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原子彈事件的原因
廣島原子彈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其原因少不了幾個美國為了自己榮譽而復仇大事件:
壹、為珍珠港事件的美國利益、榮譽大損而報復日本軍國主義: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沈,壹艘擱淺,其余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這次襲擊激怒了美國民眾,美國從此宣布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利益、榮譽大損,美國軍隊除了局部的空、海戰予以報復日本軍國主義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戰場沒有重大的進展;對於已經試驗成功的原子彈,提供了大規模報復的機會。
二、為塞班島戰役傷亡軍人復仇:
塞班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於1944年6月15日至7月9日發生在馬裏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對日本軍隊進行的艱苦卓越的戰役。在塞班島戰役結果就是美軍戰勝了日本軍隊,日軍傷亡4.1萬余人,被俘近2000人;但是美軍也在武器優良的條件下,受到較大的損傷,最為美國民眾看重的就是傷亡1.6萬余軍人。
這麽大的傷亡,是美國歷史上少有的事件,也是美國榮譽的損失,所以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也是挽回美國國家、軍隊榮譽的舉措之壹;
三、原蘇聯攻克德國柏林和宣布對日開戰的影響: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西方主戰場,原蘇聯軍隊實施的戰略性進攻,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國,德軍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經激烈巷戰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5月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在柏林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殲滅德軍48萬人,繳獲火炮600門、飛機500架。柏林戰役結局標誌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戰場勝利。原蘇聯軍隊在攻克柏林後,立即宣布在亞洲東方戰場上對日開戰,並且開進我國東北戰場,取得相當的勝利。
而美國軍隊為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東戰場,經過上述的戰役後,日本軍隊在敗勢已定的局面下,還是不接受反法西斯聯盟的《波斯坦公告》,嚴重危害了美國老大的競爭地位(主要與原蘇聯的競爭),所以要由壹個重大的突破,逼使日本接受《波斯坦公告》,挽回美國世界老大的面子,所以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也是挽回美國國家、軍隊榮譽的舉措之壹。
四、美國搶先試驗已經完成的原子彈,在日本本土測試原子彈的威力:
20年代的20-30年代,德國在原子彈方面取得的相當進展,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擔憂:壹旦納粹首先取得原子彈的試爆成功的,那麽世界老大那勢必有納粹德國所有,以致美國的決策者們也深知納粹德國壹旦首先擁有原子彈的嚴重後果。而二戰開始後德國納粹對於科學獎的迫害,使得壹大批涉核科學家而逃亡到尚未宣戰的美國,與此美國就利用自己、和逃亡到美國的科學家抓緊原子彈的制作試驗,二戰開始後羅斯福總統下令成立壹個鈾委員會,專門進行原子彈的研制工作,終於40年代初完成了原子彈的制作。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原子彈試爆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先於納粹德國試驗原子彈,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在日本廣島、長崎進行了世界上第壹次核爆炸。壹是迫使日本接受波斯坦宣言,二是繼續保持世界老大地位,三是為美國發展原子彈技術和裝備留存了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