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盛行的組織文化測評框架
有很多企業就像當時的步氏巨猿壹樣,非常強大,甚至在行業內形成了壹定程度的壟斷地位,但是最後沒能對不斷變化和快速發展的環境作出改變,慢慢走上了絕路。
我們無法預測下壹個十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是壹直保持現狀的組織是走不長遠的。
2013年戴維.尤裏奇在世界範圍內對6000名HR做了360度測評,調查在VUCA時代下,HR需要具備什麽技能才能夠幫助組織成功,調查結果排名第壹的能力就是組織變革。在組織變革過程中,壹個組織的價值觀、管理風格、思維方式如果不發生改變,即使妳的戰略、流程、架構等發生變化,還是會很快回到現狀。
本書提供了可以將組織文化變成可視化的工具和方法,是世界最盛行的組織文化測評框架。
金.S.卡梅隆
耶魯大學博士,密歇根大學Ross商學院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教授兼教育學院高等教育學教授。
羅伯特.奎因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壹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從事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教授,主要集中在組織變革和有效性的研究及教學,奎因教授提出了組織文化的基礎框架——對立價值觀模型,該模型被評為商業領域最重要的四十個模型之壹。
兩位教授還壹起提出了著名的組織文化評估量表,用以繪制文化圖譜,實現了組織文化的可視化。
01文化的重要性
通用汽車下邊有壹個品牌叫雪弗蘭,在1982年以前,當時雪弗蘭諾瓦的總裝地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弗裏蒙特市的壹家工廠,這家工廠後來被特斯拉收購。
這家工廠當時的情況:工人總數5000人,每年的缺勤率高達20%,每年有5000份員工申訴(相當於每個工作日有21起),其中有超過2000起沒能得到解決,員工有時還會離開工作崗位參加自發組織的罷工。整車組裝成本比主要競爭對手豐田高出30%,質量和生產力在整個公司排名倒數第壹。
當時員工和顧客的滿意度都是最低的,當時通用汽車用了很多方法進行改革,比如員工關系改進、建立激勵體系、質量管理等等,最後都失敗了。最終只能決定關閉工廠。
後來通用和豐田決定成立合資公司,通用汽車提供了這家被關閉的工廠,由來自豐田的管理者來運營,隨後開始生產豐田卡羅拉汽車。
?在豐田管理者運營後壹年後的新工廠和之前的對比:員工人數 降低了壹半 ,缺勤率 下降了18% ,壹年總申訴事件由之前的 5000起下降到了2起 ,罷工事件 壹次都沒有發生 ,並且每車的整裝成本 下降了30% ,和日本水平相同,生產力是通用 平均水平的兩倍 ,質量和顧客滿意度由公司 倒數第壹上升到了正數第壹 。
為什麽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有壹位在這家工廠工作了20多年的員工,描述了他在合資前後的行為:
這只是他壹個人的行為,當時工廠有5000名工人,這麽幹的肯定不止他壹人,可想而知當時的生產力和顧客的滿意度會低到什麽程度。
成立合資公司後,每名工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商業名片,並且可以自己設定title,他給自己名片上印的是“焊接優化總監”。
名片是壹個人在社會生活上的身份象征,當壹名普通工人印上“總監”這個title的時候,自己就賦予了它相應的責任。
所以,每次他出去逛商場或是看比賽,都去停車場轉壹圈,每次發現有卡羅拉汽車的時候,都會掏出自己的名片,在背面寫上:這臺車是我制造的,如果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
壹個小小的改變,讓員工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變了,這就是文化帶給組織的力量。
02對立價值觀模型
奎因教授對組織有效性指標進行了數據分析後,最後整理成四類價值觀: 靈活和自由、穩定和控制、關註內部和整合、關註外部和差異。
將這四類價值觀放在壹起就形成了壹個四象限(見下圖),每壹個象限代表了壹種截然不同的組織有效性指標。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甚至對角的兩個象限,都是截然不同或互斥的,因此叫做“對立價值觀模型”。
對立價值觀模型是本書基礎的理論框架,對於分析和理解組織文化非常有效。
03組織文化的類型
基於對立價值觀模型的基礎,本書將組織文化分為了四種類型:等級/控制型文化、市場型文化、部落型文化和創造性文化。
等級/控制型文化:
等級——強調規則,等級制度明確,自上而下的決策,例如國企和政府機構。
控制——強調標準化流程,例如麥當勞,新人入職後會拿到壹份長達350多頁的手冊,裏面嚴格規定了油溫多少,薯條放進多少秒必須撈出,制作好的漢堡多少分鐘賣不出去必須扔掉。
市場型文化:
市場驅動型的文化。結果導向,強調競爭,通過與相關利益方的交易來獲得競爭優勢,組織目標是市場擴張,擴大市場占有率獲得用戶持續穩定地增長。
部落型文化:
家庭式的工作氛圍,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強調團隊合作,工作結果通常以團隊為單位。鼓勵員工對公司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對員工充分的授權。強調員工的參與度、敬業度與忠誠度。
委員型文化:
創造型文化是由工業時代進入到信息時代所產生的。強調敏捷性和創造性,鼓勵員工創新,富有創業精神。例如蘋果和谷歌。
04組織文化評估量表(OCAI)
組織文化評估量表是組織文化測評的工具,包含六個維度,每個維度有四個選項,每壹個選項代表了壹種文化類型。
“現在”壹欄是對組織當前文化的評估,“期望”壹欄中是認為未來組織獲取巨大成功、實現目標所應該具有的文化形態。
分配分數:
在分配時,需要根據四個選項中的符合程度將100分分配給四個選項。例如第壹道題中,最符合當前文化的是D選項,所以是50分,A和C選項比較相似,分數都是20分,B選項的相似度較低,分數是10分,分數分配完以後,要確保四個選項總分為100。
分數計算:
分數分配完以後,將“現在”壹欄中所有A選項的分數相加除以6,得到A選項的平均數,其他選項以此類推……最後分別得到四個選項的平均值。然後重復以上步驟計算“期望”壹欄中四個選項各個平均值。
05繪制文化輪廓圖
根據各選項計算出的分數,利用“對立價值觀”模型來繪制文化輪廓圖。
每個選項所代表的文化類型
選項A:部落型文化
選項B:委員型文化
選項C:市場型文化
選項D:等級型文化
將四個選項的得分進行連接,當前的文化用實線連接,期望的文化用虛線連接,最後得到下圖。
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1.組織的主導文化類型;
2.當前和期望文化之前的差異;
3.組織主導文化類型的強度;
4.個體評估結果的壹致性。
06組織文化變革步驟
第壹步:組建文化變革小組
文化變革小組成員壹定是了解組織整體文化的關鍵人物,人數較多的話可以分成若幹小組。
第二步:診斷組織當前文化
小組內的每壹個人都需要完成對同壹個組織的OCAI評估。
每個小組針對各自的評估結果進行討論,達成壹致意見後完成“文化輪廓圖”的繪制。
討論的問題:
組織中的哪些行為可以反映我們的評估結果?
組織內忽略了什麽?
驅動組織發展的基本假設是什麽?
組織現在和過去有什麽不同?
什麽事件可以反映我們的評估結果?組織有什麽獨特的地方?
第三步:就未來期望達成的組織文化達成***識
重復第二步。
為什麽當前和期望文化要分開討論呢?就是為了在討論時互相影響和混淆。
討論的問題:
我們成為什麽樣的組織才能獲得成功?
組織在未來的環境中需要面對哪些需求?
我們想在哪些領域走在前沿?
組織在哪些方面發展不足?
如果在行業內取得競爭優勢需要做什麽改變?
組織曾經做的最好的地方是什麽?未來如何進行復制?
這兩步討論的過程是非常有價值的,小組內的每壹個人都要發言,盡可能多的為自己的結果提供邏輯和事實依據,避免舉手表決。
第四步:對能促使文化變革成功的特征達成***識
想取得文化變革成功,要對哪些要素和行為更加重視。在四種文化類型中分別寫出認可與不認可的行為特征及要素。
小組討論:
如果想要文化變革成功,需要重視哪些特性和活動?
哪些規範、人工飾物、行為需要在新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
想要遠離某種文化,我們需要減弱或排除哪些屬性?
雖然要遠離某種文化,但是其中哪些特征需要保留?
每種文化有什麽獨到之處是我們壹定要保留的?
對於新文化,哪些特征是已有的,可以直接保留?
第五步:找故事、立標桿
變革小組需要找到壹個真實的事件或者活動,可以說明在未來文化中想要滲透的價值觀,讓員工產生***鳴。
如何找到合適的故事:
以前發生過什麽事件可以最好地展示我們想要實現的目標?
組織的領導以身示範,做過的什麽事情可以反映期待的文化?
組織是否有最令人鼓舞的故事?
每個人都知道的積極向上的事件和活動是什麽?
被人忽視的崗位上的員工最能說明組織價值觀的故事是什麽?
需要重復出現在組織中的行為事件是什麽?
第六步:制定行動方案
在形成行動方案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幾項關鍵措施:
增強人們對於變革的意願;
讓人們知道變革的原因及必要性;
在組織核心流程中反映新的文化;
多傾聽反對的聲音,從支持變革的人裏找出意見領袖,讓他們成為標桿來積極推動變革;
定期向人們提供反饋,並公開表揚成功者。
第七步:發現可以立即取得的小勝利
這壹步主要是增加大家對於變革的信心。最好是馬上就能實施並且能讓大家看見的。
第八步:識別變革對領導力的影響
識別出現有的管理者是否具備相應的領導力特征,不同類型的組織文化需要不同的領導力,本書針對每種文化總結了三條領導力特征。
第九步:跟蹤變革過程
變革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之壹就是責任不清,沒有人對過程進行追蹤和匯報。
所以在變革中,我們要:
設置關鍵裏程碑,並確定評估標準及評估頻率;
分配好職責,誰對那個模塊負責;
整體變革在什麽時候完成。
最後壹步:制定溝通策略
要沒有整個組織的參與和支持,變革就不可能發生。因此最後壹步我們要制定壹套溝通策略,讓每個人都能夠清楚的知道我們新的組織文化是什麽。
首先高層管理團隊確定了未來的願景,明確了期望的文化並學習了變革的原則,接下來就開始制定自己和下屬的行動計劃。之後開始對下屬進行培訓,溝通願景與新文化的合理性,激發大家對文化變革產生熱情和能量。最後監督行動計劃應用情況及變革的有效性。
07結語
在上述四種文化類型中,沒有好壞之分,每個組織需要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在文化變革中,應用和追蹤是最困難的,管理者要把這些工具當作文化變革的基礎,並做好長期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