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秤的分度值、誤差,準確性、穩定性、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等問題。
2、按照JJG-648的計量檢定規程。分別m<500e 500e<m1500e下分三個計量檢定段誤差分別為正負0.5e、1.0e、1.5e。所以要根據實際的分量來計算。而非整量程段只有壹個誤差系數。
3、偶爾還是經常?可大致檢查壹下幾個方面。1、秤體是否安放水平?2、傳感器是否松動?3、卸荷螺栓是否卡死?然後再考慮儀表或者傳感器重復性、秤體是否變形等方面問題。往往儀表傳感器沒啥問題,都是些小問題引起的。而且這個和使用情況也有關系,有的秤進水了啥稀奇古怪的問題都有,而暴曬過之後又恢復正常。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這個可以參照JJG-648計量檢定規程。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實際上由於三級秤的規定,所以廠家制造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來的。也就是不會出現壹家壹個標準。說明書以及銘牌上都會詳細標註尺寸、最大量程、最小稱量範圍、檢定精度等必要信息。無需自行計算。
5、計量時,所稱量物體最好在秤的滿量程的80%左右。就好比拿米尺去量幾個厘米甚至幾個毫米。誤差自然會大。
6、妳的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同壹臺電子秤。我之前也說了分度值分為檢定分度和顯示分度。檢定分度在出廠時,廠家就已經按照計量檢定規程生產制造完成。所以檢定分度是死的。而顯示分度是可調的。那就好比,原本我10克的秤被強行拉到1克的顯示分度,甚至0.1克的顯示分度。那自然稍微的擾動幹擾就能引起巨大的變化。原本1個人幹1個人的活的,現在壹個人幹十個人甚至壹百個人的活,自然出錯的可能大大增加了。而如果是不同的秤之間則根本不成立,三級秤、與四級秤之間的精度差距豈是可同日而語的。分析天平甚至可以做到百萬分之壹克的精度。所以絕對不可壹概而論。
7、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說的是顯示分度和檢定分度。如果10克的秤,沒有砝碼情況下非得校正為495克,那麽建議更改顯示分度為5克。當然,強烈建議使用標準砝碼。往往標定時的不規範會引發使用時候的大麻煩。況且現在的砝碼也不是很貴,買壹個兩個保管好的話使用年限還是相當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