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漢軍到底戰死多少?
如果只看出關了14萬戰馬,而回來不到三萬,肯定會覺得漢軍損失慘重,但其實在這場戰爭中漢軍只損傷了兩三萬人。
漠北之戰是漢朝對匈奴發起的壹次最大規模、距離最遠的、最艱巨的戰役。河西戰役和漠南戰役後,在漢武帝的追擊下,匈奴內部發生了矛盾,渾邪王率部歸順了漢朝,被安置在黃河以南塞外壹帶,長期被匈奴作為南下基地的河西地區也漸漸發展成為穩定發展的農業區,可以說基本掃除了西部匈奴勢力。但遠逃於漠北的伊稚斜單於並不死心,在公元前120年派遣兩路大軍襲擊右北平和定襄郡。為了徹底消滅北部的匈奴勢力,漢武帝決定出動十四萬騎兵,隨行步兵和民夫人員十萬,由衛青和霍去病分兩東西路分別向漠北進軍。
衛青與單於本部交戰,匈奴單於見不敵於漢軍,率領數百騎逃走,因為李廣和趙食其迷路未能完成合圍,導致單於順利逃走;霍去病更是輕裝上陣,以壹萬的損失殺敵七萬余人,可謂是大獲全勝。至於戰馬損失那麽多也不是戰爭的原因,而是在當時的條件下難以維護。漠北之戰經歷的地區不是戈壁荒漠,就是巨大的草原,這些地方對於戰馬的耐力身體都消耗太大,而且戰馬的糧食消耗很高,在當時的環境下並沒有足夠的食物餵養戰馬,也因此導致戰馬損失過大。
但無論如何,漢軍除了戰馬之外損傷並不算大,而且自從漠北大戰以後,匈奴就再也不敢放肆了,給大漢帶來了上百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