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美國來電:大國博弈,氣氛微妙,壹場攻守逆轉,在悄然之間完成?

美國來電:大國博弈,氣氛微妙,壹場攻守逆轉,在悄然之間完成?

2021年9月11日,距離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正好二十年。

不過這篇文章,不是來談什麽911的,就是恐怖襲擊,就是人間災難,也是美國的,事件萬物,皆有因緣,昂撒匪幫和猶太奸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021年進入9月份,在宏觀層面,大國關系上,發生很多大事:

中國對內經濟改革拉開大變局的時代,勢大力沈,態度堅決,“***同富裕”成為主旋律。

經濟,貨幣環境穩健,偏緊,放棄短期增長目標,追求跨周期的突破發展,思路非常清晰。

在這樣的宏觀大環境下,規則被顛覆,玩法被改寫,很多底層邏輯都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變。

當然,面對後疫情時代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貿易關系,中國的做法,是戰略層面的進擊和彎道超車,而戰術層面,是舉國體制,全面防禦。

而中國最大的對手,當然這個對手的關系,是美國自己確立的,最近的經濟和貨幣情況,顯然很不樂觀。

對外,阿富汗大撤軍,戰術收縮意圖明顯:戰爭支出,不堪重負。

對內,超發貨幣已經引起國內嚴重通脹,疊加疫情反撲管控不力,非農就業數據8月份大跌眼鏡。

美國對外債券上限已經現實觸頂,但是印鈔機卻停不下來。

很現實的壹個趨勢,那就是美國的美元霸權,撐得很艱難,也到了壹個比較關鍵的節點了。

這是壹個微妙的時間節點,美國終於撐不住了,主動給中國打電話了:

元首級別對話,重量和意義,不言而喻。

這是壹個重要的時代信號,說明中美博弈,已經走到了壹個關鍵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攻守易勢,悄然完成。

這篇文章,就對這個時代的信號進行解讀分析。

美國來電,絕對是事出有因,自家什麽情況,不是說想掩蓋就能蓋得住的。

在美國總統來電以前,其實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背景:

第壹個是美東時間9月3日,8月份美國非農數據出爐,意外爆冷,嚴格意義上,可以說是不及預期。

這個我寫過文章分析(美國非農數據意外“爆冷”:美國經濟,正在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第二個,是美國現任財政部部長耶倫老太太,

面對這樣的情況,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再也坐不住了,她表示美國將會在 10月份花光全部的錢,就連還債務利息的錢都沒有了。 如果資金耗盡,該國就會觸發 歷史 性違約,美國政府信用將會受到質疑,金融體系也可能會迎來毀滅性的傷害。

其實美國國內通脹才5字頭,並不是美國當前最大的經濟問題, 歷史 上美國幾次經濟周期裏面超過20%的通脹時期比比皆是。

“兩害相較取其輕”,美國的美聯儲,很顯然只能繼續開動印鈔機吊命,但是對於對應貨幣超發帶來的債務見頂危機,無能為力,現在,這個已經不是什麽理論上的危機,而是肉眼可見的威脅了。

按照美元結算的霸權邏輯,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家,自己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對外轉移通脹,讓其他國家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讓其他國家購買美國的國債,總之,就是“美國優先”,讓全世界為美國的高福利國內經濟買單。

放眼全世界,能解決美國問題,至少說有資格,有體量能夠解決美國當前即將爆發的債務危機的,只有中國。

所以,美國打電話過來了,規格很高,級別頂格,各種意味,不言而喻。

至於說了啥,其實完全沒有解讀的意義,新聞通稿,官方口徑,中規中矩,但是這個事情本身,非常有看點。

說心裏話,作為壹個愛國青年,看到美國主動來電這個事情,心裏是很開心的。

壹貫高傲,不可壹世的鷹醬主動低下頭顱,這本身就是很值得開心的壹件事。

通稿上寫著的是 應約 ,說明是拜登主動發起的本次通話。

上壹次這個級別的通話,還是慶祝拜登正式上任美國總統, 今年2月11日,比較官方,約定俗成,走走過場的對話,時間壹晃,半年多過去了,這壹次,是美國打過來。

這也側面說明,拜登確實很著急。總統著急,美國也著急,美國的經濟更著急。

不管是昂撒匪幫,還是猶太奸商,可能是世界老大的位置坐得太久了,美國已經忘記了,他也有求人的時候,迫不得已求人的時候也是別出心裁,每次都是壹種高高在上的態度,明明是霸權掠奪,規則紅利吃盡,還要做出壹副施恩於人的姿態,這就是霸權幻覺。

形勢比人強,在內憂外患的經濟壓力現實情況下,鷹醬也只能低頭了。

能讓美國做到這種程度,就很不容易了,同樣,也說明美國的經濟壓力,已經到了壹個非常關鍵的節點。

其實從2021年阿拉斯加會談以來,美國向中國釋放所謂的求助信號,可謂是非常頻繁。

只是姿態放不下來,架子壹直端著,扭扭捏捏,拉不下面子。

4月份以後,從4月份至今,美國只要壹公布CPI,當天或者隔天就會派人給我們打電話,要不就說要派人訪問我們。

煙霧彈是放了個夠,輿論喧囂,地緣動作頻繁,小動作小姿態可謂是從來都沒有斷過。

規格越來越高,中美之間的交流,在阿拉斯加會議以後陷入僵持以後,拉不下面子的美國,和中國開啟了壹場壓力測試壹般的持續交流試探。

說明什麽問題?

壹方面,是中國付出巨大代價抗擊疫情,保障生產,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和貿易實現恢復的主要動力,世界的災難,某種程度上成為自強自立的中國崛起的關鍵動力。

壹方面,是美國的資本燈塔,日益暗淡,霸權主義,不得人性,美元規則,經過幾輪全球範圍的經濟危機和金融風暴,也讓全世界對美元那套貨幣潮汐,巧奪豪取的套路看得清清楚楚,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去美元化”,讓美元霸權的根基開始被動搖,如果美國不能通過美元發動的貨幣戰爭全球掠奪來維持美國國內經濟,那後面的日子怎麽過?

客觀來說,其實在2020年以前,美國雖然說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比較警惕,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認為中國可以威脅到美國的程度,按照美國的思路,通過系統性的貿易制裁,然後發動地緣戰略,就能讓中國按照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向去發展,那就是讓中國屈服,不進行技術發展,生生世世996,充當他們其廉價勞動力,為其不斷地生產商品,順便還接盤美債。

簡單來說,就是要把對付日本那套套用到中國頭上,發展起來了就是鐮刀割過來,不聽話就威逼利誘。打擊中國出海公司,搞貿易戰,地緣政治手段……對於美國來說,無非就是用實力和中國進行持續打擊的這麽壹個思路。

但是壹場疫情,讓美國的美夢和計劃徹底落空,疫情沖擊和損失面前,除了印鈔票,當慣了老大的美國自然以為,全世界都要敞開大門,予取予奪。

這壹次,不壹樣了,中國不吃那壹套了,沒有疫情,都下死手,難道指望這樣的關系背景和基礎之下,還會願意幫助美國?

當美國還沈浸在理所當然的“美元超發,產業遷移,摧毀中國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的邏輯裏面的時候,絲毫沒有發現,原本美國計劃代替中國的產業遷移的國家,都已經在疫情中躺平,不僅如此,長期內斂的中國,竟然前所未有的在匯率上強硬起來,不僅沒有被因為通脹而導致的輸入型通脹所影響,反而層層加碼,保障匯率,提高商品價格,把美元通脹向美國反向輸出。

這道理很簡單,原本以為嚇唬嚇唬就能讓人掏出錢包的劫匪,卻遇到了狠茬子,不僅不怕,而反手拿起武器反擊。

不僅如此,中國還持續拋售美債:

作為全球第二大美債持有國,中國的態度和立場非常的清晰, 哪有氣勢洶洶,便宜占盡談生意的說法?

多項因素疊加,更是進壹步加大了美國的國內經濟壓力和危機,對外債務,對內通脹,經濟復蘇無力……

所以才說,世間萬物皆有因緣,美國總統主動來電,每個月CPI數據公布以前都快形成固定“例假”的試探,都是有原因的。

打電話,永遠都是投石問路,大國博弈,說到底還是利益層面的關系問題,既然是利益層面,總是要面對面,坐下來,拿出合同,拿出誠意,據理力爭,勾心鬥角壹番,利弊權衡,多方利益考量充足以後,簽字畫押的。

如果美國拉不下臉面,拿不出誠意,不拿點硬貨出來,這種生意是絕對走不下去的,甚至於說,連最基本的合作意向階段,都很難實現。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積弱已久的舊中國,也不是百業待興,缺乏底氣的發展階段了。

沒有盲目地吹噓,就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低福利,高產出,貨幣和債務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很難走下去了。

中美博弈,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但是讓中國繼續吃虧,承接美元通脹,這壹次,恐怕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付出和回報值不值得的問題了。

盲目高喊愛國口號沒有意義,真正為國思考行動擔憂才是真實。

接下來,中美博弈,會因為美國主動來電這件事,發生很多變化:

1、首先是中美對抗,會有壹個比較緩和的階段,必然會出現:

這對於中國國內的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來說,無疑會帶來提振信心的短期效應。

畢竟,中國金融市場的軟骨頭病,可不是短期就能治得好,拔得了根的。

這個對於投資領域,金融交易市場的群體來說,壹定心領神會。

2、在中美實質性關系走向沒有確定以前,人民幣有進壹步走強的可能:

這是基於中國國內貨幣緊縮,穩健謹慎的現實政策環境,結合美元超發不停歇得到的結論,此消彼長,貿易上還不吃虧,美元貶值是必然趨勢。

而這個趨勢要得到扭轉或者改變,最重要的要看中美關系下壹步實質性地走向。

3、基於美國的合作訴求,中美之間貿易,技術層面的摩擦和限制,會迎來壹個緩和期:

針對華為這樣的出海 科技 企業,特別是針對孟晚舟的政治迫害,就會被美國當做誠意進行調整,而相應的芯片, 科技 卡脖子的情況,同樣也會有所緩和。

但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政治為經濟服務,本質上美國是不可能從根本上希望中國全面崛起的,特殊時期,特別需求,適當讓利,總是需要的。

4、中國國內的經濟不值得盲目樂觀,短期的國際環境緩和不可能對已經堅定信心的經濟路線轉向和突破發生改變,

和美國的大國博弈,註定是艱難煎熬漫長的,底層邏輯不會發生什麽變化,美國是困難當頭,對於中國崛起的趨勢,絕對不可能發自內心的去接受和承認。

短暫的關系緩和,不代表未來的博弈,競爭,甚至是對抗會輕松,這個底層邏輯的基礎上,其實很多趨勢方向,並不復雜。

文章最後,談幾點個人淺薄的思考觀點:

1、對於中國國內經濟的參與者來說,美國的美元貨幣政策,其實去猜測預判完全沒有什麽意義,特別是投資關聯的群體,不要有什麽僥幸心理,美國的經濟這壹次出現重大風險和問題,是必然的,時間問題而已,不安心,不關聯,就不要去關心。

說句不客氣的,順風順水都不壹定抓的住機遇的普通群體,就不要想著去充滿風險危機和不確定的環境中占什麽便宜了,壹招失算,粉身碎骨。

2、永遠不要去質疑,懷疑我們祖國的堅強意誌,堅定信念,還有決心態度,國內經濟的方向壹旦定下來了,就沒有什麽大而不倒的說法,很多原本的 遊戲 玩法,盈利渠道都要改變,不要和趨勢為敵,不要和國家開玩笑。

3、中國對於經濟系統和 社會 系統的偉大改造工程,不會因為美國的外圍態度和需求發生改變,有些事情,是必然要做的,有些主動,是壹定要握在自己手裏面的。

經濟層面,能源,農業, 科技

社會 層面,核心價值觀重塑,***同富裕的目標樹立

產業層面, 科技 自強,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專精特新,小巨人,青山綠水雙碳目標。

曾經在中國經濟環境和價值觀層面占據的房地產,互聯網經濟,金融高利貸,還有債務驅動高汙染高能耗,以及血汗工廠模式?

為了中國實現真正的高光時刻,有些依賴,有些規則,必然會發生改變。

這才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本質意義。

大國博弈,攻守易勢,並不值得盲目驕傲和高興。

借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女士的壹句話,作為今天文章的點睛收尾:

“我想只說壹句,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

勝不驕敗不餒,即使氣勢上,形勢上取得了上風,也要謹慎內斂,大國博弈,永遠不會輕松,和自己的祖國壹起崛起,才是正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