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臺灣禁止放風箏?
中新網4月14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放風箏是小朋友的壹項樂趣,臺北市議員吳思瑤指出,臺北市815座公園,有809座禁止放風箏,比例高達99%;其中24座雖位在松山機場管制區,卻標示不清,壹堆人違法放風箏,該禁的沒做好,不該禁卻把安全疑慮無限上綱,簡直搞“天空戒嚴”。
吳思瑤表示,她支持小型鄰裏公園因空間狹小、緊靠住宅,不鼓勵放風箏,但市府未普查就全面“封殺”,例如天母運動公園明明是開放空曠的綠地,為了不可測的因素禁止風箏施放,剝奪兒童快樂。
但吳思瑤也發現,松山機場的“飛航管制區”包括大安森林公園、青年公園及22座河濱公園,其中孫中山紀念館處在重點管制區內,既無警告牌示,甚至有攤販在賣風箏,每天傍晚都湧入許多民眾放風箏。
她進壹步調閱數據顯示,所有管制區內公園綠地,市府平均每年才開出17張勸導單,應嚴格禁止卻執法怠惰,放風箏的民眾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觸法,恐造成飛航安全問題。
吳思瑤說,“中央航空法規”及臺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未有限制,市府以勸導的行政作為禁止,令人不解,她主張全面清查、分析公園地形環境、設施狀況,嚴格禁止有安全疑慮的公園,其余則開放,把天空還給人民。
市府公燈處副處長陳登文解釋,臺北市公園大多靠近馬路、住宅,不適合放風箏,有安全疑慮,因為沒有腹地,在公園放風箏的民眾也很少,並擔心技術不佳,風箏又容易受風力、風向等因素衍生意外,才會禁止,未來將加強取締管制區放風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