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簡介
顧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曾化名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朝直隸昆山縣(今江蘇蘇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
知識淵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顧炎武文章講求經世致用,講究實用,不事藻飾,樸素自然,論理清楚。詩作如杜甫,用典精切,多關心時事。晚年詩風壹變,充滿想象,甚至將神仙、道法等融入詩歌。
擴展資料:
顧炎武他反對宋明理學空談“心、理、性、命”,提倡“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和對器物的研究,強調“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器則道無所寓”,因而提出以“樸學”代替“理學”的主張。
清代中期許多學者以此發端,崇尚研究歷史典籍,對中國歷史從天文地理到金石銘文無壹不反復考證,被稱為“乾嘉學派”。顧炎武則由於其經史考證的嚴謹學風,被普遍認為是學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顧炎武故居位於千燈古鎮之千燈浦西,蔣涇南岸。故居為顧炎武祖父顧濟創建,嘉靖年間為倭寇所毀,嘉靖帝於原地賜重建。顧炎武故居座西朝東,為五進大宅。正廳貽安堂為明代建築,雕梁畫棟。故居後園有顧亭林之墓和石馬。
百度百科-顧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