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龍卷風給江蘇帶來過哪些災痛
1959年4月4日,江蘇省漣水、淮安、淮陰等市的部分地區遭受龍卷風襲擊並伴有大雨和冰雹,損壞房屋1.63萬間,其中倒塌144間,砸死22人,砸傷50人。4月8日晚9時,漣水縣紅窯鄉的黃彎潘碼,大東鄉的時碼等地遭龍卷風災害,大小樹木壹拔而光或攔腰折斷,房屋刮倒或揭飛上蓋,禾苗無壹直立,損壞房屋7600余間,砸死21人,傷37人。
1966年3月2日夜12時以後,江蘇鹽城全區出現雷雨,鹽城、大豐、射陽三縣部分地區遭遇龍卷風襲擊。鹽城電廠鋼筋混凝土廠房卷去壹角,成為廢墟,同時將路邊鋼筋水泥澆築電桿扭斷,連同安裝在兩電桿之間數噸重的變壓器從河西吹到河東,卷離原址150米。全區受災***822個公社,倒房砸死87人,損壞房屋40.25萬間,其中全倒80976間,嚴重損壞31049間。損壞船只56只,失蹤32只。6月3日00-01時,鹽城、射陽、大豐3縣***18個公社遭龍卷風襲擊,受傷2000多人,死亡80多人,房屋倒塌幾千間。
1971年6月25日晚,江蘇省泗陽、清江、淮陰、洪澤、盱眙、濱海、阜寧等縣(市)分別遭受大風或龍卷風襲擊,最大風力達到11級。初步統計,風災造成24人死亡,180人受傷,倒損房屋3.5萬多間,玉米倒伏4.67萬公頃,損失糧食100萬千克。
1972年7月2日傍晚,江蘇省靖江縣局部和大豐縣的劉莊、大隆、新團、大道、五星等鄉鎮遭受強龍卷風襲擊,龍卷風中心極大風速40米/秒,據大豐縣劉莊等5個鄉鎮不完全統計,倒塌房屋2954間,損壞13544間,傷幾百人,死亡20人。
1983年7月1日16:0040分左右,江蘇省淮安、如臯、如東3縣(市)遭受龍卷風襲擊,風力達12級以上,持續時間3~5分鐘,狂風所經之處,村鎮建築物頓被摧毀,新蓋瓦屋頃刻倒塌,合抱大樹連根拔起,河中水泥船刮進稻田,固定的脫粒機拋擲100米外,水泥電桿折為數段,摧毀房屋近3萬間,損壞房屋3.1萬多間,因房屋倒塌、觸電、雷擊致死的有31人,受傷1757人。
1984年8月31日淩晨1時至2時20分,江蘇鹽城市郊的龍崗鎮和建湖縣的慶豐、岡西鎮***16村遭受龍卷風襲擊,風力12級以上。9人死亡,715人受傷,3500間房屋被毀,660公頃棉花、水稻受災。
1989年9月16日淩晨至下午,壹場罕見的龍卷風伴隨著傾盆暴雨橫掃了江蘇啟東、海門、南通、如東、如臯、海安、泰縣、東臺、大豐等9個縣(市)。據反映,南通、鹽城、揚州等地有53萬公頃農田積水在40厘米以上,棉花倒伏10萬公頃,倒塌房屋2.2萬間,損壞房屋2.5萬間,刮斷萬伏以上的電力線桿50度根,沈船11只,死亡30多人,傷1900多人。
1993年6月28日,江蘇省南通市局部地區遭受龍卷風襲擊,大片民房在瞬間倒塌,壹些工廠幾乎被夷為平地。據初步統計,通州市和如東縣***死亡8人,傷567人,房屋倒塌5783間,另有7169戶住房嚴重受損,大片棉花、玉米嚴重倒伏,畜禽傷亡不計其數。
1995年8月22日下午,江蘇淮安、鹽城、東臺、射陽、濱海、大豐、建湖等7個縣(市、區)遭受龍卷風和暴雨襲擊,最大風力達12級。農作物受災面積3.47萬公頃,倒塌民房1654間,損壞房屋3323間,死亡20人,傷120多人,死亡家禽1.9萬只,倒斷電線桿、電話線桿等1900多根、樹木1.2萬棵。
1996年7月15日,江蘇省大豐、泰興、邗江、姜堰、東臺、丹徒6個縣遭受龍卷風襲擊,造成8000多間住房倒塌,砸死29人,砸傷687人,刮倒電桿1600度根、樹木1萬多棵,死亡禽畜24萬頭(只),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4.6億元。
2000年7月13日下午,江蘇省高郵、興化、寶應、海安、東臺等縣(市)遭受強龍卷風襲擊,最大風力達12級。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40個鄉鎮受災,死亡34人,傷2000余人,倒塌房屋1.25萬間,損傷房屋1.56萬間,農作物受災4萬公頃,倒斷樹木數萬棵,損失家畜家禽45.4萬只,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多元,災情之重為江蘇省1949年以來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