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體金屬機身+售4199元 華為Mate S評測
"硬件參數壹覽
硬件方面,華為是國產廠商中最為“另類”的壹個。當其他廠商均開始采購高通、聯發科、三星的頂級SOC作為自身旗艦產品處理器的時候,華為卻始終堅持走SOC自主研發的路線,並且也並沒有采用激進的路線,而是有著自身壹整套完整清晰的設計線路,在評測文章的壹開始,我們還是先通過硬件參數表格的形式讓大家對華為Mate S有個簡單的量化。
"華為 Mate S 臻享版 主要參數
操作系統
EMUI 3.1 (華為基於安卓5.1深度定制)
網絡制式
移動聯通雙4G
機身尺寸
149.89*75.35*7.2 mm
重量
156g (適中)
屏幕
5.5寸 1920*1080分辨率 AMOLED屏幕
攝像頭
1300萬像素 F/2.0光圈 OIS光學防抖
處理器
華為麒麟935 八核 2.2GHz
機身內存
RAM:3GB ROM:64GB(支持擴展)
特色功能
雙卡雙待 指紋識別等
電池
2700mAh(內置不可更換)
機身顏色
銀色/灰色/金色/粉色
上市價格
"4199元
通過硬件參數表格,我們可以看到,相比於上壹代產品,華為Mate S硬件方面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但細節方面,換裝了AMOLED屏幕,采用了更新的指紋識別傳感器,RGBW四色傳感器攝像頭等等,也就是說在屏幕顯示、指紋識別體驗和拍照體驗方面均有提升。並且值得壹提的是,華為Mate S臻逸版也是首款搭載壓力感應傳感器的智能手機(此次評測的臻享版本並不支持此功能)。
"外觀工業設計
可以說時下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註重產品的外觀工業設計了。喬布斯認為iPhone買的是iOS系統,而手機只是iOS系統的“外包裝”。當大家在硬件層面的差距越來越小的時候,如何做好手機外觀工業設計,就能決定壹款手機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文章這壹階段,我們就來看看華為Mate S的外觀工業設計是不是妳的菜。
作為Mate系列的最新產品,Mate S在外觀工業設計方面可謂達到了目前華為產品的巔峰。整體方面,華為Mate S采用了全金屬壹體化機身設計,並且也像命名S壹樣,采用了超薄機身設計。正面方面采用了1920*1080分辨率AMOLED屏幕,而相比於IPS屏幕,AMOLED屏幕的優勢在於屏幕更薄並且色域更廣,並且華為宣稱此次Mate S的屏幕色域達到105%。並且AMOLED擁有屏幕自發光的特性,為後期華為Mate S更新待機狀態下屏幕顯示預留出可能性。
配色方面,此次華為Mate S***有灰色、金色、白色和粉色四種配色。其中筆者手中這款采用白色配色。機身頂部方面,安放了聽筒揚聲器、自拍柔光等、前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光線距離傳感器。其中距離傳感器和呼吸燈也很好的隱藏在白色面板內部。並且也采用了康寧大猩猩2.5D弧形玻璃設計。采用2.5D弧形玻璃的好處在於能夠在視覺上降低邊框存在感,並且和金屬邊框的過渡更加自然,進壹步提升手感。
"外觀工業設計
機身底部方面,此次華為Mate S依舊采用了屏幕虛擬按鍵設計。底部僅安排了HUAWEI LOGO作為裝飾。並且通過特寫我們可以看到在屏幕和金屬邊框之間,華為Mate S也設計了聚碳酸酯緩沖層,用於增強整機跌落時的穩定性。這種設計也壹直被華為、蘋果等廠商堅持使用。
整機背面方面,華為Mate S采用了壹體式金屬機身設計,並且也采用了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弧形設計。相比於塑料機身的弧形設計,目前業界少有廠商采用壹提金屬機身弧形設計。原因在於弧形金屬設計會在整體切削和註塑條註塑過程中增加更大的難度。並且此次華為Mate S采用了整體陽極氧化+陶瓷噴砂工藝,使得金屬機身觸感更加細膩。
機身頂部方面,此次華為Mate S搭載了壹顆索尼IMX278感光元件1300萬像素攝像頭,雖然采用了弧形機身,但由於為了保證更快的對焦速度采用了體積更大的對焦馬達,使得鏡頭仍然略微突出於背面。而攝像頭也采用了高光切削的金屬裝飾圈。而這顆IMX278可以說是目前業界最頂級的1300萬像素攝像頭模組,由於華為大批量采購加之成本方面較其他1300萬像素模組更高,所以目前業界很少有其他廠商采用這顆攝像頭。具體這顆攝像頭素質如何?我們評測文章的後面為大家詳細解讀。
此次華為Mate S依舊采用了後置按壓式指紋識別傳感器,采用了FPC新壹代指紋傳感器,在上壹代傳感器能夠360度、濕手識別的基礎上,加入和諸如自拍、滑動相冊等智能操作。而的T形註塑條分別負責WiFi等信號溢出和NFC進場通訊芯片的信號溢出,表面平滑,做工不錯。
機身底部方面,是華為Mate S重要的通訊信號溢出區域,華為Mate S也設計了納米註塑的天線溢出帶。此次華為Mate S真正采用壹體式金屬機身設計,將之前背面頂部底部的塑料區域也改為了金屬材質。
整機側面方面,華為Mate S采用了邊框雙CNC高速切削的設計方式,使得邊框最窄部分達到了2.65mm,雖然整機厚度達到7.2mm,但視覺方面仍然感覺超薄。並且由於采用了弧形機身設計,為了更好的利用內部空間,華為Mate S也采用了2700mAh的梯形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相比於普通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容量提升15%左右。
頂部方面,華為Mate S搭配了3.5mm耳機接口和降噪麥克風。並且也采用了對稱設計。其實對稱更加滿足視覺審美。但需要廠商在內部芯片排布方面進行細微的調試。而機身頂部底部又是天線信號的重要通道,所以想要達到接口對稱設計還是需要壹定技術實力。
機身底部方面,華為Mate S也采用了對稱設計,其中壹側為揚聲器出音口,壹側為通話麥克風出音口。並且也采用了CNC直接在金屬上切削出網格出音孔。此次Mate S依舊采用了microUSB充電和數據接口,支持快速充電。而兩端則采用兩顆六角螺絲進行金屬機身固定。
網絡方面,此次我們評測的華為Mate S臻享版支持移動聯通雙4G。采用雙卡雙待設計,其中壹個SIM卡槽可以充當microSD卡拓展槽使用,SIM卡槽采用混插設計,用戶可以在系統內部自有切換主副卡。
整體設計方面,華為Mate S可謂采用了目前華為所有ID設計的精華,壹體化金屬機身、2.5D弧形玻璃、邊框高速切削等都讓該機成為了那種讓妳願意在手中把玩的玩物。但有壹點筆者也註意到,目前官網在售的配套等配件還不是很豐富,後續希望在官方配件種類和品質方面有所提升。
" EMUI3.1體驗
從去年9月份開始,華為推出的所有新機都開始采用EMUI 3.0以及最新的定制化UI,而我們也多次對EMUI 3.1進行評測,此次華為Mate S上也搭載了最新的EMUI 3.1系統,並且加入了諸如指關節快速呼出應用、雙指關節開啟屏幕錄制功能、指紋識別區加入全新動作等等全新功能,文章的這壹部分,我們就為大家回顧EMUI 3.1的同時,也為大家簡單介紹壹下此次華為Mate S上的全新功能。
其實壹款定制化UI的好壞有很多大前提,比如是否夠流暢。此次我們使用華為Mate S體驗EMUI 3.1,作為目前華為旗下手機性能最強的壹款,在流暢性方面運行EMUI 3.1沒有任何問題。並且在系統占用內存方面也控制的和之前EMUI 3.0基本相同(開機可使用內存2.0G左右)。卡頓這個詞和EMUI 3.0不沾邊了,在EMUI3.1上更加流暢。除去流暢,系統風格的統壹也成為壹個系統是否優秀的重要因素。我們就從EMUI 3.1的系統界面開始講起。
通過截圖,我們可以看到界面方面,改進還是相當明顯的。圖標采用統壹的大弧度圓角矩形。並且已經適配了市面上常用的應用軟件。而其他沒有適配的軟件圖標則采用綠色圓角矩形做底,使得風格卡通並且統壹。而下拉界面和系統界面方面,EMUI 3.1則更多的采用了線條等扁平化元素作為裝飾。底部的虛擬按鍵采用三角、圓圈和矩形的圖案代替了之前返回、HOME和多任務的傳統圖標。整體風格變得小清新很多,不會讓用戶感到十分冗余。細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字體方面,相對於前代采用了沒有加粗的字體,在清晰的同時更加凸顯系統整體輕盈的感覺。在圖標陰影方面也作出了細微的調整。陰影變得更淡。並且在系統級圖標的配色方面,采用了全新的暖色系圖標,並不凸顯鮮艷,觀看起來人眼更加舒服,不會出現刺眼的感覺。
在下拉菜單中,我們明顯能夠感覺到扁平化的設計理念。屏幕左上方下滑出現通知欄,通知欄加入了時間軸的功能,未接電話、短信和郵件等重要信息無需打開就能看到時間,方便不少。從屏幕的右上方滑動出現小開關界面。小開關的圖標采用細線勾勒。總體給人感覺十分輕盈。相比於EMUI3.0,3.1在下拉菜單的小開關上做了改進,用戶可以再下拉菜單中上下滑動看到更多的小開關。
設置界面分為頂部欄和設置部分兩部分,頂部欄采用透明設計,和桌面保持壹致。而設置菜單則分為兩部分——常規設置和全部設置,風格和下拉菜單相同,內容方面相比前壹代EMUI並無太大不同。值得壹提的是,相比於EMUI3.0,此次EMUI3.1是基於安卓5.0深度定制而來,安卓5.0也將ART模式變為了默認模式,並且安卓5.0開始,也開始正式支持64位,這也讓華為Mate S成為壹款真正的64位手機(硬件軟件均采用64位)。
長按屏幕喚出菜單,我們可以看到壁紙方面,此次華為EMUI 3.1搭載了7張精心制作的壁紙。改變了之前曾經使用的亮色多彩變化壁紙和景物壁紙,采用了顏色較為沈穩的色調,配合黑色機身,也能夠從視覺上感到屏幕的無邊界效果,不知道金色版內置壁紙方面有無針對顏色優化。小插件方面,華為也更新了時鐘等壹些插件,不知道後續正式版會否增加更多的小插件。切換效果方面,EMUI 3.1給出了8中不同的翻頁切換效果,不過筆者還是較為傾向於默認(無效果)的切換。而布局方面,華為也給出了4x4、4x5、5x5三種種布局方式。
多任務菜單采用單頁4個近期任務,並且可以翻頁的設置。用戶可以快速在幾個已經開啟的軟件中進行切換。並且用戶可以滑動單個任務進行清除或者從界面底部向上滑動進行全局情理,當然華為也提供了壹鍵清理緩存的小插件。文件夾方面,當用戶打開EMUI 3.1的文件夾時,背後的桌面將會變暗,並且文件夾每壹頁可存儲9個應用,用戶也可以在文件夾中進行翻頁。
從整體風格方面來看,EMUI 3.1延續了之前EMUI3.0的簡潔扁平化風格,當然EMUI 3.1也是有很多改變之處,例如雖然算不上壹個全新的系統,但體驗方面還是有穩步升級的。
"EMUI 3.1全新小功能體驗
"錄音機
此次華為Mate S采用了三麥克風設計,相比於傳統手機雙麥克風(壹顆通話麥克風+壹顆降噪麥克風)的設計擁有更好的聲音識別能力,也就是說華為Mate S不僅能夠提供更好的通話和錄音質量,同時能夠識別各種方向的聲音。而此次華為Mate S也特別針對這個硬件優勢更新了全新的錄音機。通過錄音過程中識別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可以在播放錄音時選擇性的過濾掉無用的聲源,這項功能簡直就是新聞工作者的福音。
"指紋識別區域加入全新功能
之前我們華為Mate 7也在華為機型中率先搭載了指紋識別功能,並且通過和支付寶、微信的合作,支持了大額指紋支付功能,並且在指紋解鎖速度方面也做到了業界領先,而此次除去指紋支付、指紋解鎖之外,華為Mate S上還搭載了指紋區滑動圖庫、接聽電話、自拍等功能,這也源於Mate S搭載了壹顆第二代按壓式指紋識別傳感器。
"指關節手勢再升級
之前在華為P8上,華為已經為大家帶來了指關節截屏、指關節區域截屏的功能,而此次Mate S則在指關節手勢上再次升級,帶來了全新的雙指關節錄制屏幕的功能。其實這項功能之所以能夠實現是由於自安卓5.0後,谷歌對於屏幕錄制的權限降低,使得手機無需ROOT也能夠實現屏幕錄制,而此次華為Mate S也是目前第壹家將此項功能集成在定制化系統中的。用戶可以錄制小視頻或5分鐘長度的高清視頻,並且可以在圖庫中直接分享。
總體來看,Mate S上軟件體驗的提升也都是基於硬件細節方面的提升,例如搭載了最新FPC的第二代按壓式指紋識別傳感器、搭載了三顆麥克風、搭載了更新的屏幕觸控傳感器等。相比於其他廠商在主要參數上的堆積,華為更加擅長在能夠提升用戶體驗的細節方面進行軟件和硬件的優化,這同時需要自身有軟硬件的開發實力。並且值得壹提的是頂配版華為Mate S擁有壓力感應屏幕,至於華為能夠利用這塊壓力感應屏幕帶來什麽樣不同的體驗?我們這裏留個伏筆,等到頂配版評測的時候在為大家詳細解讀。
"硬件性能解析
前面我們也說道,近兩年華為麒麟芯片的性能可謂突飛猛進。其實傳統意義上來講,手機處理器性能好壞無外乎幾大關鍵詞:架構、制程、工藝。例如采用同樣架構、制程和工藝的兩顆CPU如果比較CPU性能的話,那麽成績是和主頻成正比的。而之前高通驍龍系列芯片為何備受很多高端旗艦手機追捧?則是因為高通是為數不多在ARM公版架構上再次進行改良的CPU廠商,而Kriat架構就成了高通的獨門秘籍。但今年以來,ARM推出全新架構的次數越來越多,使得高通也開始全盤接受公版架構,暫時放棄了Krait架構,這也給像華為、三星、聯發科等廠商占領高端市場帶來了機會。文章的這壹階段,我們就來看看搭載在華為Mate S身上的這顆華為麒麟935處理器性能究竟如何?
此次搭載在華為Mate S身上的這顆華為麒麟935處理器采用了八核心A53架構,28nm工藝制程、HPm工藝,主頻可以運行在2.2GHz。我們都知道目前例如三星、高通等都推出了基於性能更加強勁的A57架構處理器。並且制程方面也都是28nm起步,為何華為麒麟還在使用A53+28nm的組合呢?這壹問題在之前的壹次海思麒麟新品溝通會上有了答案。
A53架構
A57架構
A72架構
主頻(GHz)
1.0
1.2
1.2
性能(Speed2K/GHz)
500
780
820
功耗(mW/GHz)
150
525
441
華為認為,架構和制程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實驗華為發現,如果對於功耗不加以限制,A57+A53大小核的總體性能更加強勁,並且也能夠運行在更高的主頻上。但實驗數據同時表明,如果運行在相同主頻下,A57+A53大小核20nm設計比28nm制程A53架構設計性能會提升56%,但功耗則會提升恐怖的256%。所以華為在此次的最新麒麟935處理器上仍然選擇了28nm制程A53架構。
華為針對64位系統進行的主要軟件優化
1
ART 64位機制優化
2
KSM/ZRAM等內存優化
3
Framework 64位優化
4
image codec的64位優化
5
安卓5.0版本安裝過程的優化
6
SKIA 64位優化
7
ART 64位編譯器優化
8
第三方應用程序與遊戲兼容性提升
9
GPU繪圖能力優化
10
GPU Cache優化
11
hmp調度優化
12
文件系統驅動優化
同時,華為對今後手機處理器的發展也有了自己的布局,首先華為基本確定了不會使用20nm制程HPm工藝,而將目標聚焦在了16nm(或14nm)制程FinFET工藝,並且也極有可能在今後全新的處理器上跳過A57架構而選用A72架構,但以上所說都是後續產品才能體驗的到。眾所周知,ARM對於A53架構的定義就是低功耗小核心,用於處理簡單任務,這也導致了A53架構無法運行在高主頻上,對於這壹問題,華為也進行了改進,自主研發了Library,形成了全新的A53X架構,最終能夠使得處理器穩定運行在2.2GHz上。也就是說全新的華為麒麟935是采用了四核A53X+四核A53的八核心64位處理器。最終保證了性能和功耗的兼顧。總而言之,目前麒麟935處理器單純處理器性能和目前高端的高通驍龍810、三星獵戶座7420等相比有著各自不同的考慮,但在單位能耗下的性能卻壹點也不遜色。並且華為還通過對於ART、Framework等300個項目進行了64位優化,使華為Mate S真正是壹款64位手機。
前面我們說的都是傳統意義上處理器性能的關鍵詞。但其實任何壹家芯片廠商拿到ARM授權都可以做到性能相差無幾的處理器來,真正體現壹家硬件廠商技術實力的還是整體SOC性能,這就包括了網絡信號、電源管理、圖像音頻ISP等綜合實力,這壹點在華為Mate S身上又表現的怎樣?發布會上提到的TAS智能天線調節技術又是什麽呢?
麒麟93X系列
其他硬件廠商產品
2G回落4G速度
33.5 us
2800 us
4G回落2G速度
21.5 us
1600 us
TAS智能天線調節技術之前也曾經出現在華為手機和例如Moto等其他智能手機上。眾所周知目前很多智能手機都采用了金屬邊框設計,這種設計對於天線信號的要求更為嚴格。華為Mate S身上的頂部底部註塑條、正面屏幕和邊框之間的塑料隔離帶都是天線信號的溢出口。但壹旦這些溢出口被手擋住,還是會出現短期的信號不佳現象,這時候TAS智能天線調節技術就孕育而生了。當用戶握持手機而擋住壹部分天線時,華為Mate S會自動切換到接收良好的那壹部分天線繼續工作,這種切換的時間差保持在us級別,而其他廠商的產品再切換的過程中速度是華為Mate S的上百倍。這樣的小細節方面,在華為Mate S身上體現的還有很多。
"·高鐵場景下通訊體驗優於其他手機。
·4G在網時間和速率優於其他手機。
·4G上網遊戲延遲優於其他手機。
·4G弱信號在網成功率優於其他手機。
其實這些小細節都會在不經意之間影響到我們對於壹個品牌的好感度。通過文章的這壹部分,想必大家也明白為何此次華為MateS采用了麒麟935處理器。如果給這顆處理器下個定義的話,筆者認為這顆處理器在CPU性能方面仍然和主流旗艦芯片存在差距,但在運行軟件遊戲方面也不會出現任何卡頓現象。而在信號處理方面,麒麟芯片組可以說是目前最適合國人使用的芯片組。
"拍照體驗
雖然此次華為Mate S在並沒有過多強調拍照功能,但仍舊搭載了目前1300萬像素中實力最強的索尼IMX278四色感官元件鏡頭模組,並且也加入了OIS光學防抖功能。在軟件方面也加入了更多濾鏡和專業相機模式,在評測文章的這壹部分,我們就來通過樣張來壹同看看華為Mate S的拍照體驗究竟如何?
首先索尼IMX278索尼堆棧式感光元件相比於之前我們熟悉的索尼IMX214等旗艦感光元件有壹個很大的區別就在於其感光元件采用了RGBW感光策略。眾所周知,人眼可見光都可以通過RGB(紅綠藍三原色)不同的排列方式組合而成。而RGBW則是在紅綠藍三原色的基礎上,在每個感光像素上加入壹個白色的次像素。這項技術目前在高端液晶電視上普遍應用。試想壹下相比普通感光元件,1300萬像素的IMX278就在硬件上多處了1300萬個白色次像素,給人眼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畫面亮度的提升。並且此次華為Mate S也配備了F/2.0超大光圈和OIS光學防抖設計,所以夜景方面會是華為的壹大優勢。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樣張來體驗壹下這顆1300萬像素四色傳感器攝像頭究竟體驗如何,也為大家簡單講解壹下此次搭載在Mate S上的全新濾鏡和專業相機體驗如何?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總體來看,此次華為Mate S在畫質方面相較前作也有了很大提升,並且在夜間方面畫面亮度和噪點也都控制的相當到位,夜間樣張基本維持在ISO200左右的感光度,這是由於OIS光學防抖和RGBW四色傳感器通力合作的結果。並且還要著重強調壹點就在於此次華為Mate S采用了弧形機身設計,在不降低攝像頭模組厚度的同時很好的將攝像頭盡量做平,這樣壹來就能夠搭載性能更好的對焦馬達,使得此次華為Mate S的對焦速度(尤其夜間)也有所提升。而屏幕方面也搭載了色彩更為鮮艷的AMOLED屏幕。多種因素***同導致了此次華為Mate S拍照在色彩、細節、對焦速度等方面都做得相當不錯。
"評測總結
前面我們也說到,此次華為Mate S集成了目前華為在工業設計方面所有的精華:壹體式金屬機身、弧形機身設計、CNC、噴砂工藝等,並且也通過邊框雙條切削等方式取得視覺上更薄的效果。在硬件方面,此次Mate S走的是細節小升級的形式,例如更好的1300萬像素攝像頭,更好的指紋識別傳感器、更好的麥克風、更好的充電方式、更好的梯形電池等等。這些細小的硬件提升直接提升了華為Mate S在細節方面的體驗。總體來講華為Mate S的確是壹款誠意之作。
然而此次Mate S上用用戶最關心的電池續航問題,筆者日常體驗過程中,完全能夠滿足全天正常使用。近期關於華為硬件方面的傳言也很多,相信明年華為也能夠迎來新壹波的爆發,讓我們再耐心靜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