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內觀,找到自我
如何學會內觀,找到真正的自我,可以讓我們修煉內觀的方式很多,先讓自己平靜,心靜下來才是通往內觀的開始。常見的高級修煉方法,禪坐,瑜伽呼吸,佛家觀想等等,都可以達到身心凈化,在內心凈化的過程中,同時身體得以修復,情緒得以舒解,讓我們看到壹個全新的自己。
內觀所要鍛煉的兩大能力,就是覺知力和平等心。覺知力的所緣,是肉體的感知。要培養的是,感知全身上下,由裏到外的所有細微感愛。例如癢痛冷熱酸麻等。覺知力的開發,關系到內觀時對自體與情緒的感知能力。平等心,是對萬事萬物壹律平等對待,沒有分別。在身上感知到不論是喜歡的與不喜歡的感受,都只是觀察,都只是接受。
覺知力與平等心,是內觀路上並行的兩條腿。想要覺知力敏銳,則平等心要精進。不只是在內觀的過程中,達到所有感知保持不喜不惡的心;在生活中,也要對所有挫折和逆境,成功與喜悅保持平常心,因為萬事萬物,不會停留在哪壹個片刻,壹切都是無常的。也唯有壹切以沒有好惡的平等心來練習內觀,所有細微的感受才能被覺知。
禪定是進入內觀前必須修煉的基本功,禪修時如果無法使內心清澈平靜,便會影響到內觀的進程。反之,如果內觀時突然受到外來情緒影響,也隨時要回到內觀入門階段觀察呼吸,讓心回復平靜。觀察呼吸,坐定後,閉上雙眼,將關註力放在鼻尖的吸與呼,觀察自己壹呼壹吸,想象自己是壹杯充滿雜質的水,時間越久雜質越能沈澱。註意力不要從鼻尖移開,壹直關註著,就只是觀察,讓自己像個旁觀者觀察自己的呼吸。
練習覺知力,這時放下對呼吸的觀察,專註於嘴唇上方與鼻孔下方這個呈梯形區域的覺知,皮膚上任何細微的感受都不要放過,不論是癢痛冷熱酸麻等等,通過禪坐的過程,壹點壹滴培養這個區域的覺知,任何不適都不要用手去搔,像個旁觀者,在壹旁觀察感知的生滅。也不要將覺知轉移於頭頂上、鼻尖或是腹部丹田的地方,如此練習覺知力,進入內觀深層次。
以前總以為自己喜歡的品茶讓心靜下來就可以達到內省,如此看來,真正可以覺知到內心深處的觀照是需要高級別的禪修,因為有所迷惑,所以才通過文字的方式讓自己逐步了解,不盡詳細,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