著就仿佛進入了音樂裏的角色,令人眼眶裏不覺地閃著淚光。嘩啦啦……雨像被瓢潑下來似的;轟隆隆……天上的閃電吼叫著,像是與雨爭吵著。沙沙沙……雨小了,不壹會兒雨停了。青蛙又開始在草叢裏唱起歌來,仿佛在傾吐著浴後的歡悅。樹葉上凝聚的雨珠還在往下滴著,滴在路旁的小水窪中,發出異常清脆的音響:丁—咚—丁—咚。
這仿佛是壹場音樂結束的優美余韻。
暑假奇遇記:
夜幕降臨,窗外下起了小雨,我看不見雨絲,卻能聽見雨仙子用她那修長的手指彈奏出的曲子“沙沙沙......”。這曲子是多麽柔美、輕快。
“滴嗒——滴嗒——”,我仿佛聽到了淘氣的小雨滴在屋頂上跳來跳去,有的還跳到了大樹的枝葉上,又滑下來,落到地上。
“轟隆——”雷公公敲起他的大鼓,那鼓聲雖然很沈重,不像雨仙子彈得曲子那麽悅耳,卻很有節奏感,“二二三四......”雷公公數著節奏。他是在為雨仙子伴奏嗎?
風姑娘豪爽地甩著她的辮子,她奔跑著,“呼——呼——”,窗外只傳來了她的腳步聲。
過壹會兒,風姑娘的腳步越來越輕,雷公公與雨仙子也演奏完畢,漸漸安靜了下來。
鳴蟬們開始演奏著它們的歌聲,“知了——知了——”。
“丁冬——丁冬——”路旁的小水窪中,發出十分清脆的聲音。
仿佛是壹場雨的余韻。
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2在壹個冬天的早上,車站裏寫有“母子上車處”五個字指示牌的上車通道處,站在那裏的卻是四位衣冠楚楚、身強體健的男士,而把壹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擠在了通道外,那對母子正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們:他們既不是殘疾人,也不抱著小孩,可為什麽他們卻站在母子上車處?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有的穿著漂亮的大衣,皮鞋擦得鋥亮,有的甚至還戴著眼鏡,都像是有文化的人。
他們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壹點小小的利益,在眾人詫異的眼光下,仍擺出壹副對指示牌視而不見的態度,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裏,絲毫沒有想給這對母子讓位的意思。
從圖上四位男士的衣著得知,他們都是認識指示牌上的每壹個字的,但是卻沒有付諸行動,把方便讓給最需要的人,還刻意地假裝文盲來逃避正確的公***秩序。
在 看來,他們的的確確是“文盲”,不過在這裏 所指的“文盲”並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
壹個泱泱大國,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族的團結,最基本的就是文明、道德。
可是在圖上的四個男青年卻連最起碼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談何文明、談何道德?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發生的並不罕見,有多少人為貪圖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讓真正需要給予幫助的人得不到原有的支援。
在現實生活中, 曾多次看見過這樣的情景:在人滿為患的公***汽車上,不少年青力壯的青年人穩穩當當地坐在位子上,而他們的身旁,卻站著白發蒼蒼的老人,但是他們卻沒有壹絲讓座的表現,在他們的座位上“老弱病殘專座”的提示清清楚楚,他們卻熟視無睹;公園裏,“不許攀摘花木”的牌子十分醒目,然而被攀摘的花木卻隨處可見;廣場上漂亮的垃圾果皮箱上的字格外耀眼,卻仍有人隨處亂扔果皮紙屑……這些“假文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昭示出他們不道德的品行。
他們不是學識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
如果整個社會都變成這樣,那將會是多麽可悲!這種不良的行為、思想已經漸漸在人們身上蔓延,如果不及時控制,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中國,是壹個禮儀之邦,壹個中國人,在公***場所應該多替他人著想,要時時想到自己不影響別人,多為別人提供幫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會公德,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
這壹幅漫畫,讓想起壹句簡單而又賦有含義的話:“有壹種財富叫精神,有壹種高貴叫文明。”就讓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觀念中吧。
難忘的第壹次
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壹次”。
而令我最難忘的就是第壹次在校園講臺上演講的事。
在我讀五年級時。
上半學期競選各種校幹部。
抱著試壹試的心情,我報名參加了“勞動委員”的校幹部競選。
我滿心歡喜的開始準備起演講稿來。
再把自己的演講稿拿給爸爸修改。
爸爸該好後馬上就拿給我了(他十分支持我這次競選),我便興奮的背起了演講稿……
好不容易熬到了演講的那壹天,我喜滋滋的背著書包來到學校。
壹看名單,我是第27個上臺演講。
壹想。
我還早呢。
於是,就在心裏背起了演講稿……轉眼間。
到了我,當我站在早就熟悉不已的講臺上時,心裏莫名地多出了幾分緊張,就像懷裏抱著壹只小兔子壹樣,心怦怦亂跳。
原本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稿,這時卻說不出來。
我往爸爸媽媽站的方向看去,爸爸媽媽向我揮手,給我加油!於是,我暗暗的對自己說:“加油!”,演講稿便脫口而出,仿佛我正在家裏,正面對爸爸媽媽壹樣。
講完後,我深深的鞠了壹躬,松了口氣似的走下臺。
我激動,緊張的等待著的無疑是老師公布結果。
幾分鐘後,老師走了出來,壹項壹項的公布。
終於,到了“勞動委員”。
我集中註意力,屏住呼吸,想不到老師卻念出了“高羽忛”的名字。
失落像壹塊巨石,重重的壓在我的心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當時,我真想找壹個沒有人的角落好好的大哭壹場。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媽媽壹直安慰我,為了不讓爸爸媽媽著急,我試著努力把眼淚縮回去……
那事過後,每每想起,總是會有些心痛與失落,但是我又想:人生總是會遇到困難、挫折與失敗的嘛!我不能生活在失敗的陰影裏啊!這樣的機會,我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要難過。
通過這件事,我也有收獲,就是交了高羽忛這個好朋友。
這真是我難忘的第壹次。
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3我做菜,那是大姑娘坐花轎——頭壹回。我壹個小小男子漢,進廚房,那除非是太陽從西方升起。可是,今天,我卻心甘情願地進入廚房,完全是沒有“逼”的。
當然,說起這件事是有起因的。我們學校每壹周的周末都有感恩主題活動。感恩主題活動主要就是在家中幫幫大人們做些事。可是不知道老師怎麽想的,突然叫我們每個人做壹個菜給家人吃,還要家人(爸爸或媽媽)打評價打等級。要是以往,我完全可以叫媽媽做壹下假證,可是誰知前兩周的家長會,老師不知用了什麽絕招,媽媽竟壹改往常,不配合我了。更為糟糕的是,老師說過不能就煎壹個蛋了事。要知道,老師當時宣布這壹件事時,不知驚呆住了班上的多少“豪傑壯士”,只是樂得那些經常幫大人做菜的“女同胞”們在壹旁偷偷地樂。但,沒辦法,我們的老師是老大,誰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們做假,會怎麽處理我們。
“媽媽,我今天要學壹個菜,還想親自下手,可以嗎?”我壹進門就朝媽媽嚷道。媽媽聽後,壹臉詫異:“我的寶貝,妳今天是不是發燒?還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了?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角兒要下廚了。”“不下廚了可以,但妳要在我的感恩作業上寫我有下廚。”我脫口而出。媽媽恍然大悟:“明白了,明白了,那我肯定不能做這種虛假的事啦。不過,我願意當妳的師父。走啊,進廚房。”
在媽媽的帶領下,我走進廚房,開始學做菜。但我現在只能幫媽媽做簡單的工作。
我幫媽媽做的第壹道菜,就是“紅燒魚籽(就是魚卵)”。
首先,先把蒜頭的皮剝掉,媽媽說,要找到皮之間的縫隙,找到了,手壹捏,皮就開了。以為把蒜剝開這事簡單,那妳就大錯特錯啦。蒜不好拿,拿遠了蒜容易掉了,拿近了,眼睛會受不了,那蒜味直沖妳的鼻眼而去,真是麻煩極了。好不容易將蒜頭剝開了,媽媽又要我把生姜也搞出來,要切成壹片壹片的,媽媽說:“切的時候要小心,不然就會傷到自己,切得也不能太快。”“籲”我長籲了壹口氣,終於將準備工作做好了,要開始下鍋了。
媽媽先去打開煤氣閘,接著教我打開火閘,在開火時壹定要往下按,再朝左邊扭,不然就燃不起來。左邊的中間是最大的火,往下或往上都是小火,最上面就是關了。燃起來後,想調節火候,不必在按下去。
鍋架上去了,媽媽對我說:“妳要先把適量的油倒進去,等油熱了後,把切好的姜和蒜再加上由我‘搞定’的蔥倒進去,倒進去時不要擡得太高,也不要放的太低。過壹會兒,再把咱們的主材:魚子“獻”上去。用鍋鏟“鏟幾‘刀’”,再煎它個兩分鐘,加壹點香料、胡椒,就已經搞定這道菜啦!”我聽後,說:“太簡單了,看我的。”很快地,鍋熱起來了,壹股熱氣直撲我的臉,我壹時不知下壹步做什麽,媽媽在壹旁喊:“倒油啊。”我恍然大悟,趕緊舀起壹湯匙的油往鍋裏扔,直聽“哧”壹聲,隨即壹團火燒起來。我驚得大叫壹聲。媽媽喊:“妳鍋太熱了,太熱了,才會這樣的。快,趕快把蒜、姜倒進去。”我趕緊手忙腳亂地把那些東西倒進去。火滅了。“唉,嚇出了我壹身汗啊。”我情不自禁地說道。媽媽答道:“是啊,妳以為這很簡單啊?快,準備把主料倒進去,不然,蒜姜燒焦了就不能吃了。”我接過媽媽遞過來的魚子,倒下去,又是“哧啦”壹聲,鍋裏冒起了壹股白煙。不過這次沒有起火。我拿著鏟子翻動了幾下,然後依媽媽說的再放進香料、胡椒,蓋上鍋蓋悶二分鐘左右。媽媽說可以了。我掀開鍋蓋,好香啊!壹股香味直撲鼻而來。
啊!不說那白白的蒜頭,不說那綠綠的蔥,也不說那黃黃的姜,也不說那金紅色的已熟的魚子,光說那氣味,就已經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高興得趕緊用鍋鏟把它裝起來,然後將鍋鏟壹丟,邊朝餐廳走去邊說:“我做好了菜了,其他的事妳去做了。”媽媽笑著對我說:“妳那就叫做好啦?真是的。”
晚飯時,我期待著爸爸吃我做的菜,期待著爸爸的肯定。爸爸終於將筷子伸向我的勞動成果。我緊張地看著,只見爸爸右手伸出的筷子準確地夾起魚子,肘壹轉,原來朝向外的筷子朝裏轉了,爸爸張開嘴接住,咬了幾下,臉上顯出壹種滿足的神態。我趕緊問:“好吃嗎?”“什麽好吃嗎,都好吃。”爸爸嘴裏含著飯吐著不清楚的話音。媽媽在旁笑著說:“兒子是問妳這魚子好吃不?這魚子是他自己動手煮的。”“好吃,好吃。我的兒子長大了,會煮菜啦。”我驕傲地回答道:“是的,也不看看我是誰。”
哈哈哈,餐桌上響起了壹陣開心的笑聲。
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4人的壹生,總有許許多多的第壹次,第壹次當“小老師”,第壹次登臺演出,第壹次養小動物······但讓我受益匪淺的還是那個難忘的第壹次。
那是在我4歲那年,我在壹個星期六的早晨,突然覺得身體有些不適,但我卻沒跟媽媽說。
因為自從有了妹妹,妹妹就只忙著照顧妹妹不管我了,所以我就沒跟媽媽說。
直到中午吃飯時,我才露出了“馬腳”。
那時。
媽媽叫我吃飯,我就感覺頭暈暈的,想吐。
當我坐下來,正要吃飯,就實在忍不住吐了起來。
那時媽媽可急壞了,連忙說“來,媽媽送妳去醫院檢查壹下”。
我生氣地說:“不用了,我休息壹下就好了,不用妳在那惺惺作態”。
然後,我躺在床上,媽媽看見我很難受,就摸了摸我的額頭,結果十分的燙。
媽媽當時十分著急。
於是抱著我,來到了醫院。
在來的路途中,我隱隱約約地看見媽媽包著我,眼睛裏含著晶瑩的淚珠,當時,我也哭了,那時,我也哭了,那是被母愛感動的眼淚。
過了壹會兒,我到了醫院,接受了醫生的治療,好了壹些了,雖然沒有全好,當是我感受到了幸福。
接著,當我睜開眼,和這個世界再見的時候,第壹眼看到的就是媽媽。
那時媽媽的臉上是那麽多讓我感受到母愛的淚珠。
我不禁立馬坐起來,喊了壹聲:“媽媽,我愛妳!”這時,我才明白媽媽原來是愛我的,媽媽的愛是這個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首歌至今還縈繞在我的耳邊。
挺好的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壹單元作文4
第壹次發表作文
我看見我們班的同學寫的作文發表了在羅湖區小記者報上,是多麽光榮啊、是多麽驕傲啊。
因此,我下定了決心,要有幾篇作文發表在報紙上。
所以,我會用每
壹天多余的時間了投稿幾篇作文。
我開頭以為發表作文是很簡單的,怎麽知道,我投的幾篇作文沒有壹篇是發表了的,我又去努力去將我寫的作文打上電腦去投稿,但是,還是沒有發表。
之後,我又去集中去寫壹篇作文,寫的也不錯,我就拿去投稿了。
小記者報發了下來了,我就四處的看,看看有沒有我的作文。
但是,我看了幾十遍都看不見。
唉,我投了14篇作文了,還是沒有壹篇發表,都是算了不發表了,我又想了想:“愛迪生發明電燈,已經有過1400多次失敗之後才成功。
諾貝爾發明炸藥,炸死了他的弟弟、炸殘廢了他的爸爸、經常炸傷了自己,用了不知失敗了多少次。
而我就只失敗那14次,就不想投了,就會做什麽是都不會參成功的。
所以,我壹定不能放棄。
”因此,我就沒有放棄。
我就又想,這壹次我要寫什麽好呢?是了“我後悔的事” 這題目不錯。
想完了,我就開始寫了。
寫好了以後,我就想,老師說,寫好了作文要修改,我就修改了壹下,我還是覺得不是很好,我就叫爸爸幫我修改了壹下,我又想,爸爸修改了我的作文,這作(轉載於:www.cSSyq.co m 書 業 網)文不就變成了爸爸寫的,我就又幫自己修改了壹下,才去投稿。
終於在福建省小記者報的第12期上登了我的第15次投的作文稿《我後悔的事》。
我知道了消息時,我驚喜萬分,心裏又想:“這壹次作文可以發表,都是因為我相信了只要努力,就壹定可以成功,寫作文要多修改。
我真的是相信對了。
第壹次作文登報
發語文報,是我最期待的事情。
我曾經向語文報投過壹次稿,我總盼望語文報上有我的文章!今天下午發語文報了,我充滿信心地去領報紙。
在報紙的主頻道有個醒目的小標題《自立多好》咦?這不是我投稿的文章標題嗎?我的心提起來,我很興奮,我猜想難道真的是我的文章發表了?我怕白高興壹陣,又看了看作者,不錯,正是我的名字,我已經有了80﹪的把握,還是謹慎點好,和我重名重姓的多的是,上次就有壹個“劉暢”上報,我欣喜若狂,但看看內容竟然不是我寫的,我差點暈過去。
這樣空歡喜的經驗我可是多之又多。
“啊啊啊!”我連尖叫三聲,又壹蹦三尺高,“我的作文上報紙了!”興奮和激動占據了我的心。
同學們也紛紛圍了上來,問我是真是假,“妳們不相信?”我顯然有些生氣,但還是抵擋不住心底的喜悅。
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歡快。
同學們贊賞我、誇獎我?我有些顯得飄飄然了。
但我很快清醒過來,我想:壹份耕耘,壹份收獲,我之所以投稿成功,是因為經過了我的努力,也用了壹定的時間。
當然,我們班裏作文寫的好的,真是人才濟濟!但他們為什麽沒有投稿?這使我想到生活中是需要有心人的,是需要留意身邊的事的,語文報每壹期的內容我幾乎是都認真看,所以那些征稿啟示之類的文章我都仔細看過,我把握住機會,於是就成功了。
換個角度想,如果同學們都投稿的話,成功的喜悅就不是我壹個人
分享了,所以我也沒什麽可驕傲的。
在我看到我的文章上報的時候,那這件事已經是過去了,昔日的輝煌和驕傲對於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壹切從零開始,站在新的起點上,再接再厲。
第壹次作文登報,使我明白了有付出自然有回報、敢拼才會贏的道理。
我終於嘗到了投稿的甜頭,既讓我信心更加十足,又提高了我對寫作的積極性,真是壹舉二得啊!
六年級第壹單元作文5小朋友:描述“第壹次……”的文章,我們已經寫過多次了,大朋友,妳能告訴我們應該從那些方面來入手寫好這次作文嗎?
武老師: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要把第壹次經過的事情敘述完整。因為是第壹次,自己壹定會有很多新想法,壹定要把自己的新想法寫出來寫具體。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特別是生活中那些富有情趣的細節,壹定要細致地描寫。力求寫出生活的情趣來,寫出新穎的情景來。寫自己第壹次的新發現,可以用順敘的.方法,也可以用倒敘的方法。在文章的結尾,要註意寫出事情的意義來,力求使文章具有壹個新穎的主題。從而達到立意的創新。
小朋友:寫難忘的第壹次的事,不寫自己做的,寫聽到的看到的,可以嗎?
武老師:有些事雖然不是自己親身經歷,而是別人做的,但是妳第壹次親眼看到了或者第壹次親耳聽到了,這樣的事也可以寫下來。要把這樣的事寫真實,妳壹定要仔細觀察,或通過詢問來了解詳情,如果只是壹般地看看、無心地聽聽,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幹巴巴的表面現象。如果我們把壹些好的文章拿來好好地看壹看,想壹想,就不難發現,文章裏所寫的事都是實實在在的,是經過自己認真思考的。這樣的文章不但真實可信,而且富有積極意義。
小朋友:在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第壹次”,那麽,寫哪壹種情況的“第壹次”呢?
武老師:人的壹生中,難忘的“第壹次”的現象太多了,尤其是小學生難忘的“第壹次”的情況就更多,而且,這個“第壹次”與那個“第壹次”間隔時間也不會很久,甚至就在最近發生,對於“我”也不例外。在這些小學生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學做某些事情,每天都可見到壹些新鮮的事,這就形成了“第壹次”。既然是“第壹次”做,當然就不壹定能做好,就有可能失敗,就會遇到挫折,當然也有做成功的。既然是“第壹次”遇到,當然就有壹種新鮮的感受,就有壹種害怕、擔心或好奇的感受。想壹想,妳的“第壹次”什麽事兒最難忘?就寫那個“第壹次”。
小朋友:我想寫“我”第壹次說謊,因為是第壹次,所以說謊不自然,以致露出馬腳,還有表情不自然,說話吞吞吐吐的。把這些記敘清楚了,就符合“第壹次”’的要求了。
小朋友:我想寫“我”第壹次遲到,如“我”從未遲到過,可是有壹次,因為某種原因,“我”第壹次遲到了,“我”戰戰兢兢地來到教室門口,小聲地喊著“報告”,低著頭,等待老師的發話,重點寫第壹次遇到的心理和“我”在教室門口喊報告的前後經過情景。
小朋友:我想寫“我”第壹次喝咖啡的情景,那顏色濃濃的紫紫的,那味道甜甜的苦苦的,可是價錢又那麽貴,“我”太不想喝了。
小朋友:我想寫“我”第壹次坐汽車,第壹次溜冰,第壹次下棋等等。
小朋友: 我對語文數學課可能不太感興趣,但是我對手工課卻情有獨鐘。因為在手工課上,學做拉花,學做雕刻,學做……
武老師:應該寫妳最感興趣的難忘的“第壹次”。在家庭裏,如果妳的奶奶對繡花很有研究,妳不仿學學繡花;如果妳的媽媽對打毛線衣很有特長,妳不妨跟媽媽學習打毛線衣;如果妳的爸爸對做菜很有壹手,妳不妨跟爸爸學壹手燒菜的絕活……妳壹旦學會了,妳的寫作也就有材料了。
小朋友:寫《難忘的“第壹次”》,有哪些選材的小竅門呢?
武老師:寫《難忘的“第壹次”》的壹件事,壹定要圍繞作文的中心思想選擇自己最熟悉的、真實的、親身經歷的、感受最深而又比較有意義的、具體的、新穎的、典型的事件作為作文材料,這些事情包括自己做的、看到的、聽到的、和別人壹起做的……這樣才能充分表達中心,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對於與文章中心密切相關的部分要作為重點詳細地寫,對於那些只起襯托作用的情節要簡略地寫,甚至壹筆帶過;凡是和中心沒有關系的材料,即使非常熟悉、有趣,也絕對不能寫,這樣,才能有利於表達中心思想。
小朋友:我已經準備開始寫作文了,重點寫什麽還沒有想好,武老師,妳能告訴我嗎?
武老師:寫作難忘的“第壹次”的事情時,既要寫清第壹次所做、所見、所說、所想的經過,又要突出其中的主要內容、重點情節,要能看出“第壹次”與第二次的不同點,展示出作文的新鮮內容。比如妳要寫第壹次家庭勞動,妳就應該詳細地寫出第壹次的感覺或體驗來。例如洗衣、洗菜、淘米、做飯、生火、收拾屋子、買油鹽醬醋之類的勞動。有的同學經常參加家務勞動,有人參加家務勞動比較少。參加家務勞動多也好,少也罷,寫“第壹次”。我們應當從許多家務勞動中挑選出“壹次”來寫。挑選什麽樣的呢?應當挑選自己最熟悉的、最感興趣的、感受最深的來寫。因為最熟悉,妳對勞動的過程了解得最清楚,才有的可寫,寫起來才得心應手。因為最感興趣,寫起來才津津有味,才能寫出勞動的情趣。因為感受最深,寫的時候,才會把感受、體會融註其中,寫出的文章才會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