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在當時為什麽是禁書?
第壹、清朝文字獄嚴重,朝廷底層官員不敢保留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都會對民眾進行思想束縛,比如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也例外,清統治者在當時大興文字獄,任何沒有政治色彩的文章和書籍都可能被斷章取義而後獲罪。因此寫作的人很小心,想要公開出版書籍的人也很小心,因為壹不註意就是殺身之禍。
除了正規傳統的文學,很多書都被列為禁書在銷毀之列。紀曉嵐負責編纂的《四庫全書》雖然留下了很有優秀的作品,但是被毀的書籍更多,占了所有收集數目的十分之九。《石頭記》因為其先進性不免也被納入禁書行列。
《石頭記》內容本身沒有任何問題,這也是它後期能夠保存下來的根本原因,只是這段過程有很多的波折。
據說和珅看了《石頭記》覺得很好想要保留,但他又怕皇帝認為這是謀反的書,於是他便采取折中的辦法,每日去給皇太後講紅樓夢,讓皇太後對紅樓夢產生好感。果然,太後被和珅講的故事吸引住了,並且讓皇帝刻版印刷,《石頭記》才被平冤流傳了下來。
第二、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相悖
《石頭記》是壹本基於作者真實生活所創作出來的小說,其中的事情不乏作者的悲憫之心和反思,因此它所反映的壹些思想和當時的社會主流價值觀相違背,它的新奇能得到大眾的喜歡,卻未必能被禮教所接納。
第三、其內容引起上層貴族的不滿
在那個時代很少有描寫貴族生活的小說,也很少有人能夠探究他們的生活狀態,《石頭記》的出現彌補了這壹空缺,在當時頗受民間讀者的歡迎,但是卻不能被上層貴族所容。
托爾斯泰寫過貴族生活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可是《石頭記》的出版早它100多年,可想而知在當時《石頭記》要承受多少指責和反對。
創作背景: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沈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裏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壹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壹家遷回北京。
回京後,他曾在壹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裏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紅樓夢》壹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