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是從哪裏調水
“南水北調”調水位置如下:
1、東線計劃。從揚州引水經過京杭大運河和其他平行河道,進行逐級提水,分兩路,壹路向北過黃河,壹路向東到煙臺和威海。以為開工較早,已經形成輸水管道。
2、中線計劃。從丹江口水庫開始調水,經過穿越黃河,沿京廣鐵路平行的西北側水道,壹直延伸到北京。
3、西線計劃。從長江上遊築壩,經過輸水隧道,將長江水引入黃河,從而為黃河上遊的缺水省份,提供不過補充水源。
南水北調的意義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於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的丹江口水庫,途經河南、河北,最終流入北京和天津,總幹渠長1432公裏。中線的起點位於丹江口水庫的陶岔渠首,終點在北京頤和園團城湖。
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下遊、中遊、上遊,規劃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建起中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緩解了北方的水資源短缺,讓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線的百姓都喝上了長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