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
濱海新區漢沽街下塢村自20多年前打出第壹眼熱水井以來,充分利用地熱資源,大力發展觀賞魚養殖,逐漸發展成為了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也讓農民得到了實惠鼓足了腰包。
濱海新區漢沽街下塢村於20多年前在村
濱海新區漢沽街下塢村自20多年前打出第壹眼熱水井以來,充分利用地熱資源,大力發展觀賞魚養殖,逐漸發展成為了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也讓農民得到了實惠鼓足了腰包。
濱海新區漢沽街下塢村於20多年前在村裏打出了第壹口水溫達60多度的熱水井,這壹眼熱水井改變了村子以種植蔬菜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
農民利用地熱資源,進行觀賞魚養殖,經過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到了觀賞魚養殖行列中來,使下塢村觀賞魚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從壹開始的兩座養殖車間,發展到現在的占地面積為100畝的50多個養殖車間,成為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
從事養殖觀賞魚的農民也由最初的2戶,發展到現在的20多戶,同時還帶動了從業農民100多戶。
在多年的養殖過程中,養殖品種也由最初的地圖和鸚鵡兩個,先後引進了招財、清道夫、燕魚、銀鼓、銀龍等10多個品種。
養殖戶張建國說:現在我們養的都是觀賞魚,有招財、鸚鵡、羅漢、地圖十幾個品種吧,壹年上市在四五十萬尾,效益還行吧,壹年十來萬。
經過多年的養殖,下塢村觀賞魚養殖設施不斷完善,養殖技術不斷提高,他們由最初的苗種引進,發展到現在實現了親魚養殖、產卵、孵化到養成壹條龍養殖體系。
養殖戶魏學軍說:現在我養的是燕魚,自己孵化,過去我們都是靠外面進苗,現在我們自己可以繁殖壹部分,達到自己自足省去了不少資金。
如今,觀賞魚養殖已經成為了下塢村的支柱行業,同時他們也在不斷創新養殖方式,更新養殖品種,明年村子的觀賞魚養殖面積還將進壹步擴大,帶領農民走向壹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下塢村村委李成賓說:現在全村70%的農戶都在搞養殖業,這養殖還是比種大田收入高是吧,這觀賞魚養殖這幾年正時興,慢慢我們也摸索出了養殖方法,現在看來確實是讓農戶們實現了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