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練習冊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答案

練習冊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答案

第壹課 人猿相揖別

1、直立行走對人類體質產生了哪些影響?P5

兩足行走不僅是壹種重大的生物學上的改變,也是壹種重大的適應性改變。由於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來,手腳逐漸形成;直立使喉頭的聲道角變小,促使發音器官出現很大變化,語言產生;直立還使頭顱托置於脊柱上,使視野開闊,促進腦的發育,人腦逐漸形成。

2、觀察圖1-3,比較猿“手”與人手的區別。P5

猿“手”同攀緣生活相適應,大拇指短小,大魚際肌群不發達,不能靈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動。而人手經過長期勞動,大拇指增長,拇指第二節指骨的頂端高於相鄰的指掌關節,大魚際肌群發達。因此,大拇指能夠同其他四指靈活對握,做出猿類不能做的精細而多樣的動作。

3、勞動對人類的誕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勞動在今天有什麽現實意義?P5

從猿到人的轉變,勞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離不開勞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現實意義: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促進社會的發展,勞動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要以勞動為榮,熱愛勞動,樹立勞動觀點。

4、古人類生活在哪些區域?(非洲、亞洲、歐洲等地)

古人類生活區域的氣候有什麽特點?(溫暖、濕潤、植物繁茂)P6

5、比較圖1-6和圖1-9,說說山頂洞人與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吻部前伸,沒有明顯下頦,臉部仍保留著某些猿的特征。而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山頂洞人的臉部與現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頂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

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與鉆孔技術,會人工取火,生活群體是氏族。

7、遠古人類的取火方式:雷電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 鉆木或擊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處:人類可隨時使用火,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進壹步增強。

8、比較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異同

生活時間 生活地點 體態 社會組織 取火方式 生產工具 生產方式

北京人 距今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都屬於舊石器時代) 頭部保留猿類特征 原始人群 天然火 打制石器 采集、狩獵

山頂洞人 距今18000年 外貌特征與現代人基本壹樣 氏族公社(血緣) 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為主,出現磨制石器和鉆孔技術 采集、狩獵、捕魚

[自我測評]1.正確答案為B和C。2.可從身體形態(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幾方面

思考。 3.排列順序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種、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課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1、 在世界農業、畜牧業起源時期,世界主要農作物和馴化動物的整體空間分布有什麽特點?

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西亞、中美洲和歐洲

2、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標誌著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食物生產的革命(有了穩定的衣食來源)。①使生產工具有了顯著的改進,出現了磨制石器,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②推動了原始社會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例如制陶、制革、紡織等以婦女為主的手工業;③促使農業村落出現,人類逐步實現了定居生活。

3、 較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先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的“新”表現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鐮作為磨制石器的代表,側重於生產領域;陶器作為重要的生活用具,側重於生活領域

4、 農業的產生、家畜的馴養、陶器的發明、與定居的實現有什麽關系?P12

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產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現,使人類逐漸開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農業村落。定居生活促進了原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也促進了人們精神生活的改善,對於人類文明的起源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5、 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麽特點?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麽關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遺址處於黃河流域,氣候冬冷夏熱、幹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涼。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麽特點?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麽關系?

幹欄式木結構建築。當地處於長江中下遊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多雨,這種房屋利於通風、防潮。

6、先民的精神世界體現在哪些方面?藝術、宗教信仰、審美觀念、科學萌芽,圖騰崇拜等方面

7、第壹單元內容列表

生活時間 遠古人類 特點差異

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170萬年 ①雲南元謀人(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

生產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產生活靠采集狩獵為主

生活方式過著群居生活

距今約100萬-50萬年 ②陜西藍田人

距今約70萬-20萬年 ③北京人

距今約18000年 ④山頂洞人

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1萬年 生產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生產生活靠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為主

生活方式上過著定居生活

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

距今約7000年 ⑤浙河姆渡遺址

距今約6000-5000年 ⑥陜西半坡遺址

距今約5000-4000年 ⑦炎黃堯舜禹傳說

P15[自我測評] 1、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相比,新在哪裏?

生產方面:生產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

2. 比較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的異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異同)

河姆渡遺址 半坡遺址

區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生活地點 浙江余姚 陜西西安

生活時間 距今約7000年 距今約6000-5000年

自然環境 氣候比較濕潤多雨,水網密布 氣候比較幹燥少雨,河流較少

建築樣式 幹欄式木結構 半地穴式(圓形尖頂小屋)

種植的農作物 水稻 粟(小米)和小麥

馴養的動物 牛 豬

制作的陶器 黑陶 彩陶

相同點 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會建築房屋,建立了農業村落,過著定居的生活,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3.法國的造石器專家承認:沒有人能比得過原始人的制作工藝。這說明了什麽?

因為原始人使用最簡陋的工具,能加工出適合生產的石斧等各種促進人類社會物質生產的工具,體現了高超的制作工藝並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 傳說故事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系

傳說故事包含了壹定的事實成分,這些歷史事實可以通過考古發掘來印證。傳說故事和考古發掘都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2、P17○這些文物印證了炎黃傳說中的哪些內容?這些文物說明當時人們會紡織、養蠶、制造陶器、以船為交通工具(半坡遺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壺),當時還出現了原始音樂(半坡出土的陶塤和河南舞陽出土的骨笛)。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的歷史有什麽意義?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可以從不同側面揭示歷史事實,幫助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發展與沿革。

3、評價禪讓制:這種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個氏族成員的微弱力量匯集起來,跟自然界進行鬥爭,對生產力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但是,當時人類社會處在最低的發展階段,原始的民主制度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當時不發達的生產力相適應。

P18[自我測評] 1.傳說中,炎帝的功績有:教人農耕、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集市;

黃帝的功績有:開始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們打井。

2.古代兩河流域、希臘、和中國的傳說有什麽***同特點:①從傳說反映的時間來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②從內容來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眾的英雄史觀傾向;③從歷史資料的形式來看,都屬於口述資料;④從它們的意義或價值來看,傳說故事中包含了壹定的事實成分,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3. 為什麽炎帝和黃帝被稱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①黃帝、炎帝的發明創造從物質、精神方面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②黃帝、炎帝等部落通過戰爭與融合定居中原後,***同開發黃河中下遊兩岸,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因此,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4、在保護文物古跡時,可能會與哪些方面發生矛盾沖突?

城市建設 旅遊開發 資金短缺 技術落後 能源開發(書上P20案例:埃及金字塔體現了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之間的矛盾;平遙古城體現了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尼羅河沿岸古跡體現了文物保護過程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矛盾。)

5.保護文物古跡有何意義?①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人類***同的財富,它們可以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②文物古跡有許多研究和欣賞價值,通過這些文物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了解自然,增長見識。③文物古跡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重要資料,也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④保護文物古跡不僅是歷史科學發展的需要,而且對於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優化社會生活的人文環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養等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6.怎樣樣保護文物古跡?①根據具體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對古跡的整修建議;②劃定專門保護區,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和規章制度並加強宣傳;③落實消防措施,有專人看護;④改進周邊地區的環境,進行必要的綠化。⑤政府要投入資金、技術、人才組織修復等

第二單元 文明的起源

第壹課 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

P28這壹時期已經從石器時代向金屬時代過渡,農業上已經率先進入了犁耕時代。

[自我測評]1、比較四大文明古國(文明發源地、產生文明時間、統壹時間、統壹者)

文明古國 文明發源地 產生文明時間 國家統壹時間 統壹者

古埃及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美尼斯

古巴比倫 幼發拉底河、底格裏斯河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紀 漢謨拉比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3世紀 阿育王

中國 黃河、長江流域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

2、四大文明大致位於哪個溫度帶上?從地理環境看,它們有什麽***同點?說明原因(為什麽早期人類文明都發源於大河流域?)

溫帶。 這些文明都屬於農業文明,都位於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多雨,利於農作物培植和生長,適宜人類居住和生存,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見,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第二課 早期國家的形成

1、禪讓制和世襲制的比較

統治者產生方式 特點

禪讓制 民主選舉 “天下為公”

世襲制 父死子繼 “家天下”

2、比較四大文明古國的異同(城市、王權、社會等級、刑法)

城市 王權 社會等級 刑法

埃及 孟斐斯 法老 統治階層:王室、僧侶、貴族;

自由民:工匠和農民;奴隸

兩河流域 烏爾城 國王 奴隸主、自由民、奴隸 《漢謨拉比法典》

中國 二裏頭 國王 貴族、平民和奴隸 嚴酷刑法

印度 摩亨佐?達羅 國王 ①婆羅門②剎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羅

3.為什麽說《漢謨拉比法典》是壹部代表奴隸主意誌的法律?

①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②法典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④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⑤法典保護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利益。

4、《漢謨拉比法典》對當時的意義:是國家出現後的產物,是鎮壓勞動人民反抗、加強和鞏固王權統治的工具,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現在意義: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於我們全面了解古巴比倫當時的社會情況,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是人類由史前時代向農耕文明時代過渡時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實質:法典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與現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漢謨拉比法典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5、印度種姓制度(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工具

地位 等級 名稱 代表的社會階層 該階層的職責或義務

統治階級 壹 婆羅門 僧侶 掌握宗教文化祭祀大權

二 剎帝利 國王、武士、官吏 掌握軍事行政大權

被統治階級 三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等 供養前兩個階層

四 首陀羅 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者(奴隸、理發師等) 沒有任何權利,處在社會最底層

第三課 告別野蠻

1、書P36答案 ①、刻劃符號根據壹些特定的符號來表達信息,圖畫文字根據形象的畫面來表達信息;圖畫文字比刻劃符號更進壹步,是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的表達思想的手段,它沒有讀音,目的只在表意。②、刻劃符號和圖畫文字只是幫助記憶的壹種途徑,離開了記憶者,別人就無法了解其意義。人們並不能把這種圖畫形式和語言結合起來,壹個個讀出音來,只能在壹定的條件下利用它交流思想。

2、比較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古老文字 各自特點 ***同點

發源地 形成時間 發明者 構造特點 書寫材料 都是從圖畫文字逐步發展而來,把繁復不易刻畫的圖形簡化為壹些符號性質的象形文字,使它能記錄語言,具有相對固定的形、音、義;都是不同區域的人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都是現代文字的起源。

象形文字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人 “畫成其物” 紙草

楔形文字 兩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 蘇美爾人 筆畫像楔子 泥版

甲骨文 黃河流域

(殷墟) 商朝 中國商朝人 “刻成其物” 龜甲、獸骨

3、文字究竟是誰發明的?(人民群眾發明的) 文字的產生有什麽歷史意義?①文字的產生和使用,標誌著人類告別野蠻,開始進入文明時代。②文字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經驗和知識更好地得到交流和傳播、繼承和積累,為科學文化的建立和發展準備了必要條件。

4、人類在告別野蠻時代進入文明社會後,四大文明古國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文明古國 文字 建築和工藝 科學技術 宗教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 金字塔(胡夫)、獅身人面像(哈佛拉) 世界最早的太陽歷,木乃伊(解剖學和防腐技術),幾何學,圓周率3.16 多神教國家,阿蒙神(王國保護神)

古巴比倫 楔形文字 空中花園 太陰歷、七天壹星期制度、計時法

古印度 發明0—9十個阿拉伯數字 佛教

古中國 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青銅文化(司母戊大方鼎) 西漢末年(公元前後)佛教傳入

5、書P40答案:埃及的天文學成就中最有影響的是太陽歷,而它是古代埃及人民通過長期對尼羅河水漲落的細致觀察,按照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制訂的。

6、書P43[自我測評] 1.四大古文明中的哪些成果對今天仍有直接影響?①古代埃及的歷法;②西亞的星期制度;③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④西亞的“60進位法”。

2.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古代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用事例證明這壹說法的正確)?①古代文獻證明:“啊,尼羅河,我贊美妳,妳從大地湧流出來,養活著埃及……,壹旦妳的水流少,人們就會停止呼吸。”這是在壹張紙草上記載的古代埃及人贊頌尼羅河的詩篇,它說明了古代埃及與尼羅河息息相關。②地理環境證明:埃及位於非洲的東北部,這裏是大幹旱地區的壹部分,終年雨量稀少,尼羅河成了惟壹的水源。若無此水源,埃及人將無法生存。由於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河水灌溉了兩岸的土地,還給地面鋪上了壹層肥沃的淤泥,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河水退卻後,埃及人依靠集體的力量,用粗糙簡陋的工具,清除荊棘,排幹沼澤,開構築壩,辛勤耕耘。③科學與數學證明:埃及天文歷法的產生,是因為要準確預測洪水的泛濫和播種時節。埃及的數學是要計算洪水退卻後的土地面積。

3.我國最早的遠古居民①雲南元謀人,170萬年前②北京人:70~20萬年前③山頂洞人:18000年前④河姆渡文化:約7000年前⑤半坡文化:約5000~6000年前⑥華夏族初祖:大約4000--5000年以前⑦中國最早王朝的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⑧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

第三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上)

第壹課 希臘、羅馬與歐洲古典文明

1、 希臘文明: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希臘文明的開端(淵源於)——愛琴文明

愛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裏特島和邁錫尼城為中心形成了愛琴文明

城邦時代-----公元前8世紀開始,希臘進入城邦時代,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重要代表。

2、比較雅典和斯巴達的異同,並分析其差異形成的原因

地理環境 經濟特點 政治特點 文化 差異原因

雅典 沿海城邦 以對外貿易和商業為主,工商業發達 實行民主制度 文化繁榮,哲學、文學、歷史學都很有成就 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由城邦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決定的,雅典是沿海城邦,適合發展海上貿易,而斯巴達是內陸城邦,相對閉塞。

斯巴達 內陸城邦 以農業為主 實行專制統治 實行嚴格軍事教育制度,尚武,熱衷於擴張戰爭。

3、書P52答案(評價雅典民主制) 伯利克裏的說法部分正確。雅典民主制實際上具有兩重性:①進步性(從積極的方面看),它具有專制統治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點,使公民主動積極的參政議政和享有更多的權利;②局限性(從消極的方面看),這種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實際上是少數奴隸主的民主。

4、書P53答案: 主要依靠軍事征服,而軍力強大、戰士善於作戰、戰術高超是其戰無不勝的重要保證。 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希臘、土耳其、埃及、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西班牙、葡萄牙。

5、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臘羅馬文明(是西方哲學、近代科學、法學、建築學的源頭)

哲學 文學 史學 自然科學 建築

希臘文化 古希臘是西方哲學的故鄉,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 古希臘是歐洲戲劇故鄉 史學家希羅多德《歷史》 科學家阿基米德發明螺旋提水器和浮力定律、杠桿定律 雅典衛城

羅馬文化 ①法學:a、產生:公元前5世紀中葉,羅馬頒布了第壹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b、對後世影響:它是羅馬法和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法對後世歐美各國的法律影響很大,成為近代西方各國法律體系的基礎。

②建築:a、代表:凱旋門、古羅馬競技場、萬神殿;b、類型:宗教建築、公***建築、紀念性建築、道路工程建築;c、特點:規模宏大、類型多樣、建築與藝術緊密結合、公路四通八達、莊嚴厚重多使用柱子和拱型結構;d、對後世影響:直到現在我們還有許多的建築沿襲和繼承發揚了古希臘羅馬的建築結構、建築風格、建築藝術傳統。

6、書P56答案 ①羅馬競技場:完全采用拱券式結構,這種大跨度的拱頂和穹頂覆蓋的面積很大,形成寬闊的內部空間,使人們的活動從室內移至室外,改變了建築型制,是古羅馬建築最偉大的代表作。②羅馬萬神殿:結構簡潔、形體單純,主體為圓形穹頂,石制柱廊為古希臘建築的典型特點,是古羅馬留給後世的最重要遺產。

相似之處:現代體育場和美國馬薩諸塞州議會大廈則分別繼承發揚了上述兩種建築藝術的傳統,說明了古典建築藝術旺盛、活躍的生命力。

7、[自我測評]1.A。 2.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舉例說明。 在古典文化中,哲學、科學、文學、戲劇、歷史、法律、建築等方面的成就,對西方文化影響深遠。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對後來西方政治制度也產生了較重要的影響。舉例請參考上面表格“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臘羅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