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現代詩總是超越不了唐詩宋詞?
『超越這個詞語很不合適,現代詩和古代詩歌只是兩個分類,我們不能因為唐詩宋詞更加朗朗上口,而斷言,現代詩歌不美。對於詩歌鑒賞來說,古體詩、近體詩、詞、曲,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有特點,各有風味。』
也許因為應試教育的緣故,語文課上絕大多數的詩歌鑒賞要麽要求背誦、逐句解讀,要麽就是自學閱讀,老師壓根懶得解析。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學了很多年大學,回想現代詩歌的時候,卻依舊腦袋空空。相比較而言,偶爾還能吟誦出來的唐詩宋詞就顯得更加得大眾的心。
『但現代詩歌也非常之美,字詞情義絲毫不遜色唐詩宋詞。』
徐誌摩《再別康橋》中寫到,「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同樣是作別,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到「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以及「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兩種景色,前者是劍橋的風光,後者是恍恍惚惚夢裏的情景。徐誌摩別的是現實中的康橋,想要訴說的是內心裏依依惜別的情愫;李白則把夢裏的情景寫成了詩歌,現實與夢境的差異,仕途理想與生活追求的矛盾 ,超越現實,又最終回歸到了自己內心的選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兩首詩歌哪壹首更好?都好!但相比而言,古代詩詞的平仄押韻更好記憶,現代詩中的有些寓意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吟誦都尚且拗口。』
木心的《從前慢》是我很喜歡的詩歌之壹。「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壹句是壹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壹生只夠愛壹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妳鎖了,人家就懂了」
但是哪怕我在本子上抄了很多遍,也堪堪只記住其中的這壹句「壹生只夠愛壹個人/妳鎖了,人家就懂了」
而我同樣喜歡的蘇軾的這壹首《蝶戀花》,「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讀上兩邊便能夠記憶壹生。
『如今的人們忙於賺錢,忙於工作,忙於刷公眾號,忙於看微博,甚至忙於在網絡上跟人撕逼,已經少有人會真正的去抱著壹本詩集慢慢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剛才無意中發現,連北村也開了微博,粉絲還有六十五萬之數,相比較鹿晗的四千萬粉絲,這六十五萬顯得十分小眾。但有粉絲總是好的。
夜深人靜之時,坐在地鐵上靜靜發呆之時,躺在床上無法入眠之時,或因為獨處異鄉思念雙親,或因為工作不順煩悶郁悶,或因為情路坎坷心事無人知。
偶爾念兩句思鄉之愁的思緒,偶爾吟誦兩句李白的飲酒,亦或是東坡的「西北望,射天狼」,偶爾讀兩句杜甫和唐婉的愛情,有時候會有壹種原來有人和我壹樣的知己感,有時候會有壹種「古來萬事東流水」的灑脫,有時候則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無奈。
還記得高中語文中有壹道為「與詩人對話」的作文題。詩歌是什麽,北村在他的詩歌《壹首詩》中這樣寫道「詩應該壹碰就發出好聽的聲音,使漫長的壹生變得可以描述,成為可以郵寄的肖想,呈現在寶座前。」