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批郭德綱相聲“低俗”的姜昆,為什麽又點評了趙本山?
說起姜昆,在相聲界可謂無人不曉,作為相聲界的“保全員”,姜昆的地位不可謂不高,姜昆和郭德綱的關系也非同壹般,兩個人都是相聲界大師侯寶林的徒孫輩,姜昆的師傅是馬季,馬季的師傅是侯寶林,因此侯寶林相當於是姜昆的師爺,而郭德綱道士服是侯耀文,侯耀文正是侯寶林的兒子,因此郭德綱算是侯寶林兒子的徒弟。
姜昆憑借《虎口遐想》這個相聲大火,之後更是改編成了《新虎口遐想》因此成功出名,不過除了這個之外,似乎就沒有什麽作品了。而郭德綱比姜昆成名要晚很多,之後成立了《德雲社》之後情況才逐漸好轉。不過,郭德綱的後勁很足,如今儼然是相聲界的風向標。
在郭德綱剛剛火的時候,姜昆就曾痛批過郭德綱。早在2007年的時候,姜昆就在主流相聲界打出了反三俗的旗號,於是郭德綱成為了“低俗、庸俗、媚俗”的代表。姜昆參加朱軍的《藝術人生》訪談節目,姜昆就稱郭德綱的相聲裏葷口臟口太多,不配登上大雅之堂,沒有健康、有點教育意義的東西。當時這番話還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不過郭德綱也不甘示弱地回懟了回去,他認為,相聲不能與時代脫節,應該是要不斷創新,60%的傳統技巧再加上40%的時興理念。傳統相聲經過了幾百年無數位相聲大師的總結提煉,所有讓人發笑的部分都已經提煉了出來,這個是必須要繼承的,但是如果不跟上時代潮流,只能被遺棄。
總之,姜昆和郭德綱這幾年明裏暗裏沒少較勁,姜昆再次站了出來點評了趙本山。在姜昆書名的文章《曲隨時代,守正創新》中,姜昆講述了8點曲藝人員必須要堅持的地方,其中在說道第五點“堅持深接地氣”的時候,姜昆就以趙本山在央視的春晚小品作了例子,稱其俗中含著雅意,雅中透著俗趣,更是拿趙本山的小品《不差錢》中“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做了例子,稱趙本山的小品俗中帶雅,這四個字的點評可以說是非常到位了,幾乎完全概括了趙本山小品的特色。
不知道妳們對姜昆的這套點評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多多點贊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