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神道教的分支

神道教的分支

9世紀初至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佛教極為盛行,神道教由於沒有嚴密的教義體系和完備的組織,壹時成為佛教的附庸。佛教把本地垂跡說應用到對神道教所奉之神的解釋方面,謂佛或菩薩是本或本地,而日本神道教的諸神是佛或菩薩為應機說法而顯現的化身(或分身),稱為垂跡;有時也把日本諸神作為佛教的護法神。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先後形成兩部神道和天臺神道等。 日本進入鐮倉幕府時期(1192~1333)以後,確立了以封建領主經濟為基礎的武士統治體制。宗教界舊有的佛教宗派如天臺宗、真言宗等日見衰微,而新成立的凈土宗、真宗、日蓮宗以及新從中國傳入的臨濟宗、曹洞宗正在迅速傳播,在神道界也出現了反對佛教的神道學派,其中影響大的有:

①伊勢神道。14世紀由伊勢神宮外宮祠官度會行忠、度會常昌等創立,故亦稱外宮神道或度會神道。否認本地垂跡說,提出系統的以神道為主體,以儒、佛、道為從屬的神道理論。認為宇宙的本原神是國常立尊,其創造萬物的神妙作用稱做天禦中主神,二神***為壹體。宇宙本原神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勢外宮所奉的豐受大神是水神和食物神,與天禦中主神也是同體;伊勢內宮所奉的天照大神是日神,具有火德,與豐受大神互相依存;並強調神皇壹體思想,認為“大日本者,神胤也。……神者君之內證,垂慈悲而同塵;君者神之外用,昭儉約而治國”。他們還註重封建道德的宣傳。主要文獻是《神道五部書》。

②吉田神道。由室町時期文明年間(1469~1487)京都吉田神社的祠官吉田(祖姓蔔部)兼俱創立,也稱蔔部神道、唯壹神道(謂日本自古唯有神道,“純壹無雜”)。反對“佛主神從”的神道學說,認為宇宙的根本神是太元尊神,《日本書紀》中稱之為國常立尊,它是萬物的本體;不是神為佛的化身,而是佛為神的化身;神道是安人心,防鬼神之道;人心有喜、怒、哀、樂、愛、惡、欲七個機能,人身有生、長、病、老、死五種機能,而要使這些機能表現正常,就應作“內外清凈”的修行。自稱所創神道是無本宗源神道、大日該國固有之神道。主要文獻是《神道大意》、《唯壹神道名法要集》。

神儒調合的神道學派

江戶時期(1603~1867),儒學從佛教中獨立出來並得到迅速發展,壹些神道學者吸收儒學的理論,特別是其中的朱熹理學,創立了神儒調合的神道學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

①吉川神道。亦稱理學神道。創立人吉川惟足先從伊勢外宮祠官度會延佳學度會神道,又從吉田兼從學吉田神道,並吸收朱熹理學而建成。認為朱熹理學中的太極即日本的國常立尊。壹切神即為太極的具體表現。把壹般神社神道稱為行法神道並予以批評,稱自己的神道為治天下的神道,推崇儒家倫理,特別強調君臣之道,謂人倫之道以君臣之道為最高,以此忠道貫於夫婦、父子、兄弟、朋友之道,而“君臣之道,萬古不易”。五行中土是萬物之母,金是五行中最重要的,就人心講它是義,是“敬之用”;敬義壹體,此為人倫道德的根本。主要文獻有《神代大意講談》、《神道大意註》、《日本神道學則》、《神代卷惟足抄》等。

②垂加神道。山崎?齋創立。齋名嘉,字敬義,?齋是號,幼曾出家為僧,後習朱子學,還俗為儒,晚年從度會延佳和吉川惟足學神道,把朱熹理學與神道教結合起來創立垂加神道。垂加兩字取自吉川惟足所授垂加靈社之號,原出自度會神道的經典《倭姬命世紀》:“神垂以祈禱為先。冥加以正直為本”?齋常以“神垂祈禱、冥加正直”為座右銘。其神道學說主張“道即大日孁貴之道,教則猿田彥神之教”,猿田彥神即迎天孫下治人間之神;並以朱熹的理氣說和五行說解釋神世列代的神話,以陰陽五行配天神七代;鼓吹尊皇忠君,大義名分,宣傳以日本為世界中心的神國思想。主要文獻有《神代卷風葉集》、《中臣祓風水草》、《垂加草》等。

從江戶時期元祿年間(1688~1703)到明治維新,由國學者荷田春滿倡導,中經賀茂真淵、本居宣長至平田篤胤完成復古神道的學說體系,反對神道教依附於佛教或儒教,反對用儒佛思想解釋日本古典和神道,主張依據日本經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來探明日本神道教的本義。認為宇宙萬物的創造神是天禦中主神,世界分為顯(現世)、幽(死後世界)兩界,現實世界由天照大神的子孫天皇統治,而死後的世界由大國主命統治。人死後要在幽界接受審判。根據生前的不同行為得到不同的結果;為善成神者將長生不死。認為倫理綱常中孝道最重要,廣義的孝包括孝父母、敬神和忠於天皇。鼓吹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後裔,當統治世界,其國體皇位尊嚴無上。其思想對明治維新王政復古有很大影響,也是近代神社神道的主要理論依據。主要文獻有荷田春滿的《創學校啟》,本居宣長的《直毗靈》、《玉?百首》、《百事記傳》,平田篤胤的《古道大意》、《俗神道大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