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當初那位紅遍全網的非洲“討水男孩”,後被遊客收養後,結局如何?

當初那位紅遍全網的非洲“討水男孩”,後被遊客收養後,結局如何?

壹提起非洲,很多人腦內就閃現出在各種媒體上看到的非洲生活畫面,在龜裂的大地上,很多貧窮的非洲人挨著餓,他們衣不蔽體,皮膚幹裂,骨瘦如柴……這些情況確實是存在的,當然,這也只是壹部分地區的狀態。

在南非,人們的生活水平就普遍比較高了,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金礦,也正是這樣,造成了人們貧富懸殊大,資源不太平衡。貧窮的地方就容易發生很多悲劇,當初那位紅遍全網的非洲“討水男孩”,就曾經轟動全網絡,後被遊客收養走了,幾年過去了,他的結局如何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物質生活落後的地方,人們的思想上也容易蒙昧混沌,是非觀念落後,封建迷信會有機可乘,在非洲壹些貧窮的地區,就有這樣壹種習俗:如果哪家有小孩被當地的人說成是“巫童”,這個小孩就會被家人拋棄,這樣做是為了保障家庭的安寧幸福。這種習俗聽起來沒有科學根據,是壹種迷信的行為。

因為這種習俗,許多小孩被認為是“巫童”後,父母就把他們輕易拋棄,導致街頭上有許多的流浪兒童。這些兒童無家可歸,到處流浪,靠撿拾垃圾,喝臟水勉強活下去,這些流浪兒童引起了世界各國善良人們的關註,許多人都親臨當地救助這些可憐的孩子,在這過程中也留下了很多照片記錄,其中壹張照片就曾經轟動壹時。

照片中的小男孩瘦骨嶙峋,衣不蔽體,因為長期饑餓,太過瘦弱,導致骨骼生長的都有些畸形,走路都站不穩。這個小男孩只有兩歲,因為被說成是“巫童”,被家人狠心拋棄了,在街頭流浪,這麽小的孩子只靠撿拾垃圾為食,怎麽能生存下去呢?

也許是緣分使然,正當小男孩到處流落,餓得皮包骨頭,在生死線上掙紮的時候,壹位來自丹麥的白人義工路過看到了他,這位美麗的女義工面對這樣的狀況感到非常心酸,她掏出壹瓶水和食物給小男孩吃,小男孩搖搖晃晃地喝著女義工餵給他的水,過路人也都停下來了,這壹幕畫面被相機記錄了下來,上傳到網絡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這位美麗的女義工名叫洛文,給小男孩餵了水和食物之後,對小男孩的健康狀況十分擔憂,於是把他送到醫院緊急治療,之後收留了他。原來,洛文不只是壹名普通的義工,在成為義工之前,有壹次偶然來到非洲,看到這裏流浪兒童的狀況,就下定決心加入救助非洲兒童的救援小組,參與救援工作。

她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和資產,創辦了非洲兒童援助教育基金會,在奈及利亞,她還蓋了壹座兒童之家,並收留了三十多名兒童,這些兒童大部分都是因為背負了“巫童”的指控,被趕出家門,到後來,收留的兒童已經達到25000名。照片中的小男孩就是其中的壹名,洛文為這個小男孩起名叫做“hope”,這個單詞是“希望”的意思,兒童是世界未來的希望,洛文希望這個小男孩的明天和世界都充滿希望。

經過壹年悉心的照顧,這個小男孩已經不再是瘦骨嶙峋的模樣了,他活潑天真,身體健康,眼神中充滿了快樂,與他的名字非常相符,如今,“Hope”也已經上學了,與其他孩子壹起快樂地生活學習。

除了對“Hope”的收養救助,洛文的兒童之家還在陸陸續續收養被虐待驅趕出家門的兒童,包括另壹個五歲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也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被親生媽媽趕出去了,在街頭,他只有壹個塑膠袋,臉上還有壹些傷痕,當時社會義工發現了他,並把他帶回了兒童之家,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其實對這種情況並不是放任不管,早在2003年的時候,對這些對兒童的無理指控以及虐待情況,非洲壹些地區出臺了對兒童的保護條例,觸犯條例的父母將要接受十二年的監禁,但是這種條例的出臺也說明,被指控成“巫童”的不良的情況還是存在的,還有很多兒童過得不幸福,依然值得人們關註。

人生而平等,需要互相尊重和關愛,父母對於子女有著教養的義務,也應該尊重他們,愛護他們,這樣子女也會對父母尊重,愛戴,就像《禮記》中描寫的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老人有所依靠,孩童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才是壹個穩定繁榮的社會,希望在每個地方都能充斥兒童的笑聲,平等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