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資產負債表?
壹、什麽是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別稱財務狀況表是企業財務報告三大主要財務報表之壹,是表示企業在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資產構成及其狀況、某壹日期的負債總額及其結構,揭示企業資產來源及其構成,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它反映企業在某壹特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
二、怎樣看懂資產負債表?
元年C1合並報表含有豐富的各類財務報告、提高用戶對財務數據的洞察
自動生成財務合並底稿,數據處理過程透明可視,可追溯明細抵消事項;
可定制財務經營看板,通過PC端、Pad端、Mobile端等多終端實時實地的查看財務數據;
C1-Discover插件與Office無縫集成,支持靈活的多維數據分析。
閱讀資產負債表的幾個要點:
(壹)遊覽壹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妳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壹個初步的認識。由於企業總資產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系,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二)對資產負債表的壹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壹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
例如,企業應收帳款過多占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占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
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另外,在對壹些項目進行分析評價時,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壹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三)對壹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凈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在此主要介紹第壹種情況中幾項主要財務指標的計算及其意義。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壹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壹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準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壹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壹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壹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壹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壹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壹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準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壹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該指標說明股東所持的每壹份股票在企業中所具有的價值,即所代表的凈資產價值。該指標可以用來判斷股票市價的合理與否。壹般來說,該指標越高,每壹股股票所代表的價值就越高,但是這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業績相區分,因為,每股凈資產比重較高可能是由於企業在股票發行時取得較高的溢價所致。
(四)在以上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值得註意的是,由於上述這些指標是單壹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妳能夠以綜合、聯系的眼光進行分析和評價,因為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指標的高低往往與企業的償債能力相矛盾。如企業凈資產比率很高,說明其償還期債務的安全性較好,但同時就反映出其財務結構不盡合理。妳的目的不同,對這些信息的評價亦會有所不同,如作為壹個長期投資者,所關心的就是企業的財力結構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妳以債權人的身份出現,他就會非常關心該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 最後還須說明的是,由於資產負債表僅僅反映的是企業某壹方面的財務信息,因此妳要對企業有壹個全面的認識,還必須結合財務報告中的其它內容進行分析,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資產負債表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報表,如何做好資產負債表的各項指標分析,對決策者作好參考,稅務管理者也可從分析中得出納稅申報的質量。
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壹、營運資本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總資產-非流動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非流動負債] =(股東權益+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資產 =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二、短期債務的存量比率
短期債務的存量比率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1÷(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現金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等。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也分為存量比率和流量比率兩類。
(壹)總債務存量比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100%
2.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1+產權比率= )
3.長期資本負債率
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00%
(二)總債務流量比率
1.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流量÷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債務比
經營現金流量與債務比=(經營現金流量÷債務總額)×100%
三、資產管理比率
資產管理比率是衡量公司資產管理效率的財務比率。常用的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非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和營運資本周轉率等。
(壹)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與收入比=應收賬款÷銷售收入
(二)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存貨)
存貨與收入比=存貨÷銷售收入
(三)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流動資產) =365÷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流動資產與收入比=流動資產÷銷售收入
(四)非流動資產周轉率
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 =365÷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非流動資產與收入比=非流動資產÷銷售收入
(五)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總資產之間的比率。它有三種表示方式:總資產周轉次數、總資產周轉天數、總資產與收入比。
總資產周轉率及其計算
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總資產
總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總資產)=365÷總資產周轉次數
總資產與收入比=總資產÷銷售收入=1/總資產周轉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