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的發展歷程
Accenture的前身是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據《字匠》作者弗蘭克調查,在安達信出事以前,公司內部已經分裂,審計部與咨詢部矛盾很大,最後法庭判定公司分拆成兩家,審計部沿用原名安達信,咨詢部必須在147天內另行取名。為此,安達信請來專業命名機構蘭道協會出手相助,同時還向全球雇員求救。結果,蘭道與安達信員工累計取名達5600個,最後由蘭道把5600個精簡到30個,由安達信1250名夥伴投票。Accenture高票勝出,它由壹名丹麥員工奉獻,取意“重在未來”。2001年1月,安達信咨詢正式更名Accenture,新名字備受客戶歡迎,尤其是來得格外及時。因為這壹年底,安達信就因為安然公司醜聞而身敗名裂,而Accenture則毫發無損。
埃森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它原是全球安達信(Arthur Andersen)會計事務所的管理咨詢部門,1953年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為幫助通用電氣公司(GE)提高薪資處理效率,安裝了美國第壹臺商用電腦,從此開創了數據處理時代,當時的項目領導人Joe Glickauf之後被稱為是電腦和高科技咨詢之父,為管理咨詢開創了使用電腦和高科技解決問題的先河,這個項目標誌著安達信咨詢業務的開始,隨著咨詢業務的利潤最終超過了審計部分,膨脹的咨詢部門已經不甘寄人籬下,1989年成立安盛咨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2000年與安達信從經濟上徹底分開,2001年公司更名為埃森哲(Accenture)。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385位。 1989年,公司最終分拆為主營審計業務的安達信(Arthur Andersen)和主營咨詢業的安盛咨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從此審計和咨詢業務分離,安達信與安盛咨詢均由位於瑞士的安達信全球合作協會(Andersen Worldwide Société Coopérative)管轄。
1998年,安達信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會計事務所之壹,與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KPMG)合稱為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安盛咨詢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咨詢和高科技咨詢公司,隨著規模逐漸超過安達信,兩者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由於安盛咨詢拒絕中小型企業的咨詢項目,安達信最終抵制不了咨詢產業的誘惑,開始重新發展自己的咨詢部門,暗地裏接手被安盛咨詢拒絕的項目。當安盛咨詢希望脫離安達信全球合作協會時,安達信要求安盛咨詢必須放棄Andersen的名稱,而安盛咨詢則起訴安達信私自發展咨詢業務,實際上已違反1989年的協議在先。
爭端持續了兩年半,2000年的仲裁結果終於幫助安盛咨詢公司實現與安達信完全脫離的夢想,但以此為代價的是必須放棄Andersen的名稱。除管理咨詢外、信息技術和外包已成為安達信咨詢的重要產業,公司的名稱裏的“咨詢”二字反而限制了對公司的描述。當時安盛咨詢全球擁有7萬5千名員工,營業額約95億美元。安達信在2001年時全球有8萬5千名員工,營業額約93億美元。2001年1月1日,安盛咨詢起用“埃森哲”(Accenture - 取自英文含義“強調未來 Accent on the Future”)作為公司的新名字。
作為《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之壹的管理咨詢、信息技術和外包服務公司,埃森哲是全球領先的企業績效提升專家. 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廣泛的全球資源和在本土市場的成功實踐,埃森哲幫助客戶明確戰略,優化流程,集成系統,引進創新,提高整體競爭優勢, 成為績效卓越的組織。
埃森哲全球員工逾259,000多名,在全球54個國家設有分公司,為遍布12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2011 年8月31日結束的財政年度,公司凈收入達 255 億美元。2012年8月31日結束的財政年度凈收入為279億美元。
埃森哲壹直是世界領先企業和政府的長期選擇,我們與各種規模的機構保持著廣泛的合作關系。《財富》全球100強企業中有94家,《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有四分之三是我們的客戶。我們努力滿足客戶的需求,積極增強和拓展我們的合作關系。在2011財年根據收入排名的埃森哲前100家客戶中,全部100家連續5年以上是我們的客戶,有92家連續10年以上都是我們的長期客戶。
埃森哲在大中華地區開展業務逾20年,擁有壹支逾9,200人的員工隊伍,分布在北京、上海、大連、成都、廣州、香港和臺北。作為績效提升專家,埃森哲始終專註於本土市場的實踐與成功,致力實現超凡的客戶價值與成果。埃森哲幫助客戶確定戰略、優化流程、集成系統、引進創新、提高整體競爭優勢,從而成就卓越績效。
埃森哲每年將高達2.5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投入到研發領域。利用這些研發投資,幫助客戶制定創新業務戰略和技術,將其商業化並加以推廣,並為客戶開發市場化的解決方案。埃森哲的研究和創新項目旨在向客戶提供制定創新解決方案的前瞻性洞察力,並為客戶制定以高績效企業為目標的戰略。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