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黃河鱽魚現身黃河口,此類魚已“消失”多長時間了?

黃河鱽魚現身黃河口,此類魚已“消失”多長時間了?

技術人員在黃河口近海水域發現壹條成年黃河鱽魚活體,這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口首次發現黃河鱽魚活體。這是21世紀在黃河口河道首次發現黃河鱽魚活體,標誌著黃河口海域生態環境得到進壹步改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進行人工和漫溢補水,增加濕地水面面積,提高地下水位,修復黃河下遊代表物種棲息地和魚類洄遊通道等水生生態系統生態功能,為河口近海水生生物提供了適宜產卵的低鹽度環境,基本維持了河口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完整。

鱽魚盛產於長江中下遊,以揚州出產的品質最佳,美食家李漁譽之為?春饌妙物?。李漁也說:?食鰣報鱘鰉有厭時,鱭(鱽魚)則愈甘,至果腹而不釋手?。揚州諺語雲:?寧去累死宅,不棄鮆魚額?。就是說寧願丟掉祖宅,也不願放棄鱽魚頭。這些說法雖有些誇張,卻足以證明鱽魚的美味非同尋常。由於味道鮮美,被人過度捕撈,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黃河徑流斷流影響以及人工捕撈影響,黃河鱽魚瀕臨絕跡,至本世紀初已無捕獲記錄。

黃河鱽魚又稱黃河刀魚,是黃河歷史上最著名的洄遊魚類之壹,黃河河口是其主要棲息場所。每年春季3~4月,黃河鱽魚從黃河口溯遊而上至東平湖產卵,20世紀80年代調查記錄顯示,黃河鱽魚最遠可溯遊到伊洛河。魚卵經孵化在東平湖或黃河河道內育肥之後,再沿黃河順流而下入渤海生長和越冬。人工繁殖鱽魚是壹個高端技術,很難普及,作為洄遊魚種的鱽魚性格剛烈,離水即死,且對水流、聲波極為敏感,因此如何保證幼魚秋後順利遊向大海、性腺成熟後再逆水洄遊至長江難度很大,目前只能嚴格執行禁捕時間、繼續降低捕撈強度。 希望它們可以在水底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