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敘敘舊——蝴蝶面(二)

敘敘舊——蝴蝶面(二)

“雲吞皮”,又叫面片,南方夏天特喜歡的甜食,既解渴又飽肚。六,七十年代,食上壹碗紅糖雲吞皮,淡淡的梘水清香裊繞猶聞,孩童時代的滿足與快樂仍如在昨天。

在搟薄的面皮上壓出圓形面片,用筷子在面片中間夾壹下,圓形面片便起了褶皺,像束緊腰帶的連衣裙,裙身裙擺酷似蝴蝶的兩片翼,壹只 面蝴蝶 便撲著翼翩然眼前。這種面食在上海,江蘇,夏津,陜西壹帶較為普遍。

八十年代中期,廣州解放面廠率先研制出機械化生產蝴蝶面的模具及機械,成為工廠化機械化生產蝴蝶面的鼻祖。模具沖出面片的瞬間同時擠壓成形並促使蝴蝶面脫模,壹只只蝴蝶面精靈便翩然跌落烘幹輸送帶上,烘幹為成品。

第壹次見到蝴蝶面,是在佛山敦厚批發市場,大大的紙箱上卻是明晃晃的印著“蝴蝶粉”。我循著紙箱上的地址找尋,從廣州西郊尋到廣州東郊,坐著赤崗開往芲頭的二十路車,路上目睹石榴崗海軍司令部衛兵的森嚴,從滾滾紅塵的赤沙捂鼻屏息至北山,仰望著北山拐個彎便到了芲頭,在芲頭渡輪碼頭前左拐壹頭撞進了南海艦隊海軍基地營房。矮墻內的院落鋪滿竹籬席,潔白的蝴蝶面正躺著曬太陽,空氣中彌漫著面粉的清香。穿過院落進入營房,幾臺機器正在“呈沈呈沈”的節奏聲中生產著面蝴蝶。

那是壹九九五年夏天,廣州江南蝴蝶粉廠,在那個遙遠的地方,那個我每次上班幾乎都路過的地方,第壹次 目 睹 面 蝴 蝶 破 繭 成 蝶….

蝴蝶面形狀多樣,無論何種形狀兩端都壓成鋸齒狀,據說壹不易崩缺二可醮更多醬汁。面皮長條狀的成形後活像蝴蝶結;面皮橢圓狀的成形後像個8字;面皮杏花狀的成形後真似兩朵潔白的梅花輟在壹起。加入番茄汁或胡蘿蔔汁和面,做出來的是茄紅色的紅蝴蝶,誘人食欲;加入菠菜汁和面,做出來的便是青翠的綠蝴蝶,倍感清涼。

蝴蝶面食譜,以鹹食居多,可加入肉菜番茄湯食,也可以加入醬汁拌食。但我自小喜歡甜食,簡單的紅糖窩蛋蝴蝶面,講究的可加椰汁鮮奶,甜香又營養豐富。比起孩童時代的雲吞皮,蝴蝶面在視覺上是壹種享受,浸潤於甜湯中的面蝴蝶,通透靈動,其栩栩如生極像面人張用彩面捏成的彩鳥,令人不忍下勺。食雲吞皮的感受是狼吞虎咽,香甜滿足;而蝴蝶面給人的卻是壹份從容與優雅,飽肚已退居其次了。

蝴蝶面的生產工藝技術從國營流到民間,從廣東傳往福建;生產技術從初始到不斷改良成熟,產銷量越來越大;市場地位從孤高步向平民化大眾化。今日的蝴蝶面已是昨日的雲吞皮般普及,雲吞皮面片將退出舞臺,流逝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福建晉江勤青面廠首創杏花形蝴蝶面,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

我們的生活,就像從“雲吞皮”到蝴蝶面壹樣,從吃飽肚到食出品味,從物質滿足為主到精神享受感觀享受為主,螺旋上升著。

記憶中的“雲吞皮”甜香,現實中的面蝴蝶優雅靈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